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索遊記列表



印度旅行筆記(二十二)孟買——最現代化最有情調的印

??晚點起飛半個小時,這是我們在整個印度旅行期間,所遇到的飛機晚點時間最短的一次。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晚上快11點,我們到達了西海岸被稱為印度最現代化、最有情調的城市——孟買。??孟買有兩個英文名字,孟買的原名是Mumbai,後來殖民時期被稱為Bombay,以後印度政府又將其改回Mumbai,雖然你念哪個名字,印度人都能明白你說的是這座城市,但孟買當地人更願意稱自己的城市為Mumbai[mu:nbai]。因為經歷的前三個城市給我們留下的印像更多的是破舊、肮髒、缺乏秩序(當然,印度的古跡和風情也讓我們非常享受),在飛機上,我們不敢想像著孟買的所謂現代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孟買機場 ...

印度旅行筆記(十二)印度國家博物館——為相機買門票

?? ??印度博物館是一座白色廊柱的三層建築物,座落在一條不是很熱鬧的街道邊上,有鐵欄杆圍牆,不是特別起眼。和大部分新德裡的正式場所(政府開辦的場所)一樣,圍欄門口有持長槍的警衛,但警衛們的表情看起來沒有手中的鋼槍那麼冷酷,蠻和藹的。進入博物館大樓,需要買門票,可以帶相機進館,但要購買能帶相機的門票。為相機買門票,還第一次聽說。後來發現,在印度旅游景點,為相機另買門票一點都不是新鮮事,而且相機的門票絕對不比人的門票便宜,而且很多地方禁止使用三角架、閃光燈。我們想了半天,還是沒明白印度為什麼要制定這樣的規矩。也許是為了保護文物,也許是 ...

印度旅行筆記(十三)新德裡、老德裡——德裡門分割歷

??雖然紅堡不開放,但見不到這個德裡的經典古跡,總覺得不能甘心。於是,我們決定去看一看這個不開門的景點,順便觀光著名老德裡,因為紅堡就坐落在老德裡。本想在博物館附近把自己背包中的午餐先吃完,然後找車去紅堡,但我們幾次在路邊想停下來的時候,馬上就有穿著很髒的印度小孩圍上來乞討,你根本不可能在這中情況下開飯。於是,找了一輛“三嘣子”,准備先離開這些小乞丐。“三嘣子”司機似乎個個都有導游的本事,和他一聊,他馬上告訴我們,下午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參觀老德裡和紅堡外觀,而且,還可以去紅堡附近的賈瑪清真寺和錫克教的金廟。他建議,下午我們包他的車, ...

印度旅行筆記(十四)賈瑪清真寺——為鞋子付費

??穿過雜亂的老德裡市場,紅堡就在眼前了。紅堡真的關門,而且,門口和側面圍牆邊的路上還設了路障,有軍人持長槍站崗。紅堡曾是印度莫臥爾王朝第五代國王沙賈汗的王宮,因其高高厚厚的圍牆是用紅沙岩建成,被後人稱為紅堡。值得一提的是,國王沙賈汗是個酷愛建築的國君,紅堡皇宮、賈瑪大清真寺和舉世聞名的泰姬陵都是他的主持設計傑作。紅堡鏽紅色的圍牆,有快二十米高,甚是壯觀。紅砂岩是印度的特產,在古印度留下的建築遺產中,有很多都以這種石材為原料。紅堡呈八角形,設有五個城門,圍牆拐角處有角樓,此時,角樓上站著持槍的軍人。據說,紅堡皇宮內殿的柱子和牆壁都 ...

印度旅行筆記(十六)趕飛機——容易走錯的德裡機場

?? ??1月22日是中國的農歷春節,這一天凌晨,在很多守夜的中國人還沒有睡下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收拾行囊,准備離開德裡了。 ??因為早上4:30就必須出發,我們前一天晚上就到青年旅社的前台,提前把在這裡辦理的國際青年旅社會員卡拿到手(按他們的規定,一般結帳走人的時候才給你),以防凌晨他們沒有服務人員或其他原因拿不到會員卡,萬一到其他城市要用的時候又要重辦(辦會員卡是要花錢的,有效期一年)。同時,我們也和服務人員打好招呼,要他們留人值班,凌晨為我們辦理check out手續。 ??出門旅行,為了節約時間,可能會把航班的時間安排的很早,如果有旅行者睡覺比較沉的,千 ...

印度旅行筆記(十七)齋普爾——行李跟著你旅行

??我們的行程中,沒有在齋普爾過夜的安排,當晚8:30飛加爾各答,所以,我們要利用一整天的時間,完成齋普爾的旅行,在下午7:00之前,回到機場。因為是離開德裡的第一站,行李還是比較滿的(主要是食品和水),背著行李游玩顯然很不方便。我們花了20分鐘在機場和附近找存包處,未果。不知誰想到主意,提前辦理去加爾各答的登機手續,把大部分行李留給印度航空公司,這樣就可以輕裝上路了。找到印航辦理登機手續的櫃台,結果因為離起飛時間太遠,被拒絕。於是只能決定讓行李跟我們一起觀光了。最簡單的辦法,包輛出租車,把行李全放在後背箱。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找了機場內的TAXI ...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127天丹麥童話之旅——一個北大女孩在哥本哈根的生活與愛(2)(陝西師大出版社)

1月28日:“香蕉同學” 上午和前排的美國女孩聊了會天。她來自密蘇裡大學,這裡有很多她的同學。其實在昨天的開學典禮上我就發現,這裡的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學生——我們這個交流項目一共才三百來號人,美國人就占了兩百六十多,大都來自哈佛耶魯斯坦福等名校。其余則有莫斯科大學的兩個女孩和一些從歐洲各個大學選來的學生。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僅僅一天,對“中國”二字就有了一些體會。 美國學生上課喜歡扎堆,他們雖然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年級,可恨不得一秒鐘就可以稱兄道弟呼朋喚友。中國學生則比較矜持,我有個同學想趁此機會練練英語口語,於是去找他們說話,誰知道碰到個 ...

西藏散記

西 藏 散 記 一個偶然的機會,今年五一節我去了西藏。 一、體驗高原反應 西藏,這塊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令人神往,但去西藏是要有決心的,高原反應對我這種患有高血壓又身材肥胖的人絕對是次考驗,是次冒險。但冒次險也是值得的,離開上海時,大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決心。 我走了,帶著塵世中的浮躁; 我走了,帶著都市裡的無奈; 我走了,去到那叫天堂的地方; 我走了,去到那天邊的淨土。 在去西藏前幾天,朋友就勸我要進行為期兩周的適應性鍛煉,每天跑步和爬樓,可是我既沒決心也沒毅力,我能准備的是備足類似“紅景天”之類的抗高原反應藥品,因為准備相對不充分,再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