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
很多我的朋友,包括我,都愛在香港買衣服。不計較價錢折扣的,能在香港找到當季發行的最新款式。而像我這種經濟實惠,又不趕時髦的,也能在打折期間用在國內買一件國產品牌的價錢,買到國際一流大牌的衣服。
國內人最熟知的,莫過於銅鑼灣開張於85年的崇光百貨(SOGO)了。她店內品牌齊全,布局也很類似於大陸的百貨店。一樓中庭為各家化妝品專櫃,周圍是個世界大牌的單獨展廳。網上樓層依次為鞋,包,女裝,男裝,童裝,運動裝及家居用品。如果你在港的采買時間不多,去崇光是不錯的選擇。
香港不愧為購物天堂,要買東西,其實哪裡都能找到很不錯的shopping mall.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去尖沙嘴一帶。有彌敦道近海港處散布的頂級品牌專賣,還有廣東道海港城內三層連片的林立小店,內中不乏設計師品牌及一般的流行品牌店面。旁邊海運大廈的地下一層,是專門賣嬰童用品的,進口的東西比國內要齊全很多。
如果再有時間,以下地方也是可以逛逛的。1)九龍灣,聽說新建立大廈有10層拿來做shopping mall.,會是以後香港最大的一間shopping mall. 我去年底的時候看到已經造得差不多,今年應該開張了。2)梨園。3)中環。
(二)食:
每次香港回來,我都會胖上一大圈,香港美食實在是太誘惑人了。特色第一位便是早茶和午茶。一般飯店,人均40-50的樣子,也和上海避風塘消費差不多。但是味道要好出很多。彌敦道靠近彌敦MTR有個賣電器的大廈,二樓就有個茶餐廳,生意很好,人均40且味道堪比阿一鮑魚的早茶。很多悠閑的香港老人,一壺茶,粥,蒸點,一邊看報,一邊喝茶吃食,能消磨一個上午。有大把時間消費的人,真是值得羨慕。周末,也有一大家子一起來喝茶的。
香港的潮州菜也不能錯過,小飯館味道一樣的好。我曾搞不清怎樣區別普通的茶餐廳和潮州菜館。香港朋友告訴我,那個窗口掛八抓魚的便是。最愛潮州菜館的蠔仔蛋餅和蠔仔泡飯。新鮮的蠔仔個數多,且爆滿。不似上海,面粉多於材料。
蘭桂坊就像是上海的新天地一樣,只不過再舊一些,擠一些,價格其實比新天地也是要便宜點的。
(三)住:
香港的飯店客房真是小啊真是小!曾經住過一間只有一扇氣窗,面積不過10多平米的小房間,還花了我1300銀子。九龍飯店的客房面積普遍比較小。所以如果不是太在意地段,還想省點銀子,可住得偏一點。有些飯店,比如沙田的帝都,價格不貴,但是客房面積很大,住一家子也沒問題。就是沒有直達的MTR,需轉火車。
香港普通人的住宅也真是小的可憐。一般70平米的房子,都是3房2廳的,可見每個房間的面積有多小。層高低,不講究朝向,面積惡小且棟距近。人住在裡面會感覺很壓抑。主臥能放個床和衣櫥,次臥的床就只有1.8米長再加個簡易衣櫃了。曾經誤會過那個1.8米的小床是給小孩子睡得。結果都是給大人的。在香港我從來沒看到過有king size的床,連queen都很少見。一般大床也就4尺寬。商場的家具在我看來都是迷你型尺寸。所以很奇怪為什麼在香港電視劇裡盡然有那麼多場景的豪宅,有的還是像別墅一樣的房型。香港房子是算尺的,一平方米等於它們的11尺。一般70平米的房間,如果MTR附近,但非中心地段的話,也要300萬左右一套,租金會在1萬上下。香港普通的打工仔,工資差距並不懸殊,一般從沒文憑的到高學歷經理級別,工資跨度是從6000到30000一個月,人均基本在1.2萬。可想而知如果他們買房,壓力也是非常大的。不過一般普通雇員裡買房的人很少,一般都是租房,找那種地段差點的,租金8000左右。我在經理級別的人裡才找到了買房子的人,也說是壓力非常大。從他們的工作節奏,和住房條件來看,住在上海的我們,還是相當幸運的。也有祖上積德,留下套固定資產可以被租出去的,這樣就算不用打工都成。
(四)行:
前面三項,香港的成本都不貴過上海,有的甚至比上海便宜。獨有行,香港是要貴出上海許多的。
香港MTR四通八達,享受過香港MTR換乘車的便利,就會對上海的地鐵設計之不人性有了更深的體會。憑空想像去做設計可能比較難,但是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都不會麼?真是難以理解!上海的地鐵,是上海一個很讓人丟分的地方。香港地鐵換乘就在同線路的對過。就是說,在兩條地鐵的交彙站,你出地鐵門筆直走到對過,便是另一條線路了。地鐵起板價4.6元,比上海的3元貴了些。如果跨海的站,那麼就要10元以上。
香港的出租車起價15元,然後200米跳1.5元。所以坐長距離就看著計價器數字不停的往上跳,心驚肉跳的。
另外的巴士,因為不報站,我們這些外地人沒有熟人帶領,最好還是嘗試。當然也有例外,機場巴士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機場巴士會是來往於機場的最便宜的選擇,一般收費在20-40元左右。
在香港,因為MTR的便利,街道的不規則,買一本通用袖珍地圖很必要,除非你是准備好taxi代步。最好是那種尺寸正好能放口袋裡的。坐地鐵,逛街,都能派上用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