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裡拉遊記列表



圓夢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這個有點神秘的名字一直吸引著我,那裡的民族也吸引著我去探訪,去了解那裡的山水。那種急迫的衝動一直刺激著我,這個夢想終於讓我實現了。然而激動的心卻一下的平靜下來,有點痴,有點呆了,難道這就是我夢想的地方嗎? 到了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我的心更靜了,太完美了,美的讓你的心跳不起來了。藍的不真實的天,幾縷淡淡的白雲靜靜地休憩著,透著一許懶散。四周的高山,由於海拔比較高,全部披著短矮的樌木,只有松樹頑強地挺立著,布滿所有的山坡,全是黃褐色的墨綠色。走在森林裡的棧道上,一邊是碧綠的草原,耗牛和馬匹都在悠閑自在地吃著草,仿佛永遠也填不滿 ...

昆明—大理—麗江—梅裡雪山9天(3)

12月3日(麗江發呆) 睡到自然醒,感覺不好,決定換一家客棧。往上走找到一家叫“望景客棧”,可以看到古城全景和玉龍雪山,老板姓於山東人,人好能侃,有充足的熱水。不好的地方是要走一大段石階,在海拔3000米爬石階那感覺真不好受,不過能看到這麼好的景色,這裡強烈推薦。 早上的麗江又是另一番景像,沒有了晚上那種喧嘩,古城裡的石路上靜悄悄的,兩旁的柳樹隨著晨風飄動,冬日的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河裡的魚兒逆水搖著尾巴,停在那裡一動不動,路旁的商店顯得懶洋洋的。中午坐在客棧的露台上,聽著音樂,喝著普洱茶,在陽光下發呆,感覺棒極了。入夜古城又恢復喧嘩 ...

昆明—大理—麗江—梅裡雪山9天(4)

12月4日(麗江—香格裡拉) 早起8:30沿著滇藏公路向第一個景點虎跳峽出發,途中遠觀長江第一灣,無聊沒感覺。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金沙江中有一巨石叫虎跳石,傳說是老虎過江時墊腳用的,兩山之間的峽谷稱虎跳峽。由於旱季沒水不壯觀,有部分棧道塌方只看到虎跳石的側面和背面。過了虎跳峽就進入了迪慶州即香格裡拉,小中甸的草墊上的草已枯萎,犛牛散落在草墊上,低著頭尋找著不那麼可口的草根,天還是那樣的藍,雲還是那樣的白。與野花盛開的春季;生機勃勃的夏季;火紅的秋季相比,冬季又是一幅景像。 晚上住在香格裡拉新城的郊區,下雪加沒電,有錢的團友都藏民家訪 ...

昆明—大理—麗江—梅裡雪山9天(5)

12月5日(香格裡拉—飛來寺) 6:00起床,雪已停,地上結了層薄冰,出門差點摔了一跤。8:00太陽出來了,陽光照在厚約5cm的積雪上反射出刺眼的白光。噶丹松贊林寺建於1679年,是雲南藏區規模最大藏傳佛教寺院,我們都凍得直打哆嗦,可寺院裡的喇嘛穿著單薄的衣服,有些甚至穿短袖衣服在雪地上打水、掃地,佩服!聽導游介紹,紅軍長征時路過此地,得到了喇嘛的幫助,提供了不少物資,得以翻過雪山,紅軍領導贈送“興盛番族”的匾額。正是這塊匾額在十年動亂期間保護了寺廟,沒有受到很大的衝擊,很多珍貴的文物得以保存下來。途經金沙江第一灣(月亮灣),在奔子欄鎮午飯後,開始 ...

昆明—大理—麗江—梅裡雪山9天(1)

原來打算和LP在12月上旬到昆明、大理、麗江、玉龍雪山轉一圈,但從網上搜索的資料得知,梅裡雪山比玉龍雪山美麗萬倍,所以決定上梅裡。 12月1日(廣州—昆明—大理) 乘南航8:40的飛機10:30抵達昆明,先去橋香園吃過橋米線,解決肚子問題。橋香園是連鎖經營,價格從8元——68元,分量很足非常好吃,但人很多。接著上翠湖公園觀鳥,這個時節正是紅嘴歐從西伯利亞飛來昆明過冬,翠湖公園、大觀樓、滇池都有大量的紅嘴歐。在禽流感期間有很多紅嘴歐死了,開始以為是染病了,解剖一看腸子裡空空的,因為害怕禽流感沒人喂鳥都是餓死的。我們去的時候是下午了,紅嘴歐已經吃飽,一群 ...

昆明—大理—麗江—梅裡雪山9天(2)

12月2日(大理—麗江) 早上8:00起床,出賓館門向右走約500米坐4路中巴(1.5元)在感通索道下車再坐小巴到索道口(小巴可以講價一般2—5元),蒼山門票30元/人,晴天時洱海的風景是很漂亮的,但當天霧較大在蒼山觀洱海灰蒙蒙的一片。由於蒼山索道中午12:00—14:00停運,我們又要趕下午16:30的車到麗江,所以只能游覽了索道附近的景點,感覺還可以。下山包了台小面包到古城(20元),在古城外先解決午飯問題,點了一個到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用來炒旦,還要了個田螺,那田螺的味道好極了,鮮嫩爽滑,在廣州是吃不到。進古城,因是旅游淡季游人不多,樹上開滿了不知名的花(有誰知 ...

屬於梅裡的記憶

前幾天看新聞得知雲南德欽遭遇暴雪,不由得想起了那次梅裡雪山之旅。梅裡雪山在著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組成,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雲南第一高峰。1908年法國人馬傑爾·戴維斯在《雲南》一書中首次使用了“梅裡雪山”的稱呼。 眾所周知,卡瓦格博至今還是一座無人登頂的處女峰,它的出名很大程度上與一次悲劇有關——1991年1月3日,中日聯合登山隊遭遇大雪崩,l7名登山隊員全部遇難。據說,中國登協特意將協會紀念碑上“山魂”中“魂”字“鬼”上的那一瞥去掉,以此紀念這次山難中遇難的隊員。 去梅裡趕上了觀山 ...

獨克宗一日

到了獨克宗,我此行的藏地部分也就結束了。至此,分布在四川、甘肅、青海、雲南的大部分藏區我都走過了,這個過程差不多用了5年。記得在阿壩第一次看見成群的犛牛時,我竟然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甚至不敢靠近它們。這種恐懼不僅來自犛牛,還有寺廟、喇嘛、藏民、當地的狗以及跟藏民族有關的一切。我不敢跟他們做任何形式的接觸,在他們面前,在他們的領地,一種外來者的心態始終籠罩著我,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由於工作的關系,我後來又數次進入阿壩地區,那時,我已經慢慢覺得藏民其實很好客、喇嘛很喜歡同旅行者交流、犛牛也比黃牛更加溫馴。可以說,阿壩這個地方是我認知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