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將華清池和驪山做為兩個景點,唐代驪山應該是華清宮的一部分,如今被割裂對待恐怕還是金錢效應的結果吧。

(纜車上俯瞰華清池)
游覽過華清池就琢磨是否要爬驪山,因為驪山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如果爬上去再下來有可能影響我們下午參觀兵馬俑,而我們手裡有陝西的旅游年票,驪山屬於免費的景點,不去豈不可惜,既然門票省了,索性乘纜車上山。在華清池就可以買上驪山的纜車票,出華清池景區向山坡走不遠就是驪山的纜車乘坐點兒,游客不多,由於團隊要組織好六人一個纜車,所以都在排隊,而我和朋友是兩個人的散客,當了乘坐地點,直接被工作人員安排到一個車廂上山了,呵呵,挺不錯的,還以為要湊夠六人一個車廂呢。

(烽火台)
似乎前些天下過雨的緣故,烈日暴曬後,空氣濕度有些大,顯得霧蒙蒙的。從纜車上可以俯瞰華清池,它的布局一目了然了。其實,先上驪山再有華清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還是比較快,沒多久纜車就到了終點,下纜車有工作人員驗票,有個所謂的男工作人員看我們拿的旅游年票,將我們領到一側的水泥公路上,說是給我們介紹一下驪山。我們迷迷糊糊地就隨他跑到了公路上,他三言兩語就介紹完畢,然後告訴我們沿公路上去再走樓梯去烽火台。此時後面有一位牽馬的大姐上來了,極力推薦我們騎馬,呵呵,在內蒙古我都懶得騎,哪能跑這裡騎馬呢?這位大姐很有韌勁,鍥而不舍地牽著馬隨我們一直走到去烽火台的樓梯前,還在游說我們,設置告訴我們要爬半個小時以上才能到山頂,而騎馬只要一刻鐘。哎!我這人別人越是勸我還越不聽勸。直接走石梯上山。

(老母殿)
時間已是正午,太陽有些曬,不過陝西的氣候比較干燥,不像北京天津夏天總是那麼悶熱,當我們走到樹蔭處立刻就涼爽了許多。到山頂烽火台有一大段樓梯要爬,途中只有幾處可以乘涼,不過因為是山坡,山間不時吹來陣陣的涼風,甚是愜意。路上還遇到一位賣桃和黃瓜的農民,據他說桃是山頂自己種的,如何如何之甜,買了兩個嘗了嘗,遠沒有他講得那麼好,其實他不說,我們也會買,只是就不會吃後那麼失望了。

(兵諫亭)
又走了不久就到了山頂,在山下看烽火台不是很真切,等我們到了跟前,不由得有些失望,如今的烽火台居然是水泥建造的。想當初,歷史上“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相傳,周 幽王為博取愛妃褒姒一笑,曾在這裡舉烽火戲弄諸侯。當犬戎攻入驪山,幽王再下令點燃烽火,各諸侯卻無 人來救,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滅亡。上到烽火台上可以俯瞰山下,此時我們發現纜車終點處有一個景點--老母殿,我們根本沒去看(其實也未必感興趣,畢竟道觀看的也多了),想想原來是那位工作人員故意為之,見我們免票於是將我們領到公路上,為的是讓我們騎馬。

(蔣介石藏身處)
下了烽火台,經原路返回到一處岔路,我們選擇向東走,去兵諫亭的方向。因為時間已經過了中午,為了留充足的時間參觀兵馬俑,我們沒再去其他的景點,直接經日月亭到兵諫亭,然後看了蔣介石的藏身洞,就下山了。下山的路上擺放了一些軍械,有美式吉普,日本山炮,教練機,裝甲車之類的,據說都是西安事變時的歷史見證物。如果二十年前,我正對軍事著迷的時候也許會對它們感興趣,如今早就沒了興致。
很快我們就下到了驪山腳下,之後我們去了此次旅行最沒意思的景區--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