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遊記列表



西行阿裡(九)——古格,千年無語,遺世滄桑

早上7:10出發去18公裡外的扎不讓,車子在朦朧昏暗的晨曦裡顛簸著走了大約1個小時來到這個寂寥無名的小村子,然而距今1100年前,曾經強盛一時的古格王國那些輝煌宮殿和宏偉的寺院就佇立在這裡。 關於古格,我們知道的太少,除了知道吉德尼瑪袞占據阿裡為王後分封日土、扎達、普蘭給他的三個兒子,古格王國是由其二子建立的政權,還有古格致力於弘揚和發展佛教,到17世紀由於王朝內部政權紛爭和拉達克人的入侵,古格的文明也失落於歷史的考籍,它的消亡是個迷,考古學家們都無法說出曾經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整個古格遺址建立在一座小土山上,自下而上依次是民居、寺廟和宮殿,四 ...

西行阿裡(八)——扎達的太陽永不落

巴桑催著離開神山上路,14:00我們到門士午餐,15:00出發,16:00到巴爾兵站,過了兵站就開始上山,此後去扎達的路都是在山間盤旋,上上下下不知多少個山彎,巴桑比較擔心這段路,因為路況不好也比較危險,他之前曾經在這裡遇到過事故,非常擔心趕夜路,希望盡早趕到目的地。 19:30,在廣州可能已經是日落時分,這裡的太陽依然高掛天空有如中午,越過一片山脊,我看到眼前的山上,黑色的棕色的土壤,夾雜著白雪,線條縱橫交錯,美麗的如同油畫調和的效果,或者大自然就是一位神奇的畫師,曠野裡的隨心塗抹,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看來已經是世間至美的傑作。接著我們看到扎達的土 ...

西行阿裡(七)——以虔誠的心朝聖

9:00大家出發,一路前進,在馬攸橋檢查站登記身份證和邊防證,過馬攸木拉山口後看到公珠錯,湖水邊上一大片的沙丘,巴桑說沙丘比以前面積更大了,說明環境正逐漸地遭受破壞。 14:00,我們到霍爾,在霍爾午餐,然後驅車直達瑪旁雍錯湖邊,風特別大,呼呼勁吹,天空陰沉,烏雲籠罩,湖水顯現灰暗的色調,遠處原本可以看見神山崗仁波齊的地方也被烏雲遮蓋,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明天也是這個樣子那我們很可能看不到神山,那就太令人失望了。過了一會兒,天空中還飄起了雪,我們在即烏寺後面的藏族村莊找了房間住下,村子旁邊有個溫泉,門票20元/人,我們有幾個就興致勃勃去泡溫泉 ...

西行阿裡(六)——阿裡坪松

早上9:00出發,沿著馬泉河一路前行,路還是沙石路,景色沒有什麼特別的,都是高原的山,連著一道又一道,枯褐的泥土的顏色,沒有綠色的生機勃勃,只是偶爾看到牧羊人和他的羊群,天倒是深藍色,朵朵白雲,份外艷麗。中午12:30到老仲巴,本想找個飯館吃飯,但是碰巧藏族人家都還沒做足夠的飯,於是我們決定在野外找個風景優美的地方野餐,一路尋去,找到了一個有野鴨子戲水的小湖邊吃干糧,風和日麗,食物有早上買的燒餅、罐頭、水果和涼菜,雖然很簡陋,大家還是吃的津津有味,前兩天食欲不振的阿媚更是胃口大開,直說這是最好吃的一餐。 13:30出發,16:00到帕羊,巴桑到汽車 ...

西行阿裡(五)——荒原路長

行程沒有因為短暫的離別停頓,在大本營的帳篷餐館裡午餐後,大家和牛仔分手,兩輛車開始下山,沿途看到有金發碧眼的老外徒步上山,還看到藏原羚和黑頸鶴。巴桑帶著大家走小路到老定日,道路崎嶇難行,還經常要跋涉過河,爬行在雪山間,天氣晴好,每個人的興致都很高,巴桑還搖頭晃腦說起了笑話。在老定日的草原,巴桑指著清晰可見的四座高山告訴我們:洛子峰8516米,珠峰8848米,瑪卡魯峰8463米,卓奧友峰8201米。高原的綿羊在雪山下的草原上吃草,一派悠閑的草原景色,在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下,我們縱情奔放,享受著優美迷人的風光,晚上就住宿在老定日縣城的安多旅店。 第二天 ...

珠峰阿裡行知書-2005夏季版

關於線路:拉薩-日喀則-定日-珠峰-薩嘎-帕羊-聖湖-普蘭-神山-扎達-獅泉河。 關於包車:7、8月份是西藏的旅游旺季,車比較好找,價格也高。我們通過旅行社包了一輛豐田4500,11天拉薩至獅泉河,10500元,單程。5人平攤後2100元/人。 關於裝備:無需帶太多的衣物,厚羊毛襪也不用。即使在珠峰,一套排汗內衣+抓絨+衝鋒衣褲也足矣。其余時候穿快干衣褲即可。但西藏7、8月份是雨季,夜裡和清晨常陰雨,需注意保暖。 關於住宿:日喀則旦增賓館普通雙人房40元/人,定日珠峰賓館普通雙人房40元/人,珠峰大本營氈房5元/人,薩嘎吉林旅游大酒店標准間200元/房,帕羊普通房25元/人,聖湖普通房35元/人 ...

西行阿裡(一)——寫在旅行之前

天地來之不易, 就在此地來之; 尋找處處曲徑, 永遠吉祥如意。 生死輪回, 禍福因緣, 尋找處處曲徑, 永遠吉祥如意。 ——阿裡底雅鄉民歌 十多年之前我第一次看到關於阿裡的文字,聽說阿裡的風情文化,是從馬麗華《西行阿裡》一書開始,那本書的封面是暗黑的色調,像泉河縱流交織出網狀的景像,在夕陽下散發著耀眼的光輝,而在書的首頁,就摘錄了這首民歌。 那時候我還在讀書,雖然向往西藏,知道的也只有拉薩,覺著有一天能夠觸摸到布達拉宮的圍牆就已經無上的滿足;那時候的我其實不知道西藏的天地到底有多寬廣,西藏的湖泊到底有多壯闊,更沒聽說過阿裡。 於我而言 ...

西行阿裡(二)——誰與我同行

2004年4月下旬,我從尼泊爾回到拉薩,計劃去阿裡的行程。走阿裡最好的季節是秋天或者4月下旬的這段時間,此時西藏的雨季還沒有到來,道路干燥好走,天氣開始回暖,這個時候也是攀登珠峰的最好時節。 我的計劃是從拉薩出發,沿雅魯藏布江走浪卡子、江孜到日喀則,去珠峰大本營,然後走南線朝拜神山、聖湖,到扎達的古格遺址、獅泉河,北上日土班公錯;回程走中線經改則、措勤回到日喀則,繞道羊八井、青藏公路去納木措,最後回拉薩。行程的策劃算不上完美,只能說中規中矩,是慣例的走法,雖然我也設想過從南線到大北線的計劃,實際上宏偉的計劃往往要屈從於現實的困難,十幾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