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遊記列表



朱家角古鎮游

從小生在上海,不過說來慚愧,朱家角是從來沒去過。大觀園曾經小時候去過,不過現在什麼樣子,已經都不記得了。表哥從香港來,讓我陪著走走,本來點名要去周莊的,可是我覺得江南每個小鎮也差不多,所以建議還是到上海附近的朱家角去。 在旅游集散中心買好聯票,來回加景點一共八十元。我們是九點半上的車,雙休日去的人真不少,不用等就滿員了。不得不誇誇上海現在的交通建設,一個小時就到了朱家角。門票查得可真夠嚴的,剛進門就被查了兩次。由於我去過周莊、西塘、南潯這些古鎮,所以覺得江南小鎮也都差不多,不過具我所知,松江和青浦應該算上海最古老的地區了,所以多 ...

朱家角,澱山湖,曲水園

本來打算七點吃過早飯出發,但是昨天睡的比較早,三點半就醒了。在又躺下想繼續再睡的時候,突然想起,我為什麼不現在就出發,這樣我就能夠在沒有其他游客的時候趕到朱家角。清晨四點的公路上貨車還是比較多,但還是能夠聽到些蛙鳴和鳥叫,同時感到一些涼爽,肯定自己的正確決定。5點天剛放亮的時候到了青鋪,居然一小時騎了18公裡,開局不錯,同時肯定剛買的自行車和自己的騎行能力。在一座大橋上照了還在夢中的青鋪城,然後回頭看到了朝霞,非常漂亮,又照了兩張。更令人興奮的是路標指示到朱家角只有5公裡,那樣五點半就可以到了。滬青平公裡劃青鋪城而過,邊騎邊感嘆設計 ...

回首再見朱家角

上一次去朱家角是2003年年中的事情,那個時候自己的心鏡像是蒙上了一層灰,即使見了真的“小橋、流水、人家”也好像沒什麼感覺。這次去是在2005年春節那個唯一的大晴天,與一位認識了四年多的朋友一起。那時候,我們還有空一起去打乒乓、下飛行棋,或像棋,可謂愜意悠閑。然而四年的工作和生活改變了我們許多,話說回來,雖然認識了四年,其實也不經常見面,最近一次也是一年多之前,是送他去深圳工作。 我相信現在的心情已經比以往都堅強了很多,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任性和倔強了,知道妥協有時候並不意味著輸贏的關鍵。但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圈一圈走過來的。曾經有一度,我變賣了 ...

重游朱家角

風過無痕,一晚上的狂風呼嘯之後,竟然是一個艷陽天,看來我所幻想的淫雨霏霏是不能實現了。畢竟還算雨季,出門帶傘。 本來約了浩浩蕩蕩六個人,結果最後成行竟然只有我們四個。也罷,對於一次旅行來說,四個剛好,人多了難免顧此失彼,於是我們完全省卻了這個煩惱。 雖然上個月初才去過朱家角,但是simoom說想去的時候我也興致勃勃的答應前往,ivy覺得我不可思議,一個地方去兩次有什麼意思?我也說不出有什麼意思,只覺得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發現新感覺,正如讀書,溫故而知新。很多地方,我都不介意反復游覽。 比方說這次,廊橋已經修好了,朱家角又添了幾個新景點,雖然並 ...

上海威尼斯——朱家角(1)

還是早在半個多月前就和Ivy約了,這一天一起出游,最後定了朱家角。她是節約而聽話的女孩,不想在外面過夜,於是只能計劃短線旅游,於是選了朱家角。剛好我這段時間正在看一本關於朱家角的書,也很想去看看,見識一下這個傳說中“上海威尼斯”以及“大上海的後花園”。 雖然我們倆都在8:30之前就到了旅游集散中心,卻沒有趕上8:30的那班車。我們沒有想到今天有這麼多人出游,而且朱家角,大觀園和東方綠洲竟然是同一條線!由於人多,優先買套票的人,我們只要坐車,所以就直接站在隊伍裡面排隊等了。 還好集散中心看人多便加了車,於是我們得以在9點鐘之前啟程了。大概經過50 ...

上海威尼斯——朱家角(2)

說到朱家角,標志性的建築應該是“滬上第一橋”放生橋了,這座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歷經百年風雨滄桑依然佇立在漕港河上,靜靜的守候著這一方水土。 以前到過的水鄉古鎮,鎮上的河流都是小小的窄窄的,而像漕港河這樣寬闊的水面真的從沒見過。也許正是這寬闊的水面,造就了放生橋的大氣吧。它不像其他的小橋那樣宛如江南的小家碧玉,而像一個偉岸的大丈夫,一肩挑起兩岸的交流和繁華。 放生橋始建於明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全長70.8米,寬5.8米,高7.4米。書上形容放生橋是長如玉帶,狀如彩虹,舊稱“井帶長虹”,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據說在平靜如鏡的河 ...

上海威尼斯——朱家角(3)

我們走到阿婆茶樓面前的時候,剛好有一個團隊經過,雖然他只是草草幾句介紹了阿婆茶樓,但是具有慧眼的我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導游講解肯定很厲害,於是拉上Ivy跟上蹭團。 緊跟著導游過橋沿著西井街走,經過青浦區輔讀學校,來到朱家角最大的私家園林:課植園。“課植”意為“課讀之余,不忘耕植”,於1912年開始興建,耗銀30萬元,歷時十五年落成。園主人姓馬,所以又稱“馬家花園”。由於主人馬文卿當年是捐的道台,按照書中的說法是畢竟是假文憑,總覺得低人一等,所以他對做官的感悟是不同於他人的,之所以叫課植園,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也體現了對兒女的要求。學而優則仕,做了 ...

上海威尼斯——朱家角(4)

之所以雖然戀戀不舍,還是從課植園出來,是因為大清郵局。 早就聽說大清朱家角郵局使本地區最早的郵政機構,是當時上海十三家主要郵站之一,也是華東地區保留下來的唯一大清郵局舊址,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903年。——竟然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呢!其實最我來說,最最重要的是聽說可以在那裡買明信片,讓他給我蓋上古老的郵戳,寄給朋友和家人。 我們研究了一番地圖,問了好幾個人,總算找到了大清郵局。古老的招牌正是我想像的樣子。來的時候很擔心他們會提前下班,很擔心會如有人在網上說的那樣,大清郵局早就不賣明信片了。還好,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 我進門第一件事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