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遊記列表



從晉祠到平遙

Juha指名要住在電信大酒店。位於一條不太繁華的街上。交通卻方便。房間也不錯。安靜清潔。下午去的迎澤公園裡的明代藏書樓已辟為大商亭。樓上不能去,我們在下面穿樓而過。Juha說這是市內最古老的。 如今我們滿街找的不是咖啡,而是洗衣店。倒是有兩家,都是干希,價格不菲,且不收內衣。迎澤賓館和並州飯店兩家的洗衣房則只收住店客人的衣服。 長距離的公共汽車到晉祠。先通過晉祠公園。長距離的穿行。進了晉祠仍給人長距離的感覺。晉祠很大。我們過鎖虹橋,進關帝廟。隋槐植於廟內。枝繁葉茂、郁郁蒼蒼。廟前是鈞天樂台。樂台上有幾位戲裝篁女、磬男在演奏。拐進唐叔虞祠, ...

一篇游記

2003年的7月,我有機會在游歷了平遙、王家大院。 走在平遙的大街上,看著各式各樣的商鋪、銀號、鏢局、客棧,古色古香,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回到了明清。大街上還有幾個曬的黑黑的車夫,帶著瓜皮帽,穿著對襟的大褂,擺出拉車的樣式,供游人拍照留念。走著走著,周圍的人怎麼換上了長袍馬褂,自己也一身青衣,辮子在脖子纏了一圈,背後一把大刀,成了一名刀客,大步走在街上,急著趕回鏢局會一位久別的朋友,哈哈,人生如夢,旁邊冠雲牛肉的叫賣聲又把我拉回了現實。抬頭看看天,白雲依舊時卷時舒,也在俯看著歷經百年的古城。 。。。。。。。。。 精雕細刻的影壁,門口的下馬 ...

平遙印像

冬日, 雪霽, 凜凜的寒風, 瑟瑟的我。推開微閉的門扉, 一座香爐, 數盞紅燈籠, 兩側的廂房似乎傳來撥打了千年的算盤聲, 幽幽的櫃台深處仿佛有幾雙睿智的而狡黠的商人的眼睛。 潔白的雪地上,只有我一行足跡, 一個年邁的掃雪人正猶豫著是否要把這夢幻般的場景抹去。 這就是平遙。 冬日, 雪霽, 一壺黃酒, 半斤牛肉。 溫暖的炕頭, 古樸的炕桌, 面頰通紅的服務員端來幾碟小菜, 熱情地推薦著杏花村的汾酒。 窗外對面的屋頂上依然是潔白的雪和辣椒一樣鮮紅火熱的燈籠。 幾只喜鵲立在繁復的鬥檐上, 暖氣烘干了濕冷的皮鞋。 這就是平遙。 冬日, 雪霽, 櫛比的店鋪, 嬉鬧的孩 ...

雙林寺

雙林寺雙林寺位於距平遙古城約6公裡外的橋頭村。下了中巴走路還需約十分鐘的路程。沙石路很平整,又寬闊,兩旁村樹高大濃郁,不時有柳絮翻舞,一路引我進寺。於是吟成一首《詠柳絮》曰: 晴絲裊裊蝶飛雪,不為戀花只為君。 似是故人撲面至,無心借力上青雲。 進入山門,迎面便是前所未見的宋明時塑的四大金剛,威武、神勇,院中的一切動靜盡入四位法眼。踏入陰陽門檻,見到極苗條、極俊美的天冠彌勒菩薩(即未來佛),方知“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彌勒佛是後來逐漸演變過來的,並非當初的原型。 寺內有兩尊觀音塑像極精彩:渡海觀音面目慈祥 ...

平遙行

去平遙是在春節期間,從北京坐旅游車,一早6點多天不亮就出發了,走京石高速,石太高速,下午1點多就到了太原。在飯店住下,此飯店裡有號稱華北第一的室內水上樂園。下午沒有去晉祠,到太原市區轉了,太原街上到處是黑黑的煤灰,提醒人民這是個產煤大省。 晚飯後導游還帶我們去太原的卡拉OK城,規模十分大,但讓人感覺是到了紅燈區。 第二日一早坐車去平遙,從路邊的建築看,條件更差了。到平遙先去了城外的雙林寺,裡面的彩塑聲名在外。進平遙看了雷履泰故居,了解了他的發跡,又逛了平遙的老街,在街上的飯店吃了貓耳朵、拷姥姥等山西民吃,感覺不過如此,可能是我們吃不慣 ...

初識山西3----午後

初識山西3----午後2003年2月3日 午後的平遙是喧鬧而無序的。 應當用來分流交通的護欄被橫置在古城門前,來來往往的人群車輛只能在兩側的縫隙間艱難的迂回前進,奇怪的是沒有人對那些坐在一旁既賣門票又橫置護欄的管理者發出責問,反而有不少壯漢對逆他而行的人流大聲呵斥。 進入古城中心,來不及細細觀賞與探尋,四周已經迅速粘上來的一群形形色色人,高聲的在叫喊“吃飯住店啊”,伏上耳邊的在說“不用賣聯票跟我參觀票號當鋪”。。。 耐心地說不,堅持著搖頭,匆匆走過半條街,衝出包圍。 街道兩側的小攤上是千篇一律的仿文物,隨處可見的是“冠雲牛肉”的招牌,背負著百年 ...

初識山西3----午後

初識山西3----午後2003年2月3日 午後的平遙是喧鬧而無序的。 應當用來分流交通的護欄被橫置在古城門前,來來往往的人群車輛只能在兩側的縫隙間艱難的迂回前進,奇怪的是沒有人對那些坐在一旁既賣門票又橫置護欄的管理者發出責問,反而有不少壯漢對逆他而行的人流大聲呵斥。 進入古城中心,來不及細細觀賞與探尋,四周已經迅速粘上來的一群形形色色人,高聲的在叫喊“吃飯住店啊”,伏上耳邊的在說“不用賣聯票跟我參觀票號當鋪”。。。 耐心地說不,堅持著搖頭,匆匆走過半條街,衝出包圍。 街道兩側的小攤上是千篇一律的仿文物,隨處可見的是“冠雲牛肉”的招牌,背負著百年 ...

初識山西2----日出

初識山西2----日出2003年2月3日 王家大院門前,清清冷冷,時間尚早,沒有什麼游人。 停車場的巨幅宣傳畫上是朱镕基總理2002年4月題寫的王家大院。 入口處一塊大青石鋪地,光可鑒人,可以看到原有的精美花紋,隱隱的透出大家氣派。 導游姓尹,一個喜愛攝影的年輕人,並不介意我們想請楊思銘做導游的追風心理,熱情的指點我們哪裡會有比較好地拍攝效果。 高牆深院,青磚碧瓦,富甲一方的大家族一點一點展現在眼前。 很難想像,這竟然是從當年走街串巷賣豆腐起家,經百年數十代人經營造就集北人渾厚凝重的豪放和南人精致迂回的細膩而成的一座美侖美奐的城堡。 從院牆上望出去,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