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疲倦心情踏上了三秦大地,幻想的夢回唐朝,秦皇漢武唐宗的吶喊嘶叫萬頃如虎。 踏著地埋龍骨的大地,頂著天飄皇氣的天空,慢慢的走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眼萬年的看過歷史的變遷。下了火車的天是陰雨綿綿,是否這雨也是兩千年前的,是否這雨也是東都洛陽中長留的一部分。看見了古城牆,看到了一片灰蒙蒙的前方,我想去找尋當時驚駭歷史的玄武門,是否現在它們也在訴說當年的歷史......
鐘樓和鼓樓還靜靜的佇立在城中間,靜靜的,它們看著從身邊川流不息的車流與流光溢彩的現代,看著時間從它們已經開始斑駁甚至陳舊的朽木中靜靜的流過。諾大的它們佇立在城中間,仿佛也告訴我們它們也曾輝煌過,也曾驕傲過,也曾高歌過 ......

(鐘樓)
回民街的熱鬧與小吃也吸引著那些留戀像我們少不出川的外鄉人,現在的琳琅滿目與特色飲食,是否也告訴著我們曾經大唐曾經的胡漢和睦與交往,以至於在想這些回民中還有胡人的後代嗎?是否胸膛中還流著當年盛唐高歌的豪邁與自豪!
大雁塔頭頂著蒙蒙的細雨,一千多年還遠眺著西行的歸人,默默的守候著。它是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用自己的厚實的塔壁守衛著那歸來的西人,傳播著光大的佛法。但現在它也孤獨了,依舊的望著西方,看著那太陽慢慢落下的地方,看著那落下的地方是否還有未歸的舊人......

(大雁塔)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
站在始皇帝陵前,什麼也不要多想了,唯一的就是感覺到自己的心潮在澎湃,血液在沸騰。唯一做的就是感覺他的雄偉,博大,恢弘志士之氣,氣吞萬裡如虎。但我也仿佛聽見了高祖在那高聲吟唱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南北烽煙 千裡冰封 鐵騎沉沉吞如虎 九州一統歸秦疆
涇渭之水 萬裡城牆 十萬寒氣浸金甲 紫氣漫生耀東方
六國卒亡 莫不稱臣 天皇地皇秦皇最 天下皆亡定始皇
莊襄子繼 嬴政天下 罷呂亡嫪 興農利軍 統天下心
雄才智略 膽卓識眾 普天之下 莫不相讓 數十載畢
六國一統 古之今來 莫不相及 千古一帝 始皇君臨

(兵馬俑)
巍巍華山兮,浩然而生。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於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裡,海拔2154.9米居五岳之首。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古代中國心髒地區,--古稱“天府之國”的長安關中地區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像一座衝上雲霄的箭塔,守衛在八百裡秦川和中原進出的要道。西望西安,東望洛陽,看著函谷關演繹過的歷史一遍又一遍。它遠眺,遠眺,看著太陽升起的東方,是否看著升起的東方有個也倍加輝煌的城市-洛陽。遠遠的看著,無怨無悔,默默的......

(華山日出)
當鋼筋混泥土代替了秦磚漢瓦,當閃爍的霓虹代替了點點蠟燭,當高樓大廈代替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我們也在懷疑這是否就是我們那引以為自豪,恢宏大氣,踏著歷史碎片走過的西安。也許都在變了,它用它獨特的歷史引著人們讀過它走過的歲月,看過它走過的痕跡。
它也許就是這樣,當現代和文明相遇簇擁著,一步一步的走向明天。

(現代與歷史的相伴)
西京,東都。最愛最留戀的還是那久久不能釋懷的東都。
沒有了你,這個城市便沒有了意義,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