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遊記列表



山東之行----曲阜

我是在去年十一去的曲阜,借著七天大假,是一大幫朋友一起去的,屬於自助旅游吧。剛下火車的時候,我們大家著實嚇了一大跳,以為來到了老電影基地。呵呵!也許是我們在北京看見了太多的繁華,哪裡簡直還比不上北京的遠郊區。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上了北京早已淘汰的“面的”,趕往准備下榻的賓館。(因為是旅游旺季,我們只買到了硬臥。)分好房子,卸下背包,我們輕裝上陣。 首先我們來到了孔廟,哇!我太喜歡這裡了,在這裡,好景色把我剛下車時候的憂郁一掃而光。這裡雖然沒有北京故宮的面積大,但是它有故宮沒有的文化。需要個位有時間去細細品味嘍。 因為時間不寬裕 ...

獨走山東(二)——曲阜

在大汶口下車大概是因為喜歡它的名字。 鑽進國道邊的一輛三輪車,向大汶口遺址顛簸而行。小鎮的路面狀況不是很好,好在路上車很少,也就放下心來看看這小鎮風情。 路過一個熱鬧點的街道的時候,我看見路當中立了一個大大的臨時舞台,差點占滿了整個街道的寬度。前邊站滿了人,舞台上正演著古裝戲。車老板告訴我說,這是店鋪剛剛開張,給鄰裡鄉親的大禮,已經唱了三天了。對於這樣的古老的鄉俗,我也是第一次這樣親眼這樣臨近的感受,著實被這憨厚、實在撞了一下。 在大汶口遺址,車老板問我:“是不是需要等,如果還回上車的地方還是兩塊錢”。我說:“我看的時間可能長一 ...

孟子故裡鄒城

孟子故裡鄒城市,位於山東省南部,與孔子的故鄉曲阜毗鄰,很早就被人們稱為“鄒魯”。孔子和孟子作為中國歷史中的“至聖”和“亞聖”,自古又廣為人知。許許多多的人都游過孔子的故鄉曲阜,卻又很少到過孟子的故裡鄒城。其實,若論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離孟子的故裡鄒城才20公裡,游一次孟子故裡並非難事。 鄒城交通便利,京滬、新石鐵路在此交彙,京福高速公路從市區經過。遠方的朋友去鄒城,可以乘飛機到北京首都機場,也可飛濟南機場,或是上海機場、南京機場,而最近的機場則是位於鄒城以西70公裡處的濟寧機場。從北京到濟寧,票價290元;從佛山到濟寧,票價720元,都是周 ...

泰山之行

泰山之行周末隨華、張、李三人一道開始了籌劃已久的泰山之旅。 周五晚九點四十的火車,一路說說笑笑,興奮中帶點倦意,開始出發。因張去濟南辦事,我們三人即時決定在泰山站的前一站兗州下,去觀望一下中國文化祖師爺孔子的家鄉—曲阜。 約凌晨四點五十到的曲阜,曲阜很小,讓我想到“彈丸之地”這一成語。雖是旅游勝地,管理卻極差,一路上不停有人打著孔子後人的名號,對你糾纏不已,喋喋不休,想方設法從你口袋“掏錢”。 我們沒有理會那些駕車者的說服,一路走到“三孔”之一的“孔林”。在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導游的勸說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我們決定花八元錢請他做 ...

曲阜游

七絕5/28/ 訪三孔有感 孔府門前人如雲, 五四百年土成金。 飲罷家酒吃家宴, 不讀論語只拜神。 七絕 5/29 訪曲阜,但見所到之處,都張貼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條幅;但新造古董門票甚貴,孔夫子後代們似乎對其祖先的教誨有新的理解矣。 曲阜古城門大開, 驚見勝跡一排排。 故裡故都復六藝, 惟樂友從遠方來。 ...

游三孔的領悟

孔子學說的歷史地位simon_xing 原作於 15/10/2001 1.產生背景 以孔子學說為主體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傑出代表和集大成者. 孔子生於春秋魯國上層階級家庭. 少時即通”五藝”, 後著”春秋”,他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面對動蕩不安戰爭頻繁的社會現實, 孔子力主復古, 主張以王道代霸道, 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 家庭倫理關系. 孔子周游列國十數載後回到故國傳道受業, 有弟子三千. 孔子與弟子的談話後來被收入”論語” 一書, 是為孔子學說的經典. 自西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孔子學說就成為此後兩千年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 2.內容 孔子學說於社會家庭要求建立和諧固定的倫理關系, ...

禮儀之邦無“禮儀

近日有幸到被稱為“禮儀之邦”的曲阜游玩,但感覺曲阜人素質之差不配“禮儀之邦”之稱。在這裡我略說一、二供游友注意。我們一行人車還沒進市區,好像在孔林外就被一穿百姓制服之男人攔住,告之正值交易會車不能進市區,讓我們右轉進停車場。可我們看到路上的本地車一個勁的進市區,沒一個進停車場或繞道的,多虧司機大哥靈活,嘴上說好,假裝往停車場拐,腳踩油門進了市區,一路平安。原來是停車場人看是外地車強行停車,好收停車費。這是其一。 其二:我們找個賓館住下,宿費每張床50元,這在冬季是不低了,答應有空調,我等為了暖和,看房間也干淨,就住下了。等晚上回來 ...

曲阜記游

曲阜記游“十一”期間去了趟曲阜,在濟南下火車,坐上去曲阜的面包車。一下車,便覺得曲阜是那種很久遠的小城鎮,總體顏色是灰的,大大小小的建築基本上都有古老的飛檐做屋頂,白色、米色、灰色的牆,屋檐下掛著牌子,“××台球廳”或是“××服裝店”,賣BP機的,賣手機的,也都頂著飛檐,看上去雖有些不倫不類,卻獨具民間的特色。 向孔廟走去,一路上的小店就變成和孔子有關的,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之類。看見圓弧狀的古院牆高大挺拔,有小販在牆根處販賣水果,越發顯出院牆的威武。想到孔子能被後代這樣的尊敬著,不禁很欣慰。走進孔廟,只覺得滿眼的景色,叫得出來的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