和田遊記列表



[新疆]10:和田的巴扎

[新疆]10:和田的巴扎 沒來新疆前的很多時間裡,我就知道和田這個名字,如果每個城市都該有一種顏色,那麼我想像中的和田就該是淡綠色,不曉得我是否中了和田玉的魔咒,才會做如是之想,但我還是要先聲明:我是不喜歡玉的。佩帶玉器的女孩該是那種走路婷婷裊裊、婀婀娜娜、儀態萬方的,我都不是啊,我走路總是很快,我喜歡穿到膝蓋的裙子,因為怕影響了我走路的速度和感覺,所以我不適合玉,它大概也不會喜歡我。這一切都不妨礙我喜歡和田,更准確一點,是不妨礙我喜歡和田的巴扎。 去巴扎前,我們先去了和田河揀玉,我老公一早就對我說,希望老婆揀到一塊好玉,價值一萬,那 ...

走進尼雅文化——董務新

在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有一個被沙海快要淹沒的古國廢墟——尼雅遺址精絕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00年前(1901年1月27閂),英國著名探險考古學家,馬克•奧裡爾•斯坦因,在這片30多萬平方公裡的浩瀚沙海中,尋找到了古代人類,開拓創建的生活、生產、繁延的樂園遺址。從那個時代起,尼雅幾乎成了國際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們夢寐以求的去處,各國的考古科學家,都在為逐步揭開歷史留給今天無限悲涼與懸念而努力。悠久的世界歷史,展示著人類不同的文化。在當時最有影響的中國文化、古印度文化、占希腊文化、占波斯文化自成體系,而這四種文化在世界上只有一個能彙 ...

豬豬快跑Ⅱ—記憶南疆

有朋友說我不會寫游記他們認為真正的游記是要寫你去過去過那裡 那裡的風景是如何如何 那裡應該怎麼去、住哪裡、吃什麼還有什麼好耍的 而不應該只是我一個人的夢囈, 和那些香艷、不太香艷和一點也不香艷的相遇 但我從來沒有說我寫的是游記啊 或者我寫的只是一些在旅行中狂亂的心情 和旅行後一些星星點點的回憶 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們我看到了什麼經歷了什麼風景如何, 關鍵是因為我看到東西的你未必同樣看到,我遇到經歷的你未必同樣遇到 而且風景這鬼東西,你真的是需要在現場感受的 如果我的文字引起你的興趣, 那我親愛的朋友啊 背起包,上路去吧 讓這頭豬繼續著一些可 ...

豬豬快跑Ⅱ—三十而立

從臥鋪車上跳了下來 民豐初升的陽光把我灑得一身金光 我無比舒暢 今天必定是一個好日子 今天必須是個好日子 把手機開機,短信響起 是我媽媽發來的,內容很短,只有幾個字 “30歲了,生日快樂” 是的,今天是豬豬的生日 大家趕快和我說快樂吧 雖然我真的是很快樂的 曾經設想過無數次我該如何過這個有紀念性的日子 曾經以為那時候的自己會爛在拉薩的陽光下 曾經以為那時候的自己會高朋滿座,酒池肉林 甚至以為那時候自己的手上會挽著一段愛情 但料不到真的到了那一天 我居然是一個人一口氣在新疆狂奔了1000公裡 一台汽車剛帶著我連夜穿過了塔克拉瑪干 另一台汽車將帶著我從 ...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遭遇沙塵暴

8月8日,我們一行十二人分坐三輛“牛頭”(豐田4500)從新疆庫車出發,准備用一天時間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驅車1100公裡,直達古城和田。本來准備在沙漠公路的塔中住宿,但據了解油田招待所只有20多個房間,沒有辦法一次安排十多人住宿,同時8月份又是旅游旺季,因此只好快“牛”加鞭,日行千裡。早晨七點多從庫車出發(這相當於當地人5點多的時間),沿路可遠眺天山山脈。天山山脈像一道遠遠的屏風,清晨的霞光被擋在山與雲編織的灰藍色的屏障,偶爾漏出幾抹艷色。當天的天色有些陰沉,我所在的頭車司機一路上倒是有些開心,說是進入沙漠不會被太陽燒烤了。 驅車百把公裡, ...

誰是塔克拉瑪干的主人

誰是塔克拉瑪干的主人2004年1月24日,一支由11名日本老人和一名中國老人組成,的平均年齡63歲的沙漠探險隊開進塔克拉瑪干,他們要沿北緯39度線(塔克拉瑪干最長軸直線近1000公裡),從喀什麥蓋提橫貫塔克拉瑪干至若羌,這就不能不說說塔克拉瑪干探險史上的幾件大事了。 自上個世紀末以來,各種穿越都是或者分段、或者沿沙漠邊緣進行的,最大規模的是1993年,英國探險隊用了60天的時間,2001年美國探險隊用了53天的時間穿越了塔克拉瑪干,但是,他們所走的線路都是緊靠著沙漠南緣的綠洲。此次探險隊選擇的39度線全線距周圍綠洲250公裡左右,一旦發生險情,遠水難解近渴。 大漠探險史上尤 ...

“絲綢之路”是崇洋媚外的產物

我多次去過新疆的和田地區,對它有特殊的感情,權且以此文作為和田的另類游記: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有蠶、絲、帛等文字記載。中國絢麗多彩的絲綢,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就傳入西方,這條溝通中國和中亞、西亞及歐洲各國的交通商道,就是所謂的“絲綢之路”。 然而,如果沿歷史向前追溯,人們就會發現在所謂的“絲綢之路”以前,就存在著一條文化之路,這就是“玉石之路”。這條“玉石之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經過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元明清、中華民國直到今天,在六千多年的歲月中,和田玉傳遍中國各地,流 ...

不到喀什,等於沒來新疆(絕喊篇)1

新疆的維吾爾人擅長用簡潔的詞語表達復雜的事物(或者是情感)。比如用“薩衣”說你懼內,用“若奇”誇你是男子漢,用“孜陽”表示虧損,“曼恭”是說永遠。但是讓我最難忘的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三句喊聲,我稱為是“絕喊”那就是:歐--------------呀搭;咆西和外加。 這三句“絕喊”人人會喊,人人擅喊,喊得真誠,喊得自然! “歐------呀搭” 新疆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地廣人稀,路陌遙遙,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莊與莊之間的距離甚遠,在內地一天可以穿越十幾個鄉,但是在新疆,兩鄉距離有時候相距100多公裡。 在喀什,最怕走鄉下的路了。。為什麼?要不斷的下車問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