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遊記列表



情執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這是西藏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寫給他的“瑪吉阿米”的一首情詩,據說用藏語讀來,會讓人淚流滿面。 倉央是個多情的才子,可及其諷刺的是,他又必須做一個持守色戒的西藏王。這讓他陷入了情與信仰的痛苦抉擇之中:“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後來,心愛的姑娘被迫另嫁他人,情僧從此心灰意冷,郁郁寡歡,最終客死在青海 ...

2010甘肅7日行甘南篇

甘南——永遠的香巴拉,印像中在一個朋友家看到過這樣一本書,當時沒有仔細去翻,後來陸續在地理雜志看到一些關於甘南的寫實圖片,發現這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地方。避開春節出行的高峰我們3人就准備出發了。出發前在網上做功課看到,大部分到甘肅的玩法都是分成南下和北上2部分,也就是甘南和絲路。一般都是甘南往返4天時間,敦煌往返3天時間,假期前後正好控制在7天左右,可以節省下不必要的住宿和旅行時間。 由於行程確認定的有點晚,通過蘭州新絲路了解到沒有辦法定到20號當天下午蘭州到敦煌的旅游特快臥鋪票,只有21號晚上的。和蘭州的楊師傅確認20號包他的車去甘南時間沒問題 ...

由西向東走甘肅[3]——鳴沙山莫高窟

早晨的鬧鐘比昨天提前了十分鐘。這並不是說明今天將會跑的比昨天還遠,而是為了鳴沙山的日出。說到日出,我至今仍恨的牙根癢癢的便是在柬埔寨的日子。吳哥窟的每一天,我們比青蛙起的還早,總是滿懷期待的在各個著名的景點裡等待著據說是人類最美日出之一的景像。可是整整三天,老天竟然沒有一天讓我們如願,不是瓢潑的大雨,就是漫天際的濃雲,或者連高聳的山峰也來與我們作對,把日出永遠定格在柬埔寨之旅最為遺憾排行榜的第一位。因此對於甘肅之行,我早在一個多星期前就開始跟蹤天氣情況走勢。根據天氣預報,我知道敦煌的兩天必是晴空萬裡的。所以,這次對於鳴沙山的日 ...

由西向東走甘肅[1]——引子

秋天又一次露出了自己的色彩。距離上一次看風景有多久?我都有些記不得了。一去三載有余,我幾乎把自己徹底冰封了起來。大洋彼岸,半年的冬天很容易讓人變得懶散;匆忙又充滿壓力的生活更是讓人只能帶著殘留的夢想和衣而眠。多少次在這樣的季節裡,我只能坐在殘陽如血的窗口默然而視,看著胸口的溫暖一點點冷去,便又擁緊了厚厚的衣服,把人裝進堅硬的殼裡,不再去想,不再期盼。原以為自己會在這樣的殼裡待很久很久,直到年華遠去。可是這個夏季意外的回歸讓自己的世界又有節奏的轉動起來。在溫暖而又潮濕的空氣裡,冰封的殼漸漸融化。於是心裡的夢想一個個被喚醒,然後像 ...

由西向東走甘肅[2]——敦煌西線

黑暗擋不住鬧鐘的急促和響亮。我睡眼朦朧的醒來,悄悄掀開窗簾的一角,依舊是那盞孤獨的路燈擎著夜裡淡淡的光亮。即使在屋裡,我也感覺到一絲絲的涼意從四面滲透進來。套上長袖的外套,我們暈乎乎的下了樓。打開賓館門的一刻,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像是好客的主人給客人一個不知所措的擁抱,讓我們一時間頓在了原地,然後便是貪婪的呼吸。天色有微微亮起來的感覺,周圍除了因為掃街而早起的人們,幾乎看不到任何動態。僅有的兩家早餐店閃著昏暗的燈光,主人們還忙碌著在蒸籠和大鍋裡趕制早餐。熱氣騰騰的廚房顯得如此溫暖和忙碌。我們買了豆漿,菜包子和雞蛋坐在空曠無人的 ...

西域游吟-6.沙漠

六、沙漠 在敦煌,生平第一次見沙漠 就遇到了沙塵暴 7月21日傍晚 鳴沙山月牙泉 門票很貴 實在想不通,不過是這麼小的兩處自然景觀,又不需要維護,何得120之巨 而且進去之後還要再收費,而且比景區大門外的標價要高 敢情是大家工資都隨物價上漲了,只有我們除外 更氣憤的是,當我們騎駱駝晃到鳴沙山 居然被告之必須要買滑沙的票,否則不許我們上沙山頂看日落 4#%%&%(!!! 網上攻略果不齊全,這麼關鍵的怎麼不寫呢 沙漠在日落時分前往是佳,但是鳴沙山大可不去,直奔月牙泉邊即可 泉邊也是沙山,未必非要騎去那麼遙遠的所謂沙山景點處 為了看大漠日落,反正也花了 ...

西域游吟-7.緣滅

七、緣滅似乎自古西行就沒有一帆風順的,相比去年,此次西行不順多多 不過總算安全歸來:(雖然一萬個不想回來上班 於是返程前,又想起同事Gilbert的一位朋友,這是現實中離我最近的浪跡天涯人了 “我的那個朋友,他就是一邊拍照,寫游記,寄給報社,一邊去想去的地方;如果沒有錢了,他就去餐館之類的地方打工,等有錢了再繼續走。” 初聽到時,愕然;居然現在真的還有這樣的人:“那他是男的還是女的?” “男的,這樣要方便很多。” “哎呀,你有沒有看過毛姆的《刀鋒》,那個男主角就是一直不停的游走,去很多沒有去過的地方,因為他想找到他生命的意義……” “對啊, ...

西域游吟-1.緣起

初中是做夢的年紀 那時候的我看三毛的撒哈拉,讀毛姆的刀鋒,交西藏的筆友,學自由的吉它,做關於流浪的夢: 背著背囊,一把吉它,一輩子,浪跡天涯 當時不覺得是夢,高中便覺得這是理想,大學覺得這是夢想,畢業工作了才發現,甚至夢想也不算,不過豆蔻年華的小女孩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矯情 一輩子浪跡天涯,how can it be… 言過:P 但是對於自由和浪漫代表的流浪,確實骨子裡的心向往之 也許和雙魚的不負責任喜歡逃避有關 或壓抑,或麻木,或憂傷,或委屈……總有逃去一個新環境的理由 當現實不允許,或者自己沒有能力,一直這樣漂流下去,我就選擇,偶爾的離開,去很遠很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