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之旅-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老城巡禮(2)

作者: 傳奇3

導讀土耳其旅途中的點點滴滴,那瞬間的感動,與你同享。藍色清真寺廣場是整個城市古跡的核心區域,用上半天游覽絕對值得,一天也可以滿滿當當,如果對皇宮、歷史博物館感興趣甚至可以用上2天時間。下一個景點是地下水宮, 就是在成龍的的"特務秘城"的開頭出現的. 八年前曾經來過一次,前幾次來都和它擦肩而過,這次特別安排了時間去看看。其實地下水宮是拜占庭時期修 ...

土耳其旅途中的點點滴滴,那瞬間的感動,與你同享。藍色清真寺廣場是整個城市古跡的核心區域,用上半天游覽絕對值得,一天也可以滿滿當當,如果對皇宮、歷史博物館感興趣甚至可以用上2天時間。下一個景點是地下水宮, 就是在成龍的的"特務秘城"的開頭出現的. 八年前曾經來過一次,前幾次來都和它擦肩而過,這次特別安排了時間去看看。其實地下水宮是拜占庭時期修建的地下供水系統的中樞,儲水量可供10萬人用1個月 (數據有所杜撰 )從四面八方掠來的300多根巨柱各有特色。裡邊最值得一看的是兩個古希腊時期女神頭像, 不知從哪裡奪來或偷來的, 修建這地宮時成了兩根柱子的底座. 據說這女神是個邪惡之神, 才被壓在這裡千年翻不了身. 但他們在著黑漆漆, 冷冰冰的暗河裡孤零零地躺了一千年,, 什麼樣的罪孽也該洗盡了吧,他們還有逃出苦海, 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嗎? 另外還有一根淚柱也很有名,其上有一個能容一根手指頭插進去的洞,如果人能將手指插進去手掌旋轉360度就能好運伴隨。前面的幾個老外試了都失敗,我上前一試居然輕易就功德圓滿,不僅竊竊自喜。很多大柱子是從別處掠來的,有些甚至明顯是接上去的。

不過能搜羅這麼多巨柱也真不容易,那些“女神”啊“淚柱”啊都是從希腊等地掠奪而來的。原來的水庫、軍火庫現在除了供人游覽,還是開時裝展演和開音樂會的場所,想來仙樂飄飄、燈影搖曳之時定讓人樂不思蜀,不僅暢想下一次安排來這聽一場音樂會啦!地下水宮的故事

這裡曾是這座聖城的水庫

在即將淪陷的時候 守軍在水裡投了毒

(那場戰役驚天地泣鬼神,9000守軍在居民的幫助下抗擊來敵幾十萬大軍達30多天,直到國王戰死城才破)

從此水無法飲用

後來改做軍火庫

現在水中游魚穿梭

想來水質已經改善了



(巨柱之宮)

地下水宮出來旁邊就是世界第四大教堂聖. 索非亞教堂.(很可能就修在聖. 索非亞教堂下面) 僅次於羅馬的St. Peters, 米蘭的Duomo, 及 倫敦的 St. Pauls. 它是屬於另一個更古老的帝國主義-拜占庭. 在它於1453年殫塌於奧斯曼軍隊的炮火前, 已存在了一千多年. 做為宮廷御用教堂的時間就超過九百年。當奧斯曼帝國攻陷伊斯坦布爾後, 並沒有損毀它, 而是在大殿堂的四周, 立起四根清真宣禮塔. 這樣的安排, 如今看來, 與其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的征服, 還不如是後世文明對前世文明的敬畏?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奧斯曼的蘇丹甚至沒有破壞教堂內的精美壁畫,只是在上面途上一層灰泥,然後重新書寫上伊斯蘭的書法或裝飾上一些伊斯蘭的花紋。這讓500多年後的後人得以剝掉外面那層白灰,一睹昔日精美的基督教壁畫。這和上海外灘一處銀行頂樓的壁畫維護的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座教堂曾經是東神聖羅馬帝國的主教堂,在宗教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經歷這麼多年風雨,包括幾次大地震、戰爭而巍然聳立,還是非常不易的。現在教堂已經辟為博物館。近看有些許破敗,遠看卻不失威嚴。實際上整個土耳其最最有名的名勝也就是這裡了,可能和悠久的歷史、復雜的宗教背景有關吧!是博物館就要購票了,所以這一站經常只“遠觀而不進玩”。它的南側正對面就是同樣大名鼎鼎的藍色清真寺,中間有一個廣場。走了半天確實很累了,我和同伴在廣場裡的一處長椅上小憩了片刻,看周圍草坪上野餐的居家老小,在長椅上纏纏綿綿的情侶,廣場上匆匆走過的善男信女,還有那不斷竄入視野的漂亮小妹,悠悠然忘記了自己到底是游客還是本地人啦。小資料:關於藍色清真寺全世界唯一有六根宣禮塔的藍色清真寺

坊間流傳著,因為建築師將蘇丹所說的「黃金的清真寺」聽成「六座宣禮塔的清真寺」而建造這個獨一無二的藍色清真寺。而「藍色」的勝名則來自清真寺內部大兩採用藍色的伊茲尼克磁磚裝飾而得名。神聖而美麗的大圓頂則是讓人一進來就感受到莊嚴、肅靜的宗教美感。據說當年這座1609-1616年修建的清真寺的落成引起了沙迦聖地的強烈不滿,被逼之下沙迦的清真寺在原有六根宣禮塔的基礎上又加多一根以示自己的至高無上,宗教也是爭權奪勢的,也是講面子的。順便提一句,西方的教堂修建的時間動輒幾百年,像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現在也沒有修造彎,而東方的宗教建築往往速成,像擁有第一高穹頂的藍色清真寺僅在7年內就修成,而且經歷四百年的風風雨雨、多次地震而安然無恙,不得不讓人佩服。說實話,單就宗教建築的規模和質量而言,中國的恐怕比不上歐洲、中東或土耳其的。而且保護的實在是太差了。藍色清真寺差不多是每次必來的場所,每次的感觸也不盡相同。由於同伴對清真寺不感興趣,我只好匆匆鑽進去照了幾張像就跑出來,沒留神是從出口進去的,也並無人干涉。內部簡單的木欄杆將信徒與游人隔開,非常人性化。很舒服的在木欄杆後面的地毯上盤腿而坐,對著穹頂、巨柱、人群一頓狂拍,出來的時候發現同伴正對著清真寺頂部、宣禮塔之間飛翔的群鳥贊嘆不已,我心說:這算啥啊?想看鳥以後的機會多著呢!


(聖. 索非亞教堂)

古羅馬賽馬場HIPPODROME 位於藍色清真寺旁,目前剩下一個噴泉及有三根柱子供後人憑吊,最北的噴泉是德國國王於1901年送給奧斯曼帝國的友好禮物,非常精美。接下來的是西奧多休斯埃及方尖碑(the Obelisk of Theodosius), 原來放在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殿前的青銅蛇柱(the bronze Serpentine Column)以及君士坦丁六世修復的石柱( the Column of Constantine). 每個碑柱都有一段與戰爭交織的故事。尤其最後一個石柱紀念碑,可以清晰的看見原來外面包裹的青銅固定的痕跡,在那場著名的聖城保衛戰中人們剝去了外面的青銅鑄造成武器了,現在傲然屹立的石柱還是讓人噓唏不已。而青銅蛇柱的三個蛇頭丟了一個,另外兩個已經放在老皇宮或他旁邊的考古博物館裡保存了,看過兩次,沒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三根柱子中以西奧多休斯埃及方尖碑最為精美,不僅是碑身上的埃及像形文字非常漂亮,碑底座的浮雕也非常精美,描寫的是當年古羅馬賽馬場上觀看的人群的樣子。三根柱子構成這個廣場的中軸線,試圖用一個鏡頭將他們都取了來效果並不理想,中間的那根蛇柱比較下來實在太“矮小”了!


(美食)

廣場周圍到處都是精致的很歐化的咖啡廳, 點綴著草坪,和噴泉, 好像在巴黎或倫敦的某一條街上. ((當然, 後來發現大多數普通街道沒這麼漂亮).



(埃及方尖塔的塔基浮雕)

游覽小貼士:

最主要原則是不走回頭路,節省大量時間;還有利用好早上的時間,土耳其人起來的普遍很晚,利用早上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信步於街頭往往有些意外的收獲。

在機場可以拿到免費的旅游地圖,重要的景點都有標注,可以做參考用。老城的游覽核心是藍色清真寺周邊,步行不超過20分鐘即可到達以上幾個主要景點。也可以坐坐有軌電車,1塊6在城裡穿梭也很愜意啊


精選遊記: 伊斯坦布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