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上海到西安
8月15日乘坐15:55出發的T138次列車前往西安,次日早上8:30到達,比預定時間晚點了半小時。
D2――西安市內
早上西安有點小雨。出站後直接打車去了事先在攜程上預定的聯邦中航商務酒店,該酒店是四星級的,在市中心西木頭市靠近竹笆市,距離鐘樓只有三五百米。先辦理了入住手續,寄存行李(因為時間還早)。出門右轉就是竹笆市,直走過馬路就是鼓樓。迎奧運期間鐘鼓樓聯票25元。鼓樓感覺上還是比較大氣的,二樓一圈24節氣鼓和兩個超大威風鼓,還有各式各樣鼓的展覽也很有意思,另外整點時還有打鼓表演很不錯,很震撼人,當天演出了三個曲目,滾核桃、鴨子拌嘴、老虎磨牙。三樓還有紅木家具展,也可以看看。
出鼓樓,北面就是回民街,有很多特色小吃物美價廉,只是門店的衛生狀況不是特別好。
去鐘樓要從環形地道走,在靠近世紀金花商場處上。鐘樓比鼓樓小,除了一些書畫展外,可看性不是很大。
下午去陝西歷史博物館,陝博免費不免票,要參觀一定要憑有效證件排隊領票,上午2500張,下午1500張。陝博絕對值得去,從殷商、春秋、戰國到秦、漢、唐,可看的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參觀了博物館出門向東直走就是大雁塔北廣場,那裡有規模很大的噴泉群。大雁塔是不讓登的,所以外面看看就可以了。
在大雁塔北廣場邊的賈三灌湯包吃過晚飯後回到酒店,預定了次日的西線一日游,每人300元(含到酒店門口的接送、導游、門票和車費,不含午餐)。
D3――西線游(鹹博、茂陵、乾陵、法門寺)
早上7:45左右車子到酒店來接,大約十來分鐘到集散中心等西線車,8點多一點發車。
先去了鹹陽博物館,那裡有漢兵馬俑。許多人只知道秦俑,不知道漢俑,其實漢俑雖然體積較小,但是其工藝不在秦俑之下,尤其是其彩繪栩栩如生,相較秦俑的色彩脫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並秦俑以且步兵弓弩為主,而漢俑則騎兵更佳,由此可以反映出兩個朝代完全不同的戰術思想和時代背景,秦以一統天下為己任,漢以擊敗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匈奴為軍事目標,當然最後他們都完成了各自的目標。
隨後去了茂陵,茂陵是埋葬漢武帝的陵墓,漢武帝在位54年,其陵墓修建了53年。按照漢制,每年賦稅的三分之一作為皇帝的陪葬,這樣算來,漢朝17年的賦稅都埋葬在茂陵裡。不過茂陵被盜過,據說裡面的財寶被偷了幾天幾夜都沒有搬完。只是現在的茂陵博物館是建在茂陵邊的漢武帝的大將霍去病的墓上,並且茂陵也沒有開挖。
隨後的懿德太子墓雖然是開挖了,可以進入墓道內,但是其建制和規模都不值一提。而後的乾陵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皇帝的合葬墓,其恢弘的大道令人贊嘆,石雕翼馬、翁仲、栩栩如生,無字碑、藩臣像又是不解之謎,不由得令人佩服:到底是盛唐時的傑作。而且,乾陵和始皇陵是僅有的兩座沒有被盜的大型帝王陵墓。據說郭沫若曾經屢次上書國務院要求開挖乾陵,但是周總理始終沒有答應。其實誰都知道,開挖容易保護難,這在秦俑的開挖和保護中已經有深刻的教訓了,不可不慎重。
最後去了法門寺和珍寶館。珍寶館裡的2499件寶物全部出資法門寺地宮,大概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展覽(賣門票)考慮,在法門寺的西側修建了珍寶館,不過雖然就在隔壁,但是分屬兩個單位,需要各自買票。珍寶館裡展出的大唐寶物數量之多、制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絕對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有精美的九環禪杖、黃金蓮花台以及安放佛指舍利的黃金棺槨、白玉棺槨等等。
法門寺裡的看點就是佛門至寶——佛指舍利,佛門有見舍利如見佛祖之說,所以很多游客都在舍利前虔誠叩首許願,只是這麼一來,佛祖怕是忙都忙不過來了。關於舍利和舍利子有什麼區別,導游說佛祖坐化後遺留的稱為舍利,一般高僧坐化後遺留的稱為舍利子。還有就是著名的地宮,沒有看之前一定想像不到埋藏著2499件珍寶的地宮居然如此之小,不但地宮門不及齊腰高,內部面積估計沒有一般的廚房大小。據說在唐朝時,皇帝每隔30年就會打開地宮一次,親自迎接佛指舍利來供奉,而門口開得又矮又小就是要讓帝王也要五體投地。但大概就是因為非常小,所以法門寺塔倒塌時沒有損壞地宮。
總體來說西線一日游安排太緊湊,可以仔細觀賞的時間太少,最好能夠自己前往,選擇鹹陽博物館或者乾陵再加上法門寺,兩個景點足矣。
回到市內已經8點多了,當天晚上臨時改變行程,決定第二天去華山,每人310元(含到酒店門口的接送、導游、門票、索道和車費,不含午餐)。
D4――華山游
說到華山便想起了險峻、雄偉等形容詞,還有華山論劍、劈山救母等故事。
車到華山已經是11點了,由於沒有准備爬山,臨時買了一個背包(質量太一般了,估計是一次性的,10元,不過背水上山可以省錢,山上山下大約差3、4倍)、兩雙便鞋(20*2)和手套(事實證明沒有多大用處)。然後隨便吃了點東西就乘中巴進山,導游送大家到纜車站,約定了返回時間後就是自由活動,因為華山是風景區,主要是自己游覽感受。
纜車落差700米,不到10分鐘就到了大約1500米海拔的地方,往上爬不遠就可以到達北峰。由於不能看日出日落,所以主要的線路就是北峰和西峰,北峰可以看到東南西中峰的全景,西峰的景色最美,還有鎮岳宮、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等人文景觀。
家人由於體力關系,到了蒼龍嶺後就不再往上了,我則繼續沿著金鎖關、鎮岳宮、居靈足、老君爐再折回登上蓮花峰。
一路上的風景自然不用說,還有幾點值得一提。一是山上的參天古木很多,林木深處讓人覺得似乎是在森林中,而不是山上,甚至鎮岳宮前還有1000年以上的大樹,這在絕壁山崖上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二是華山挑夫,一路上挑著重擔或邊走邊唱,或卸下重擔高聲歌唱,雖然都是些老歌,亦不失為一道人文風景。
D5――東線游(華清池、兵馬俑)
東線最好乘坐306路,在火車站東面上車,單程好像是7元,車況看起來還不錯,一路上售票員還會做些講解,甚至還會一些簡單的英文。華清池、兵馬俑參觀時要順道走,先去華清池,後去兵馬俑,否則可能會坐不到車。
說到道溫泉,不能不提華清池——當年大唐盛世時的皇家溫泉。追溯其歷史,早在周朝時就有皇家在此建園,其後的漢唐更是到了巔峰,其後雖然漸漸衰落,但仍然不是平民百姓可以享有的,民國時的蔣、宋和清代的慈禧都曾在此設過行宮。華清池並不是指某一個溫泉泉眼或者浴池,而是指整個園林。據說在唐朝時的華清池占地1800畝,現在的公園只有區區180畝。
華清池南依驪山。驪山因其山形遠看如同一匹青黑色的駿馬而得名,周朝時曾在此設烽火台。至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戲諸侯,美人果然笑了,周也亡國了。
現在的華清池有兩大看點,一是歷史古跡,二是近代革命史。古跡部分主要是出土的陶制水管、3個泉眼和浴池遺址,發掘出的浴池主要是楊貴妃浴池、李隆基浴池以及唐高宗浴池,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據導游說整個浴池都是由藍田玉砌成。皇家氣派由此可見一斑。近代革命史主要是西安事變遺址,當年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發動西安事變就在此。蔣介石住過的房間看起來非常儉樸,陳設也很簡單,牆上還有當年槍戰留下的彈孔。在房間後面驪山半山腰有一個著名的亭子,官方的叫法是兵諫亭(西安事變時蔣介石從後窗逃出,被士兵在此亭捉住,民間俗稱捉蔣亭,後來考慮台灣同胞游覽時的心理感受,遂改名),只是那裡在驪山公園內,沒有上去。
導游帶我們游覽一周後時間也不早了,於是就到了九龍池邊溫泉泡腳,每人20元,邊泡腳邊吃漢堡(早上在KFC買的),解決了午餐。走累了泡腳還是蠻舒服的。
出華清池原地等306路繼續向東,一路上還有什麼地宮、八大奇跡館、始皇陵等,要麼是近代人造的,要麼沒有開發,都不值得一看,反正任憑別人怎麼介紹,坐車到終點站下就是了。
兵馬俑有3個坑。1號坑主要是步兵,規模最大,許多電影的場景都是在這裡拍攝的,如古今大戰秦俑情、神話等;2號坑有騎兵,規模次之;3號坑規模最小,但那裡是指揮部,是整個軍團的中樞核心。所有的秦俑都是千人千面,沒有重復,而且造型優美、技藝精湛、栩栩如生。當年剛剛發掘出來的時候都是彩色的,只是兩三天一過就退色的,這不能不說是發掘工作的一大敗筆,這也導致了現在不允許開發許多古陵墓——開挖容易保護難,索性不開挖。
關於兵馬俑的介紹不論是電影還是紀實片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也就看個皮毛,干脆就省略了。反正電影電視是絕對無法帶給你現場的震撼感的,一定要親自去看了才知道。
華清池和兵馬俑都是歷史古跡,參觀時是7分講解3分觀看,所以一定要請一個導游。當地導游好像都是穿紫色衣服的(不知道秋冬季會是什麼顏色),胸口會別一個牌子。
出了兵馬俑306路直接回西安火車站,然後打車去回民街。在那裡吃了紅紅酸菜炒米、平娃燒烤等,價格非常便宜,只是衛生狀況看起來不是很理想。吃了晚飯後在回民街上買了些特產後回到酒店,拿了寄存的行李後打車去機場返滬,結束了西安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