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遊記列表



美哉 松州

二○○四年七月十四日下午,我坐在裝有空調的舒服辦公室裡為犬傷者服務。忽然,來了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手拿一本書,對著我問道:“請問那位是樓明賢醫生?”我抬頭一看,應了一聲:“我就是,貴干?”他回答說:“政協主席叫他給我送來一本書《歷史文化名城——松陽》。”我說,謝謝你。該書是松陽政協成立二十周年獻禮之作,由政協文史委編輯,闕良慶先生主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值得一看。本書由五屆政協和六屆政協資料委員會集體編寫完成,囊括了1800年松陽燦爛的文化精華,收集資料不易,選材精益求精,力求把松陽最好的文化精華奉獻給廣大的讀者。2003年夏天,夏衛中專 ...

山洞納涼樂悠悠

夏日納涼何處去,有人遙指寨頭嶺隧道。於是,周末的一個晚上,我們全家和親戚們騎上摩托風塵僕僕地往四都境內的山洞出發。周圍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山路彎彎。不知不覺中就到達了目的地。洞口兩側飲食店星羅棋布,早已坐滿了人。生意紅火。特色菜肴土雞火鍋熱氣騰騰,招來了四方客。 我們先入被稱為省內第二大隧道全長為2343米的山洞兜風。洞內燈光幽暗,騎車感到涼颼颼,沁人心脾。啊,真舒服!暑氣頓消。兒子說:“山洞真長喲!”來來往往的汽車、摩托車呼嘯而過,車燈明亮,影照洞內如同白晝。我感到耳邊風在呼嘯,故聽不到人的說話聲。洞中一時,外面一天的心理感覺油然 ...

飛流直下三千尺

2002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之日,我們全家興高采烈地來到離縣城約12公裡的竹源潘坑去觀賞瀑布群。我騎上心愛的摩托在山路上奔馳,一會兒功夫就到達了目的地。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村頭大槐樹旁邊空地上停著摩托車、小汽車,一輛接一輛,風光無限。我們緩緩走過村中的光滑石子路,又沿溪往上行,兩岸青山相對出,綠樹成蔭,鮮花朵朵,霧氣氤氳。路上行人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小竹屋上炊煙裊裊。精明的商家做生意已毗鄰瀑布邊安營扎寨。羊腸小道,蜿蜒曲折不好走,地濕易打滑,我們蹣跚著前進,不時欣賞美景萬千。 先到小瀑布下玩耍,只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感覺到水花飛濺,滋潤著 ...

游卯山:一代天師—葉法善

秋日的一天,馨風拂熙,層林盡染。我與朋友仨專程從縣城出發,到達昔日繁華之地——古市去游玩,再往東行不遠處即到了千古名山——卯山。卯山山不高,形似撲鑊。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山腰有座儉公祠,古樸典雅。我們拾級而上,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就到了永寧觀天師殿遺址。當年富麗堂皇,雄偉壯觀,道氣森森,仙樂飄飄的景像不見了。如今是雜草叢生,斷壁殘垣,一片衰敗景像,一股荒涼之氣向我們襲來。大唐年間道士葉法善修煉之處就在這裡,真是感慨萬千。葉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松陽人。祖宗四代皆為道士。一天,方士葉慧明的夫人劉氏娩出一子。父親給他取名 ...

新北京游記

首都北京是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向往北京,到北京一游是我夢寐以求的多年夙願。2000年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夢想成真,我如願以償地到達了祖國的心髒——北京,耳聞目堵了首都迷人的風采。領袖遺容今猶在 9月11日,晨曦朦朧。我和同事來到了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場地寬大,蔚為壯觀。天安門廣場上人山人海,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外國游客比肩摩踵。工人們在緊張忙碌地裝點鮮花、燈光,准備迎接國慶節。在寬敞的天安門廣場上,我頻頻地按相機快門,把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城樓等景觀攝入鏡頭。接著魚貫進入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的毛主席紀念堂。我莊重地在漢 ...

古鎮巨變

乘汽車從縣城出發,往西走沿松古平原上的龍麗省道公路奔馳十一公裡便到了古市鎮。因為我的岳父家在五木橋之上的上五木村。所以,我在假日裡會攜妻兒去五木探親。順便到離村僅1公裡處的古市去訪友。寬敞的水泥路,路旁的懸鈴木(法國梧桐)和水杉林立,猶如兩排綠色的衛士,夾道歡迎四方來客。松古平原是產糧區,有處州糧倉之美稱。古市的稱謂是古老的集市,又名舊市。它是松陽最古老的集鎮。東漢建安四年至唐貞元年間該鎮一度成為松陽縣府所在地,屈指算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西屏鎮水陸交通占優勢,縣署便搬遷至西屏。古市地處松古平原北部。松陽人民的母親河——松 ...

三峽情

——重慶、三峽散記二○○三年七一前夕,為迎接一年一度黨的生日,單位領導高瞻遠矚,非常重視職工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工作,加上前段時間,大家抗非典又忙又累,神經緊張到了極點。於是決定集體到重慶去考察二個典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即渣滓洞和白公館。 坐飛機的感覺 6月30日上午,我們一行十五人經過精心的准備,背起行囊從可愛的家鄉松陽整裝出發,風塵僕僕、馬不停蹄和不辭辛勞地坐汽車、輪船和飛機等現代化交通工具前進。人到中年的我,第一次坐上了夢寐以求的飛機,感覺到耳目一新,興奮激動的心情難已言表。車、船早已坐夠坐爽,惟獨天上飛的“大鳥”卻從未坐過。 ...

箬寮山水甲天下

箬寮,顧名思義,這裡的野生箬葉很多,進去一看,果然名不虛傳。2001年國慶長假第二天,我和兒子一道風塵僕僕地上箬寮去了。只見精制的小木屋一幢幢,賓館也蓋起來了,停車場塞滿了車。路上寫著防火標語,路邊放著一只只類似小木屋的垃圾箱。沿溪而上,九曲十八彎,不時碰見上上下下的游客。拾級而上,到一涼亭休息片刻。不遠處龍瀑飛瀉,三級瀑布,落差達70米,瀑布群中數龍瀑最為壯觀。站在雙瀑亭上,仰望對面的龍瀑,像一條白飄帶,騰空而下,掛在峭壁上,遙看瀑布掛前川。它騰飛時珠濺虹散,艷麗非凡。這不僅使我想起張九齡的詩句:“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龍瀑似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