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今年8月下旬去登了華山,去之前在網上做了許多檢索,為的是了解一下有關登山的詳細路徑,但遺憾的是沒有一篇文章能提供確切數據。網上和市售的華山游覽圖都只有景點的大概位置,並沒有景點之間的具體路徑。關於距離更是眾說紛紜。於是決定像去年一樣,在登山途中做詳細紀錄,然後整理一個華山登山路徑、裡程、高度詳圖,以餉今後登華山的朋友(筆者去年曾在網上發過一個黃山的路徑、裡程、高度的詳圖,頗受好評)。
經過筆者在登山過程的細心觀察,發現華山的登山路修的非常規範,在路邊有詳細的裡程標志。具體來說,在1、2、3等整數公裡處,一定有裡程碑。而在公裡與公裡之間,在路左邊的石條上有2K+200、2K+800等裡程標志,分別標明這裡是2公裡200米、2公裡800米等。但這樣的裡程標記過了北峰就沒有了。筆者根據這些裡程標志,記下了各景點到山門的距離,筆者又用卡西歐ProTrek 80手表一一記下了各景點的高度。筆者登上北峰以後,在北峰紀念亭那裡看見一塊牌子,上面是“華山主峰區路線圖”,畫出了北峰到中、東、南、西各峰的具體路徑和距離,非常好,但是該圖中沒有這些主要景點的高度數據,也缺少從華山山門入口到北峰間各景點距離的信息。而筆者的記錄正好彌補了其不足之處。
登山回來綜合有關數據,整理了出一個《華山路徑、裡程、高度詳圖》。注意該圖為示意圖,並不是按比例繪制的真正意義上的地圖。如出了西峰飯店(即翠雲宮)的後門即是西峰頂,但在圖中它們之間卻離得很遠。我想這大概是原繪制者為方便文字標注起見。
下面再將各有關景點的裡程和高度數據列表(說明:表中各主峰的高度引用的是地理數據,而其它景點的高度是筆者實測數據,但是和地理高度是比較接近的。如筆者在西峰實測高度為2050米,而地理高度為2038米。因卡西歐手表所測高度的顯示單位為5米,所以表中測量高度數據的尾數為5或0)距離海拔高度(米)玉泉院480華山山門5001 公裡路標1千米(至華山山門)580五裡關約1.8千米(至華山山門)6902 公裡路標2千米(至華山山門)7103 公裡路標3千米(至華山山門)845仙女峰3.8千米(至華山山門)9304 公裡路標4千米(至華山山門)990毛女洞4.3千米(至華山山門)1060雲門1170青柯坪12255 公裡路標5千米(至華山山門)1240回心石5.3千米(至華山山門)1335千尺幢下腳1360二仙橋(百尺峽上)5.6千米(至華山山門)1445北峰紀念亭6千米(至華山山門)1585北峰1614蒼龍嶺500 米(至北峰紀念亭)1720五雲峰500 米(至蒼龍嶺)1830金鎖關412 米(至五雲峰)1950中峰374米(至金鎖關)2042東峰840米(至金鎖關)2100南峰1078 米(至金鎖關)2160西峰1056 米(至金鎖關)2038上述數據表明普遍流傳的關於登山距離的說法是很不准確的,過去普遍流傳的入山25華裡至回心石,30裡至北峰,北峰到金鎖關7華裡的說法曾使很多人望而生畏,但現在從入口到回心石只有區區六公裡,因距離入口五華裡而得名的五裡關現在距入口的實際距離只有2公裡不到,而從華山入口至最遠的南峰頂的距離也只有6000+500+500+412+1078=8490米,即8.5公裡。相信以上數據一定會使許多登華山的朋友信心大增的。路程縮短的原因是因為華山路在上世紀80年代經過了整修,許多難走的地段開辟了新路,不僅路程縮短,而且路況大大改善。
下面再介紹一下路況。從入口至青柯坪一段多為坡面,在許多人眼裡,坡路好走,台階難走。但實際上坡路最難走。特別是下山,膝蓋承受的衝擊力很大,對老年人尤其不利,建議應盡量采用登山杖。青柯坪至回心石間多為石階,比坡路好走,筆者雖年過60,經過去年登黃山的鍛煉,走起來還是得心應手。回心石至北峰間,集中了千尺幢、百尺峽等連續的比較陡峭的石階路,好在都修有復道,上下人流分開,而且每段台階路並不算太長,沿途還有鐵鏈抓扶,攀爬起來並不是非常困難。許多游記裡說登華山非要手套不行,但筆者就沒有用。對比攀爬黃山天都峰,許多地段必須用手扒住在岩石上開鑿出的石窩,那時手套似乎才是必要的。北峰至金鎖關間的約1.5公裡基本上是連續的台階,對許多乘纜車直達北峰的人來說實為一大考驗,筆者就目睹有人望路而泣的,而對從一直從下面爬上來的人來說,這一段要比千尺幢和百尺峽容易多了。還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兒童甚至把天梯當作了游樂場所,在那裡攀上攀下,不亦樂乎。這一段也是修有下山復道的,比上坡的路好走一些。金鎖關至各主峰區多為平路和上山階梯相結合,峰頂與峰谷的高差僅數十米,對於已登上華山的人來說,這裡可以說是閑庭信步的地方。

(華山路徑、裡程、高度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