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遊記列表



黃山自助游記(三)

重上光明頂----觀日出 整個晚上我也沒怎麼睡著,大概凌晨3點多,已經有人開始向光明頂去看日出了,4點的時候我和政敏才起來,從北海到光明頂有 2.5公裡的山路,海拔距離也要1000多米,因為我們倆基本上是最後出發的,而5點多一點太陽就升起來了,所以我們趕得非常快。天還很黑,因為沿途都是台階,只能用手電筒照路。大概45分鐘左右我們就再次到達了1860米處的光明頂。這個時候上面已經聚集了幾千人之多,有利位置已經被先來的游客占了,我和政敏好不容易找了一個相對不錯的地方。過了5點,天空的東北方向升起了很多雲彩,啟明星閃閃奪目,有些游客認為看不到日出,已經離去了。大 ...

黃山自助游記(四)

後記 小學語文課本有徐霞客語:“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一直以為有誇大之說,這次身臨其境、親眼所見,才知所言並未誇大其詞。黃山既有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又有南國諸山之秀美。 黃山美景,盡得造化之神奇,絕無斧鑿之痕,故而純粹、本色。古人雲:“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推崇之至,贊譽之極,足矣! 去黃山旅游,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強烈推薦自助游,因為很多景點旅行社和導游都不安排游覽,尤其是最為壯觀、刺激的西海大峽谷,在黃山游覽時見到不少游客對導游和旅行社產生抱怨的情形。在自助游之前,可先聯系當地 ...

黃山遍游記(八)

這是我在二十四小時內,二上光明頂了。昨天是從天海回排雲樓時路經,因正是日落之時,本想借光。誰知雲海逞強,擋住了西邊的天空,我只得早早下山,返回西海。走平天豇到西海的石階路,到“風動石”(也稱仙桃石,就是那塊像“一指鼎”那樣的大石頭。)時,天還沒有全暗,拍了兩張嚇人石頭的照,照片背景中的西海天際,竟然還顯出幾抹晚霞的霏紅。原來這裡,還能避開一些高空的雲層,看到落日呢!早知如此,就不在光明頂傻坐了。當時我這樣埋怨自己。現在又到光明頂了,今天這裡,是我游程中的一個重要景點,當然要好好的游覽一番。作為黃山三大高峰之一的光明頂,不像天都 ...

黃山遍游記(七)

睜眼醒來,天已大亮。去看日出的游人,還在夢中。聽說今晨雲厚,沒看到日出。黃山全年有三分之二的早晨,被雲霧籠罩,昨天能看到日出,真是幸運。八點左右,離開賓館,今晚不會睡在西海,所以要帶上所有的行李。吃的東西沒了,背包很輕松。只是昨天走得太多,腿的肌肉有點漲痛。從西往東,向北海去。沿北海賓館前的石階,朝北上坡。先到曙光亭,再到獅子峰上的清涼台。台旁邊有扇子松和“八戒吃西瓜”石,上台四瞰:西邊可見丹霞峰及峰側的“達摩面壁”等石;北面的“猴子觀海”清晰而生動;在纜車上見到的諸峰,重重疊疊,在雲霧裡時隱時現。清涼台果然是觀雲海和日出的好 ...

浪漫游黃山

7月25日突然想到黃山看看,順便和老公度過我們5周年結婚紀念日,很想和老公在黃山之顛看看日出或者日落,享受那無邊的浪漫...因為之前老公買了一本書叫<華東自助游>的書,打算去黃山,在書上的P267頁介紹黃山吃住的那頁看到了一些介紹黃山腳下湯口鎮上的一些驢友酒店,黎明酒店,青松酒店,雲海樓酒店,再上網查了這幾家比較了一下,還是決定住黎明酒店,都說老板娘阿新人品不錯,於是給她打了電話13955958889,問了一些關於黃山旅游和食宿的情況,她的回答讓我很滿意,感覺她是個誠懇的女人.於是跟她定了27號晚上在她酒店的住宿...好期待黃 ...

黃山遍游記(六)

按照路牌的指示,沿著天海方向的石階路,緩步行去。說也奇怪,跨過步仙橋,越過“三環”岔路口,我那種提心吊膽的心情,頓時消失。也許是因為此段山路,是今天的行程中,最好走的一段;也許是因為:我已經圓滿完成主要游程,想走的地方都走到了,現在正在歸途。反正,那棵擔心天黑了,還在西海路途中爬山的負擔,已全部拋棄在白雲峽谷裡了。路上已經有游人可見,雖然曲指可數。回想白雲谷中,除我有誰,“空谷不見人”的情景,現在可算熱鬧了。此路應是黃山頂上的“花谷”了吧,除了蒼翠,還有其他不少色彩可見,雖然現在已是春末。在快到天海的路旁,看到了“掛壁松”,這 ...

我的黃山自由行

必備:太陽帽(大風也可帶牢的)。一次性雨衣雨褲(春季遇上下雨光穿雨衣是不行的)。如果帶孩子上山,務必多帶衣服。在屯溪買:地圖、手套、鎖、拐杖、面包、雞蛋。食品:巧克力、維生素、600ml礦泉水(空瓶且記留著到酒店再灌)。不用帶:很多水、方便面、餅干、羽絨服。黃瓜2—3元1根。泡好的方便面8元(自帶面開水要5元),餅干吃了讓你更口渴、酒店有免費羽絨服提供。黃山水價:光明頂10元,海心亭7元,玉屏樓8元,半山寺5元,山下2元。北海賓館的左邊有一小賣部,那裡的水最便宜,10元3瓶。 交通:上海——黃山 上海開往黃山的車早上9點50到黃山,經常晚點。機場到屯溪:黃山機 ...

黃山遍游記(五)

“步仙橋”,一個極附想像力的橋名。是走入神仙的境地?還是進入了仙班的行列?站在步仙橋上,眼前是掛滿蒼翠松枝的高峰低岑。高走低飄的雲彩,有的獨自在空谷幽豁間悠悠閑蕩;有的依山而行,伸展開自己的手臂,輕柔的擁抱雄奇的石峰。蔚藍色的天空,成了一塊碩大的畫布,褐岩、青松、白雲,組成了一幅大師無法描繪的動態彩繪,令人暈旋迷惑,到底在塵在仙?拿著相機,左右尋覓,都不能把橋的全貌攝入鏡頭,忽然明白:“難攝仙橋真面目,只因身在此橋上”。手機上的時間是十三點剛過,大略計算後,我決定跨過步仙橋,到白雲大峽谷去“歷練”一下。步仙橋經白雲峽谷可一直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