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柬埔寨是一年前的七月。和攜程上的三個網友,互不相識。 不知怎麼的想起了那段時光和當時的點滴。沉澱以後再來回想。更多的是懷念以及把它化為文字的衝動。 ****************************************************** 金邊:首都,金碧輝煌的皇宮,和皇宮外泥濘的道路,飛揚的塵土,髒亂的市容,混亂的交通。讓人想得到的,只是一個未經開發的中國內陸小鎮。 一些針對老外的酒吧,飯店,商店倒是特別西化,低調但奢華。
湄公河邊。貧寒的當地人落坐與此,唯一的樂趣便是看來往的車輛和人流。 網上召集,找來沒目的的三個女人一起去吳哥。當然做的功課有限。 我倒是更多的對當年紅色高棉的事情更感興趣。
金邊的殺人場中成堆的屍骨和沉重的故事,是最具有鮮明色彩的柬埔寨的近代事件,稱不上歷史,是因為好多經歷過此事的人仍然健在。那種灰暗,血腥,悲涼的感覺,在當時如此炎熱的夏天,仍然清晰的鋪面而來。
一直記得金邊城內的那個學校,和四幢陰森的教學樓,以及一張張照片,每一張上面都是一個即將面對死亡,無助,絕望或是驚恐萬分的年輕或年老的臉 在金邊的日子短暫,但是卻或多或少的了解到當地人的生活。 我的敘述不成文,沒有系統的1234之類的條理性。因為我認為,最最真實的體驗便是深入當地的生活,如果你可以給自己尋求到那麼一個機會。 進入和離開柬埔寨,都是通過金邊。所以記得我們在金邊吃的最後一頓飯。路邊攤,越南米粉。然後在機場做了許久。僅有的一班飛機,看著那一機的人,懷著我們來時候一樣迫切的心情,帶著其妙的興奮的表情,往外走。而我們確是等待著歸去的。 ******************************* 暹粒(吳哥窟): 現在的記憶都有點凌亂了,如同記憶中的碎片,信手拈來,胡亂記錄下來。 當時坐的大巴,風塵僕僕的去暹粒。車子是淘汰下來的日本大客車。上面還有廁所。並且提供冰凍水和三明治。很是受寵的感覺。 車上隨車的服務員會用柬埔寨語介紹經過的地方。 一路風塵僕僕,像樣的道路也只不過想我們的村間小道。尤其想不通的是,所有的車子都開得超慢。像螞蟻般爬行,似乎不為過。 四五個小時後到達暹粒。吳哥窟的所在地。 到底是法國殖民地。法式的餐廳,酒吧,資本主義情調的很,不過我們去的這些去處卻是當地人都不會涉足的一些場所。看看菜單,滿是3-6美金的菜價。相信不是收入在人均60美元的當地人可以承受的起的。 暹粒是個好的去處,不光是因為他有吳哥窟。還因為很和諧的西方文明和東方文化的相融。交流的方便重要,而且讓雙方方便的互相表達。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旅行。 友好的三輪車夫。年輕,勤奮。盡管也是極力的討價還價,我們倒是贊同。只是最後給的小費,可能他不甚滿意。但是這個有喜歡李小龍功夫,講得一口好英文,時常笑著露出雪白牙齒的小伙子,卻是旅行中活生生的一個亮處。 單寫暹粒,三天寫不完。
買了三天的票子。也只是算作最基礎的走馬觀花行游客。
其實對於殘破的遺物,官方的,民間的傳說及介紹多不勝數。親身可以感受,倒是感覺出歷史厚重的層次感。
青苔,雨林,深色的石塊堆積出的城池,殘破卻固執存在的廟宇,還有仍然威風凌然的巨型城門。這個是當時的記錄。 忽然覺得,那時幾個朝代的君王,也許只是想通過這些個物件。留住他那個時代的某些個輝煌。 然而,物是人非,年復一年被森林,池塘掩映了幾百年的這個巨大建築群的重現天日,總是讓人贊嘆又惋惜的。像掉落塵間,卻又格格不入的某個巨大磁場。吸引了人,也帶走了神秘。 日出,日落,陽光不那麼濃烈的時候。斜照下來,夾著樹影,恍惚的一抹亮色,恍如隔世。 彼此纏繞的樹,牆,磚,土。如同彼此離不開對方,卻又看似彼此掙扎著掙脫開對方的束縛。 每天中午都是要回酒店去午休的。太大的太陽讓人生倦。 午飯,選個空曠的,有高高的吊扇垂下來的地方,吃點簡單的食物。晚上,到各種熱門帶著西式風格的酒吧,飯店。服務員總是一如既往的繁忙,但是上菜的緩慢而混亂。好在東西還好吃。於是,跟著旁桌的老外,就著手裡的啤酒,很容易的high起來。 三個晚上,四個有點小瘋狂的女人,美妙的街景,有創意的畫廊和街頭一爿小小的衣帽店。生動的,讓我的回憶就這麼的呼之欲出。 ******************************************* 西哈努克 三天有點暈頭轉向的拜訪廟宇,搞得有點審美疲勞。之後去的西哈努克,完全不同的風格。海水,沙灘,緊靠著海邊的酒吧,小食店。
一把把的躺椅。按摩,做指甲,喝冰沙,啤酒,海鮮,無限的愜意便在於此。作為文化旅游之後的一站,倒是恰到好處的。 海風,讓人清醒。靠夜晚背坐在海邊,就著昏暗的燈光聽海水聲,倒是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 海邊酒吧(也賣各種吃食的店)牆壁上,很容易發現小小的壁虎。生動的東西,很容易勾起女人的小小細膩內心的那根弦。壁虎是柬埔寨很常見的一種動物。討人喜歡的小精靈。 ************************************** 後記, 遺跡和現代倒沒有在柬埔寨顯得格格不入。互相平行的發展,當地人和旅游者各得其所。 柬埔寨的富人絕大部分都是華人,靠開廠,投資。所以他們看中國人的眼光都是顯得友好而有點崇敬的。 柬埔寨的好,還在於,很容易發現你參與當地人的本色生活,在西方格調的臨街酒吧內,品嘗法式風情的餐點。即便是千年歲月的吳哥遺跡,也是有著現代的陳述方式。並且西哈努克的海港,也讓旅程的最後一段完全放松下來。 就是這麼個地方。和yoyo他們三個,一起度過了九天。結束了行程,又彼此各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