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遊記列表



逛一逛老開封

開封城內新建的仿古建築景點太多太多了,因為這座古城的歷史掌故太過豐富,歷史人物太過傳奇,隨便拈出一個來就能營造一方天地。所以清明上河園一帶已經成為旅游拉客的集散地。個人覺得,開封城內名目繁多的景點中,比較具有游覽價值的無非是鐵塔、大相國寺、龍亭、山陝甘會館,還有繁塔。 然而,我更喜歡的是以一種更貼近城市面貌的方式游走著,或許很隨意,或許漫無目的,但是可以更自由的掌控自己的情緒,更自由的選擇自己的認知。我喜歡以這樣的方式來認識一座陌生的城市,很散漫很市井,很親切也很真實。 網上看到有人說,開封舊城老街是骨灰級驢友愛去的地方,只大概 ...

開封、老朱、地瓜燒(中)

1、繁塔 (繁,po,二聲,姓氏) 我和老朱去道旁的一個廢品回收站取停在那裡的車。破舊房屋、垃圾堆後默默無言的繁塔,似乎和環境已融為一體,又仿佛,超脫於此。 我們感慨良多。 在那裡,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依舊覺得時間太快…… 老朱嘆:美人遲暮,美人依舊。 他覺得繁塔就是開封的沉浮史。 我卻覺得繁塔更像一個隱居的高僧。修行著。等待著相知相惜的人。 它太厚重。 初初見它,十分驚艷。 它混雜在一片破敗的舊式民居巷內。毫不起眼。老朱說這塊地方原是內城,那繁塔就該是皇家寺廟了吧。 當日的光線極好,無關濃烈卻溫暖包容,令我沉醉。這種氣息只有酒酣時才有。 老 ...

回眸汴梁

從杭州到開封,從南宋的都城臨安到北宋的都城汴梁,憶宋情結將兩座城市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去開封之前,我特意找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帶著份憧憬,體會書香紙墨中傳遞出來的嘉年盛世,那是怎樣的風華絕代啊!後來,高宗趙構偏安江南,在“打造”南宋皇城時,也一定無法逃脫記憶中繁華的“桎梏”,不得已地嵌入許多模仿的元素吧。 然而,真正走在開封的大街小巷,暗淡的整體市容、雜亂而擁擠的街道、街道兩旁低矮的房屋和商鋪等等,都讓我不得不感嘆,元老所描繪的“東京”,並沒有在時光演進的洗禮中被賦予多少進取的力量,而“衰變”成一個愈 ...

開封、老朱、地瓜燒(上)

(上)、 我上開封找老朱喝酒去。 我改稱閑來沽酒為老朱了。他還挺樂意我這麼喚他。 他詫異的看著我背著包,還拖著個大拉杆箱出站:你你你,來這幾天帶那麼多東西? 我趕上了返鄉過節的人流,火車上那個擁擠勁第一回碰到。比十一那回坐車去萍鄉還要厲害。 到站後根本無法下去。需要提前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擠出那短短的幾十米。不斷有呻吟聲此起彼伏。“我的腿我的腿,我的包我的包……”。 可憐那些在異鄉漂泊的人們,回一趟家太不容易。每個上車的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進得車廂來。他們的背負沉重而巨大。體積龐大的塑料箱子,半人高塞得鼓鼓囊囊的牛仔背包 ...

中原行記:豫之歌

中原行記:豫之歌【題記】與己行,玩味的是思想;與人行,收獲的是快樂——所以旅行總是有趣的! ——摘自雪贏的《非洲放歌·埃及篇》 ——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 自從在攜程讀了由來一夢兄的游記後,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做些沒由來的夢。奇怪得很,往往又多夢想成真,或許這就真叫做“沒有異想,天又怎麼會開?!”。 【開封月夜】有道是,夢是與現實相反的。因此才被稱之為美夢,而夢想變成現實的概率卻是很低的——小得很。也有二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都是復雜情感產生的另一種相思,如果沒有共鳴,很容易生病的。相對而言,“簡單與復雜”的那個“美麗夢境 ...

開封-少林寺-洛陽

好久都沒寫游記了,前一陣有一個朋友在網上看了我的游記,給我發了詢問郵件,讓我覺得寫游記不光是記錄自己的“足跡”,有時候也能幫網上的朋友挺好的。希望喜歡旅游的朋友多些交流。 今年五一三天假期,跟兩個朋友一起去了河南。 我們五一一早到了河南開封,在攜程上訂酒店,名字記不大清楚了,就在開封很有名的夜市(鼓樓)邊上。因為是一早到了,入住酒店之後,就去了大相國寺,大相國寺裡面的一個中心亭,裡面供奉著四面千手千眼觀音,大家值得去看看。之後去了開封府。人也挺多的,就四處逛了一下。然後坐車去了楊家—天波楊府,景致差不多相同。最後我們又去了繁塔, ...

倆個老人的開封雲台山游

開封雲台山游記 早就想去開封旅游一次,又聽說雲台山的風景也不錯,因此准備去開封時就將雲台山一起游了,正巧碰上要去常州辦事,就決定辦完事我們倆就去開封.在網上我查閱了不少游記和攻略,並仔細制定了我們的計劃,借此機會感謝廣大網友,給我提供的信息.現將我們這次的經歷,發表出來讓網友們參考. 9日15日 早上05:00我們乘上了首班的63路公交車來到常州火車站,(前倆天我們在常州崔橋辦事,已提前購買了D86次火車票,開車時間為:08:36),由於時間比較早,我們就去火車站旁的天寧寺看看,天寧寺要到07:30才開門,我們怕時間來不及,沒有進去,就在外面的紅梅公園裡轉轉,紅梅公園是個免費的 ...

開封點滴(2)

國之瑰寶:鐵塔 鐵塔,又名開寶寺塔,始建於北宋仁宗皇佑元年( 1049 年),距今有 956 年。建造時,采用 28 種赭色琉璃磚鑲砌。由於歲月的剝蝕,鐵塔原來的顏色已模糊不清, “ 日月麗層屑,今但存白黑。 ”“ 白黑 ” 復合偏義詞,即黑。所以鐵塔又有黑塔之稱。因塔的外壁全部用深褐色琉璃面磚,莊重凝厚,元代以後人們俗稱鐵塔。鐵塔平面呈等邊八角形十三層實心塔,高 55.88 米,塔身層層辟圭形門,從一層到六層,自北、南、西、北、東、南、後等方向依此類推。其實,塔高不止 55.88 米。清人常茂徠《鐵塔寺記略》中描繪,當初鐵塔的根基是 “ 塔座下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橋,過橋由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