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遊記列表



夏天的蘇州

我的杭州-西塘-蘇州四日游到此已經是最後一站了,但是感覺還是很完美的結尾. 在西塘上網查到嘉禾賓館的電話,在地圖上查到地理位置不錯,離火車站也近,離我們要去的拙政園也進,而且網上有人說他拿到會員價128/標間,我也就這樣和前台坎的價,結果覺得真的超值,至少和杭州那個150的,西塘那個60的相比,這裡的床是最舒服的. 從西塘做13:50的綠皮火車到蘇州,到了已經17點多了,打車到獅子林很容易找到住處,然後洗了個澡就向觀前街出發了,去那裡主要是找吃飯的地方,要不然那裡也沒有什麼有特色的地方,路上還碰到一個男游客問我們蘇州晚上去哪裡比較有特色,我說觀前街,他說這種逛街的地方哪裡沒有啊, ...

《蘇州新八景》蘇州新旅游景點介紹(三)

(四)定園在各旅行社組織的最新蘇州二日游安排中,定園、七裡山塘街與盤門三景已成為蘇州旅游新品種。定園在蘇州虎丘山麓茶花古村道旁,號稱“蘇州最大的園林”。相傳定園本為幫助明太祖朱元璋開國的一代名相劉基(劉伯溫)的私宅。因年代久遠,早已廢棄。現當地政府想方將其開發成園,並對外開放,成為一處新旅游景觀。從虎丘景區往南走不多久,再向東拐,就到了定園。大門坐南朝北,小小的一券石頭拱門,上面黑幽幽的寫著“定園”兩字。實在無甚氣派。進得園來,方知裡面倒相當大。首先是茶藝園,一汪湖水上矗立著一把碩大無比的茶壺;其次是民俗表演,表演的是古代老百 ...

蘇州,小記

這次去上海出差,順便到蘇州看看. 通過兩天的行程感觸良多. 蘇州作為一個現代化高速發展的城市,基本是一年一個大變樣,在90年代的髒,亂,差已經不復 存在.環境變好了,貧富加劇了,有的人意識提高了.而有的人則更”落後”了. 每天,蘇州人都會忙忙碌碌.像螞蟻輾轉在洞穴和食物之間.房貸,車貸.把白面書生壓的喘不 過氣來. 都說蘇州出美女,豈知,美女也分好多種,有純淨的,妖艷的,個性的,前衛的,傳統的. 在這個海納百川的城市裡.這些個美女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蘇州園林甲天下,只是門票也是甲天下.知名的拙政園,網師園,去了一次, ...

水鄉一撇

水鄉一撇 2005年10月,於公務後閑暇間自昆山市赴水鄉周莊匆忙一游,略記之。(圖1)此牌坊從性質上講是周莊的大門,因為要在這裡掏一百塊錢買門票。這是入門後的回拍,上書“唐風孑遺”,正面則是“貞豐澤國”——因為在改名為“周莊鎮”以前,周莊名叫“貞豐裡”。畫面左側的塔是全鎮最高點,因為周莊有座著名的“全福寺”,所以這座實際是水塔的建築被命名為“全福塔”。 周莊鎮目前約有三萬居民,其中三分之一為外來人口。鎮裡下學的孩子們就行李在這小橋流水之中,讓人羨慕。 (圖2)畫在綠絛搖櫓內,舫蕩小橋流水間。——周莊被大片水面隔於“大陸”,交通不便,其古色得以留 ...

《蘇州新八景》近年來新開發的蘇州旅游景點介紹(二)

《蘇州新八景》近年來新開發的蘇州旅游景點介紹(二)(二)報恩寺 報恩寺以它的塔為著名。距蘇州火車站以南不遠的蘇州平門內,又名北寺塔。(喔,原來就是北寺塔!)這次報恩寺經過重新裝修恢復了原來的格局。並於2006年6月28日舉行了隆重的寺院開光、方丈升座儀式。那天,佛教界各方高僧雲集、,蘇州市的有關領導也到場表示祝賀,善男信女人頭攢動,報恩寺內外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所以,現在的報恩寺又值得您去看一看了! 報恩寺最早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由孫權的母親捐出自己的宅第所建,初名通玄寺,唐開元年間改稱開元寺,五代末重建後始名報恩寺。因位於城北,俗稱北寺。 ...

《蘇州新八景》近年來新開發的蘇州旅游景點介紹(一)

《蘇州新八景》近年來新開發的蘇州旅游景點介紹(一)對老上海人來說,很少沒有去過蘇州游玩的。一則因為蘇州距離上海最近,上海人想出去走走,首選當然非蘇州莫屬;二則因為所化費不多。在近年全國各大風景區門票漲聲一片之時,蘇州景點門票尚屬低廉;三則因為蘇州多數旅游景點都能夠當天來回,省卻了旅館住宿費。 時長日久,蘇州那些傳統風景點比如虎丘、楓橋、天平、靈岩、東山、西山、拙政園、獅子林、香雪海、滄浪亭......都已經走遍了!(有些地方甚至走了不止一次!)再加上現在出去旅游流行走遠的、走大的,所以蘇州這個城市似乎逐漸淡出了上海人的視線。的確,現在, ...

三月柔潤的江南

從小在江南長大,在北方呆了幾年,每到春天會懷念起江南濃妝淡抹總相宜的三月來。4月11日到上海出差,正好有機會重溫一下江南的春天。江南的三月有絲絲小雨催動嫩芽兒快快成長,綠是如此的油油潤潤,花兒盡情綻放,姹紫嫣紅,讓浸濕的泥土也帶著芬芳。呼吸一口氣息,清新甜美,這就是沁人心脾的柔潤的江南春天。說起江南的春天,總要提及古鎮風光,周莊在水鄉景點中名氣頗大,有朋友提議去一趟周莊,大家都欣然同意。 12日下著小雨,清晨我們驅車上路了。一路隔著被雨落濕的玻璃窗向外看去,濕漉漉的空間,我像坐在盛滿水的透明容器中。外面的世界是帶著露珠的花園,仿佛還能 ...

從陸文夫者

陸文夫,自稱不是美食家卻以《美食家》稱霸文壇。 第一次接觸《美食家》是在小學。家裡以前本是當地大戶人家,就算困難時期也有酒有肉,宴客無數。 可是《美食家》還是引起父輩人的興趣,連續幾天成為大人餐桌上的話題,第一次接觸所謂美食的一些名詞感覺新鮮,私下就找來父親所看的《美食家》,是刊登在一本月刊裡的。 看完後幼小的心靈確實比較震撼,起碼文章的菜名和老店就可以飽餐一頓。不知是否從此就愛上烹飪,而跟後來烹食嗜好和技術有了關系。 在大學期間游過蘇州,特地到松鶴樓品菜。 最近准備蘇州一游,又想起陸文夫,查資料才知老人已經仙逝。 重新找來《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