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遊記列表



攀越丹霞山[1]——挑戰自己,創造奇跡(轉貼)

(南人家)遺恨老鷹嘴 僧帽峰位於丹霞山西北部,因狀如僧帽而得名。其勢險峻,四面皆為絕壁,為丹霞山標志。民間傳說山頂藏有土王的財富,從古至今有無數探寶獵奇者紛至沓來,意欲登頂取寶,只可惜溝深壑險,探寶者不是中途敗回,便是墜落深谷,成為千古難解之謎。 我們此次前來,便是想利用先進的攀岩裝備和技術嘗試登上頂峰。 六日,我們在向導的帶領下向僧帽峰進發。沿途植被茂盛,極難通行。山間谷地中有許多沼澤地,隊員們的鞋襪俱為泥漿浸透,狼狽不堪。途經一溝,螞蟻遍地,令人毛骨悚然。待衝出幾十米長的蟻陣,早已被叮得滿身紅包,又癢又疼。中午時分,抵達峰 ...

攀越丹霞山[2]——峰頂氣像萬千,遠山近水盡收眼底(轉)

攀越丹霞山[2]——峰頂氣像萬千,遠山近水盡收眼底 獅頭岩的傳說 十二日,經過一天休整的我們移師獅頭岩,准備考察古越族人的一種奇妙葬俗——罐葬。 獅頭岩是一塊臨江的絕壁,約九十米高,在距江面約六十米高的地方有一塊凹槽,裡面相傳有先人遺留的罐葬。 我們從山體另一面上到山頂,打好樁,系好之後,把一條150米長、11毫米粗的尼龍探洞專用繩扔下江去。這樣,一條“尼龍大道”就鋪設好了。 我是第一次運用這種單繩下降技術攀登絕壁。盡管這條繩索能承受6000公斤衝擊力,但當我走向懸崖時,還是有一種視死如歸的豪情。 我操縱著下降器緩緩下行,突出的岩石不時碰到身上 ...

深山裡的世外桃源

粵北的風光,美在自然,沒有任何人工痕跡。從坪石鎮到樂昌市有一條舊鐵路線,新京廣線開通後漸漸被人遺忘,連同沿線近50公裡美麗的自然風光也被深藏起來,很少人知道。當我進山住下後,馬上被綿延險峻的九峰山脈和川流曲回的九瀧十八灘河上斑斕的景色吸引著。那是從深秋燃燒到初冬的紅楓樹和漫山遍野盛開的野生黃白小菊花,那是一片片從初春隨風起舞到深秋的淺黃蘆葦草,和分布在九瀧十八灘一個個經過大自然幾千年衝積而成的五彩石灘。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大的有近一噸重,小的像鵝卵石。 在河流上,我常看到一對老妻搖著一只小船順流逆流,為人擺渡謀生,成了揚聲即渡的河 ...

訪古道,穿峽谷

那一個周末,我們幾個好朋友,北上尋覓梅關古道,珠璣巷和乳源大峽谷的神秘魅力。這是早春三月一個微雨的日子,偶爾從雲霧裡透露出一絲陽光,空氣中彌漫著太多的水分,潮濕得可以滴下水來。在梅嶺山腳下,雨點大了起來,現在似乎少有人去游覽梅關古道,還有誰知道陳毅曾在那裡戰鬥過呢?還有誰記住了那一副對子:梅止行人渴,關防暴客來?幾百年來它就這麼鐫刻在梅關古道的關口上,有些暗淡,略顯殘缺,但古韻猶存,比許多人造的金碧輝煌要耐人尋味得多。 梅關古道,自然會有青梅,已能在一叢叢梅樹上看到一些青澀的梅子。春天,滿目青翠之色,山間深深淺淺的綠,直逼眼簾。 ...

碧水丹山--丹霞山

來到丹霞山,已是日落黃昏。作為北方人的我,見慣了大山的連與粗獷,竟出人意料地被這奇山麗水之地所感動,並深味於其靈秀蔥蘢之意境。丹霞山座落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城南9 公裡處,距韶關市區56公裡,丹霞山是紅砂岩峰林地帶,到處懸崖峭壁,景色奇特,有“倉渥如丹,燦若明霞”之譽。它以頂平、身陡、麓緩、岩石裸露的地形特點而成為地貌學專用名詞“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又被稱為“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的自然風光集雄、險、秀、幽於一身,為 嶺南第一奇山,居廣東四大名山之首。 碧水丹山 在丹霞山的入口處有一條錦江流過丹霞,江水清澈,奇峰倒映,頗有桂林漓江之美 ...

游車八嶺

游車八嶺如果你想離開喧囂的城市,如果你想好好呼吸清新的空氣,如果你想到原始森林中探險,車八嶺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正是這樣,我們一行五人來到了車八嶺。 車八嶺是一個自然保護區,位於韶關始興縣東南部,距縣城46公裡。當汽車由始興縣城出發,映入眼簾全是綠油油的世界,公路兩旁是綠油油的稻田,山坡上是濃濃郁郁的一片綠叢林。雖然那天並不是陽光燦爛的日子,但目光所及之處,是那樣的清清脆脆,爽爽利利,你會看到人們正在田裡忙著插秧,或除草,你會看到由幾個小孩兒牽著老水牛在路上悠然的走著……你看,風兒也會說話,花草也會發出柔和的絮語,這是畫,是詩啊。 ...

與父親同游丹霞山(轉載)

早就想一游粵北的國家級風景名勝——丹霞山。不料,父親近日突然有機會到了韶關。於是,乘著四月初的幾天假期,我來到韶關,與父親同游丹霞山。 車送我們到丹霞山山腳的時候已經是中午。匆匆吃過午飯,我們就開始登山。 丹霞山風景區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有全山最高的長老峰(觀日亭)以及海螺、寶珠二峰;中層有別傳寺、一線天和通往上層景區的丹梯鐵索。下層則是有名的錦石岩景區。 我們從山門入山,爬了十分鐘左右,就看到了半山亭。我三步並兩步上到亭子,一轉身發現父親不見了。過了一會兒,才發現父親落在了後面,有些吃力地一級一級台階地爬著。在我的記憶裡, ...

大峽谷

城市韶關實在是個普普通通的城市,看起來像所有中國內地的中小城市一樣,並沒有因為身處廣東而光輝多少。街道窄而且髒亂,建築物陳舊、雜亂,形不成氣勢。你根本不可能指望它能像那些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一樣,在馬路旁邊作良好的規劃,建漂亮的大廈。政府往往拿不出錢來大興土木,而當地的經濟條件顯而易見不可能吸引太多有錢也有頭腦的投資商。所以我們只能容忍街道旁邊偶爾的新建高樓與破舊老式房屋不和諧地共存,甚至是與頂上鋪滿青蔓的瓦房的並存。事實上在中國,幾乎每一個中小城市都這樣,看上去灰蒙蒙一片。 我們三人從火車站出來後,第一眼留意的就是出租車。這裡的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