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遊記列表



我在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世界文化遺產)一個擁有很多世界之最,佛界之最的地方! 初到洛陽是時候,就碰到了陰雨天氣。說實在的,有點郁悶,怕壞天氣毀了出游的心情。不過,運氣還不錯,到了景點後不久,天氣就放晴了,一點也不影響觀賞效果哦! ((1.景點的大門,人多得嚇死人。外國人多於中國人,大陸人多於香港人,香港人多過台灣人。)) ( 2.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背後有個關於武則天的傳說~~ ) (很多朋友說這張照片像婚紗照~~哈哈) 真是壯觀到沒話講,背後的整座山全都是手鑿的窟窿,幾乎每個窟窿裡都有一個故事! 當然了,其中也少不了那些受損的佛像~真虧。 世界文化遺產?!真應該好 ...

洛陽游記2

西山石窟,和東山石窟相比,那又是完全不同的風格了。這麼說吧,東山石窟是屬於游人的,西山石窟是屬於佛的。很多游人,過了橋便會直奔香山寺,而直接忽略西山石窟。確實,論名氣,論石窟的藝術價值,西山石窟和東山石窟都不可同日而語。可是,西山石窟有自己的性格。佛教,本身講究的便是清靜。游人稀少,正暗合了清靜之意,讓真正的朝拜者,有了一處清靜之地,可以虔心向佛祖祈禱。 很隨意的,我在西山石窟逛了一會。看到了一些香客,也看到了幾個文物工作者在拓造像的輪廓。 逛了一會西山石窟,便也隨著人流走向香山寺了。在走到香山寺的路上,可以看看河對面的東山石窟 ...

河南之行--洛陽印像

洛陽,這個九朝古都(網上也有說是十三朝古都)在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在這塊美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漁獵稼穡,創造著人類幼年時期的文化。當中國進入階級社會時,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就在洛陽一帶立國。漢魏以後,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地位相當於現在的香港和上海。只可惜,三是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洛陽往日輝煌已不在。它留給我們的,是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濃厚的歷史氣息。坐在車上,當窗外的牌子告訴我已經進入洛陽境內的時候,心裡一陣寒,這黑燈瞎火怎麼會是當年萬國朝敗的國際化大都市呢。燈光逐 ...

2007年暑假河南寶天曼、白雲山游記

2007年暑假中的7月,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去南陽寶天曼爬了幾座山,還坐滑道了...又在洛陽白雲山上住了幾天,在山上坐纜車、射弓弩(還得了獎品)、打乒乓球...我覺得在那兒玩的特別快樂! 下面,咱們一塊兒分享照片吧! 南陽內鄉寶天曼有綠色的原始森林和清澈的瀑布 西峽老界嶺我捉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後來放走了) 在寶天曼快樂坐滑道 白雲山森林氧吧裡打乒乓 我真想擁抱白雲湖 (暑假寶天曼、白雲山之行) (寶天曼清澈的瀑布) (老界嶺的蝴蝶漂亮嗎?) (快樂坐滑道) (氧吧裡打乒乓) (擁抱白雲湖) ...

2007洛陽之旅

2007洛陽之旅 中國有六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鄭州,3個在河南,基中洛陽就是我國古代十三朝的都城。其在中華五千年中的分量可想而知。 11月10日晚,終於踏上了向往以久的河南洛陽,我們乘22:38分的T198次火車,從寶雞到洛陽的票價為68元(硬座)。火車上的人雖然不多,但都在硬座上睡著。找個座位坐下。到洛陽以是早5:25分了。 出站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回家的車票。出站口向左捌。(東方向)直走到火車站售票廳。買第二天晚到寶雞的車票。在1售點售票員說沒有。多了個心眼又到2售點問。售票員查了一會,又說有,馬上買了兩張晚22:41分T151次車,硬臥,每張145元。建議 ...

晚秋悲嘆北邙山

洛陽,一座帝都古城,漢傳佛教的誕生和衍生地。當然,仙家對它也從未放棄。 洛陽市的北郊,橫桓著一座不高、不大的山,既不像陝西的“原”,也不如南方的丘陵。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一塊略高於公路的林地。 但,歷史上它確是一座名山,位列道教第七十福地的北邙山。 傳說公元前520年,老子離開周王城守藏室(國家圖書館),悄悄來到北邙山之巔的翠雲峰,徹夜砌起太極八卦爐,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方位,調動天、地、水、火、雷、山、風、澤之靈性,巧運內外相濟之理,專心精煉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爐時,隨著轟然一聲,只見萬道金光四射,直竄雲霄。老子自 ...

洛陽一日游(2007.9.7)

洛陽一日游(2007.9.7)昨晚吃了“真不同”的洛陽水席,早上起的很早,在火車站乘81路直達龍門石窟,下車後,有人拉我們上他的小面包車,說是從邊門進去可省掉門票錢,要價30元,我們沒有去,進去後也看不到什麼邊門,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正規的游覽路線好了。龍門石窟門票80元,包括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是個景點,每進一個景點到要打一個洞。龍門石窟門口有許多賣旅游紀念品的商店,我買了一個唐三彩馬,5元,後來看到同樣的馬只賣三元,有點後悔。景點網上都介紹的很多,我只說說自己的感覺,因為前不久去過大同的雲崗石窟,感覺不如雲崗石窟那樣使我震撼。從西山 ...

【洛陽】屬於我倆的龍門石窟

圖文:http://blog.udn.com/rebeccashanghai/1391974去年至北京旅行,深感游人如織的掃興,記憶猶新,歸來尚煞有介事寫了篇《如何在北京避開人潮》,但自今夏抵滬,游歷四方,中國人潮之洶湧仍屢屢令我大開眼界。在杭州一下火車,便堵在火車站動彈不得,摩肩擦踵了約半小時才出站;在黃山,凌晨四點半就得抵達門口排隊,索道閘門一開,人人爭先恐後,爭得頭破血流,一不留神被踩死了亦不稀奇,若非一早到,至少排個兩小時,莫怪外國人皆乖乖爬上山,要與中國人爭道需有不要命的勇氣;蘇州諸園林,除非開門立至或午飯時間,各旅行團一到,萬頭攢動,數不清的擴音器高分貝講解,所有賞景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