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過的還蠻充實,這次的山西之行,〈綿山風景區,喬家大院,平遙古城〉感覺還不錯, 我們報的是武漢海外旅行社,一路上有說有笑,希望把我這次出行的心情和感受記錄下來一直想寫點什麼,上回寫了n多話,結果一個不小心被我關了,那個郁悶,害的我一直都沒重寫,等我晚上回去貼點照片上來給大伙看看吧。。
山西太原,距離武漢1159公裡公裡,算是比較遠了,這次出來,也是我第一次去這麼遠的路程,自然有些緊張。不過和我同行的人卻讓我這份緊張慢慢的變成了輕松。這一路上做車前行,有人一直陪我說話,和我一起分擔旅途路上的這份寂寞,一路上看車窗外景色變化,我們從30號下午,在火車上做到夜幕降臨,在到第2天早上.可我們從沒有放慢腳步,心情也依然如出發時那般自然。早上8點半,我們六人下了車,由太原的藝術家旅行社的小導游帶著我們一路前行,隨著汽車的緩緩前行,我們到達了我們要瀏覽的一個景點——喬家大院.說起喬家大院,讓我聯想起了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拍攝,參觀了大院,原本以為那個大院有多大,結果發現總共算起來只有6個院子,不過也算不小,畢竟這只不過是座民宅而已。整個院子給我印像最深刻的就是那高聳的院牆,就像是城堡的高牆一樣,而且還逐步升高。感嘆在那個時代,住在這個院子裡的人會不會感到壓抑呢?同行的朋友也說,住在這個院子裡的那些姨太太們,無論從精神還是生活,都是一種束縛,都會渴望飛出這個院子吧。院子不是很大,不過卻幾進幾出,我們轉了半天,才算是看全。吃完午餐,我們得繼續前行,到達下個景點-綿山風景區,這個景點是大家值的去的地方噢,不過我們行程太趕,所以瀏覽都感覺像是走馬觀花一樣!不過對於綿山,我有點感悟了。山古水活,古跡眾多,有大量的古老傳說,以其鮮明的個性跨身於我國名山之列。“萬壑千崖增秀麗,往來人在畫圖中”。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裡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余公裡,海拔2072米。以其形勢綿亙而得名。綿山山勢巍峨,古木繁茂,溪流屈曲,鳥語花香,多懸崖絕壁,同蒲鐵路沿山直去,汾河依峽南流。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山西省級風景名勝區。綿山給我的感覺是:住在懸崖上,吃在岩溝邊,行在雲霧中,游在飄飄欲仙,似仙非仙。登介公嶺拜介公,游仙洞,龍頭寺觀日落。遠眺中國最大道觀建築群大羅宮,穿越天橋漫步一鬥泉,拾階朱家凹,觀佛教聖地雲峰寺,探秘九曲一線天棲賢谷,遠足龍脊嶺,暢游自然景觀北方九寨溝--十裡畫廊水濤溝,令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第二天,我們吃完早飯後,瀏覽了一些昨天落下的景點,要回到我們最後的景點. 終於我們到了目的地——平遙古城。中午我們在當地一家賓館用餐,很好吃的小面館,吃著平遙出名的牛肉和山西特色的面食,大呼過癮.第二天我們游覽古城,在城中的各個景點穿梭,在我看來,平遙似乎已經被慢慢的改變了,失去了古城特有的那份恬靜與安逸,,去生活就是現實而且殘酷的,我們能做的,除了去適應生活,還能做什麼呢?這一次的山西之行,充滿了自然自在的感覺,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感覺走過來,讓我又開始幻想時間停止,感受了山西晉文化的古樸,感受了晉商的經營之道,更讓我再一次感受到旅行的那份輕松自在,我開始喜歡上這樣的旅行了。
還有些話不知道該怎麼說,心情也很復雜迷茫,讓時間來決定一切吧。
生活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充滿了不確定性,我能做的只是付出努力,至於我得到什麼,一切都要看緣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待續~~~~~~~~~~~


(平遙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