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輕輕吟誦著《春江花月夜》裡的詩句,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佳作亙古流傳著。孤品如西塘鮮有的低調;流傳如西塘的夜流淌心間,綿綿無絕期。 西塘的溫婉適合情侶們手挽手,耳語相接地說著“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情話;適合獨自一人憑欄眺望,私念“欲語淚先流”的哀傷。 驢媽媽31人的大部隊,在傍晚時分入駐溫婉的西塘。我們害怕擾了她的清夢,便邁著輕柔的步子帶著啟念,安靜地開始感受古鎮的味道。 “一簾秋月柳夢青,煙雨長廊憶西塘。”夜色中砌著石板路的煙雨長廊,蜿蜒反復,總也望不到盡頭的風景。宛若追風箏的人一般,似有方向卻從不曾明晰。長廊裡芡實膏的香甜裹著楊柳依依的馥香飄散著,隱匿於瓶瓶罐罐中的鄉土特產誘著女孩們 “明知故犯”。女孩們宛若撐著油紙傘的丁香溫婉行走於雨巷般,深深淺淺地散發著小鳥依人的味道。“月光浪漫,無心睡眠”,友人的短信引得我們夜游西塘。尋長廊邊的石階席地而坐抑或是乘在木質船上,靜靜地品西塘特產,賞河邊西施浣紗的倩影,放一盞荷花燈為你在乎的人祈福。在環秀橋上賞月思情,用卞之琳的《斷章》裝飾著掛滿紅燈籠的朦朧夢境。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你愛我嗎?會偶爾想我嗎?”這樣的字句總伴著夜的臨近而盤旋於我們唇邊。我們不斷反復詢問,直到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才停歇,然後甜甜地傻笑。情侶間的溫婉總在細節裡跳躍,慢慢躍上心間融入西塘的夜,然後化作蜂蜜,濃稠地甜著。我們隊裡的情侶們在西塘的夜裡,迷醉了心。 夜裡三杯兩盞淡酒後,拖著疲憊的身,卻帶著依舊興奮的心,一群人回到了客棧。我們踩著木質樓梯狹小的空間,小心翼翼地上樓。房內雕花大床襯著西塘的古色古香,哄我們入睡。 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縷清光透著淡淡織布感的窗簾灑進房內。拉開窗簾,斑駁的瓦片房頂和波光粼粼的河水立刻曝光於三分之一的光圈中。我們清清眼簾,整整行裝,10點半集合在文濤會所,開始了我們第二天的戶外“尋寶”活動。每隊人團結在一起,完成驢媽媽客服為我們精心准備的四個任務。奔跑中夾雜著汗水但也伴著愉悅,雖然每隊的任務“殊途”著,但最後卻都“同歸”於一點,那就是享受過程,享受旅程帶給我們的歡愉。 午後的西塘雖不如夜晚寧謐,卻依舊透著她固有的氣息。在這樣的午後,我們可以解開自己的枷鎖,輕松釋放。來西塘,是為了遺忘。將遺忘埋葬在夜色中,揮發於午後的陽光中。帶著陽光的古鎮味,我們踏上了回程的路。離開時,毅然決定踮起腳尖,一個人靜靜生活。 西塘,kiss me at night……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