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川人和啤酒魚 考慮到漓江上坐竹筏的成本,我托老板娘給我找個同行者,而旅館裡另一個獨行者,一個四川人就成了不二人選。從世外桃源一回來,四川人就找到了我,為了做一下旅行前的溝通,我們決定出去吃頓飯。中國人好像就是這樣,高興也吃飯,不高興也吃飯,聚會也吃飯,散伙也吃飯,而我們本來幾句話就搞定的事,也要通過吃飯這個渠道來完成。 在陽朔吃飯自然是去西街,自然是啤酒魚。我們在街邊落座,四川人便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他簡直是我見過的最能說的人,如果沒人攔著他,估計這輩子他都在說話,而且百分之八十的內容都是做飯心得。這樣也好,反正我嗓子也不好,是個最好的聽眾。我開心的聽著他擺,大嚼著菜,偶爾應兩聲,他也不管我,自說自的。就這樣,一頓大餐吃完了,後來想想,這是我在陽朔吃的最好的一頓飯。 至於桌上的啤酒魚,是用陽朔本地的毛骨魚做得,沒覺得和鯰魚有什麼區別,而且並沒有吃出啤酒味,這個菜在陽朔到處都是,除了米粉店,所有的中餐館都寫著“啤酒魚”三個大字,要是誰家沒有這道菜,都不敢再陽朔街上混。可是我卻沒吃出什麼特別,四川人尤其對這個菜批判了一番,說如果是他,要用五種辣椒來炒料,可是這裡只用了一種不怎麼辣的辣椒,尤其我又讓老板少放辣,結果導致了連鹽味都很少。倒是那盤竹筍炒冬菇做得很有滋味,被我吃了個精光。 在西街吃飯,除了嘴巴要用功,眼睛也一刻不得閑,來來往往的人各有特色,不用聊天也能樂上半天。西街就是這樣,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人都能找到樂趣。
(四)煙雨漓江 終於說到漓江了,小時候學習課文桂林山水,讓我印像頗深,記得漓江的水有三個特點,清、靜、綠,而親自看到漓江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一句“船在江上走,人在畫中游”。 由於四川人怕熱,我們很早就出來了,天上一直飄著細雨,整個陽朔也在煙霧中慢慢蘇醒。一出門我們就被眼前的煙霧所震撼,而當我們真正坐在竹筏上漂流漓江時,已經如夢如幻,分不清現實與夢境了。漓江的山水就是這樣柔美,在煙雨的籠罩下若隱若現,我們暢游其中,仿佛置身仙境,四川人也不再說話了,他也怕打破了這種夢境。 漓江的水真得很清,一米多深的水清澈見底,兩邊的青山姿態各異,印襯在水中仿佛流動的畫卷。雨越下越大,到最後已經不能產生青山的倒影了,遠處的山從半中腰就開始雲霧繚繞,那片叫做石浪的山似乎真地變成了浪,只不過是雲浪,並且波濤洶湧。 雨太大了,我們靠岸避雨,岸邊很多當地婦女做著小生意,江裡的小魚小蝦小螃蟹兩三個穿在一起,油鍋裡一炸,滋味很鮮美,我們一邊談論著仿佛不會停止的雨,一邊品嘗著美味,我喜歡吃蝦,四川人喜歡吃魚,我們不停的喊著“再來一串”,並且替旁邊傘下避雨的幾個人惋惜,他們怕髒,不敢吃。其實看著這清澈的水,又會有多髒呢。 很快的,身邊又多了好幾個人,拿著石頭飾品兜售,據說是從山上岩洞裡采的石頭,他們根據石頭的花紋和顏色磨成不同的工藝品。我選了兩個魚的掛墜,想帶回家和老公一人一個,可剛付了錢,另一個阿婆又湊了上來,很可憐的說讓我也幫幫她,她不見得有多窮,可她的表情太讓我無法接受,我只好又從阿婆這裡買了兩條魚。四川人什麼都不買,這是他行走江湖的原則,不帶走任何東西,包括照片,所以他也從不照相。不過他太喜歡聊天了,又跟阿婆聊了起來,最後,阿婆送了他一個沒有磨的石頭,他說他希望自己是這樣一個沒有被打磨的石頭,於是破了一次戒,接受了。這時我有點慶幸自己的自由,能自己選擇被打磨或者不被打磨也是一種幸福。 雨停了,我們再次上了竹筏,身邊就是漓江上著名的“九馬畫山”,一座山上能找到九匹形態各異的馬,其實只要你想,十九匹都能找到,你心裡想的什麼就能看到什麼。四川人給我照了幾張相,並再次拒絕我為他照相的要求,後來我再也沒有問過他要不要照相。 漓江精華游是從興坪到楊堤,我們是在快到楊堤的時候返回興坪,游了個往返,去的時候看見幾頭水牛過河,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沙洲上安祥的吃草了。 (五)漓江殘陽 從興坪回來,我睡了一覺,我是一個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很少在旅行中會睡覺,而這次一是沒有計劃,而是身體欠佳,竟然每天都睡個午覺。 一覺醒來,叫上四川人去買扇子。福利是陽朔的一個鎮,出的畫扇遍布全國,曲苑雜壇背景的畫扇就是福利產的。買個扇子是老公給我的任務。可我們沒有找對地方,總沒有看見賣畫扇的,天也有些晚,我有點著急,決定親自去福利買。四川人本來對買東西就不感興趣,他自己租了輛自行車走了,而我坐上了開往福利的中巴。 原來以為福利滿大街都是買扇子的,可到了才知道,只有一家做扇子的作坊賣,問了很多人,走了很多路,在村裡一個很隱蔽的角落,我終於找到了,而這時我已經走了三四裡地了。作坊老板是三代做扇子的,大大小小的畫扇擺了一屋子,還有各種畫,和做扇子的原料,門口正在做扇子的大媽說天氣好的時候這裡人還挺多,都是旅行社組織來看做扇子的,而像今天這樣的雨天,就一個客人都沒有了,沒想到我會一個人跑來。她給我講了做扇子的九個步驟,我沒有記清楚,只記得要曬好多次,把各種東西曬干,最後才能穿上竹子做的扇骨,然後再曬。 我很喜歡大扇子,畫得真漂亮,可是老公說要小的,我挑了一個“清香飄遠”給我和老公,又挑了一個黑底金字的給爸爸,據說這種黑底金字掛在白牆上非常好看。做扇子的大媽聽說我從北京來很激動,給我說了好多福利好玩的地方,我聽不太懂,只知道沿著路一直走,就是漓江,於是,我背著兩把扇子來到了漓江邊。 來福利之前,旅館老板娘和四川人都讓我不要來,他們說這裡啥都沒有,可是,當我站在漓江邊上的時候我知道我來對了。天已經晴了,太陽在落山前終於露出了笑臉,遠處的碼頭有點點船只和小小竹筏,身邊的漓江安靜美麗,身披殘陽更顯嫵媚動人,岸邊的山上還有著尚未散去的薄霧。江邊沒有人,只有鳥叫,水流,遠處傳來的狗吠,和我的腳步聲。對岸的沙洲上幾頭牛在吃草,旁邊坐著一個阿婆悠閑的欣賞著她的牛,過江的一道堤壩上一個人在釣魚,旁邊走過一個大爺正牽著他的牛回家。 多麼美麗的田園景像,如果我是一個畫家一定用畫筆記錄下這份美好。我沿著堤壩過了河,走到沙洲上,這裡一片開闊草地,阿婆還坐在那裡,我過去教她如何使用相機,並請她給我照了張相,雖然怎麼照都是歪的,我還是很高興得說“很好”,阿婆也很激動,不停的跟我說“很好,很好”。她今年已經七十歲了,可看起來還很年輕,我給她也照了一張,她發現後馬上站了起來,梳了梳頭發,讓我再給她照一張,她站得那麼直,身後就是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她熱愛這片美麗的土地,這灣溫柔的江水。照完相,我問阿婆要了地址,答應寄給她,她不認字,我也很懷疑她說的地址是否准確,可我還是要洗出照片寄給她,寄出我對她的祝福,對這個美麗地方的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