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生活已經兩年多了,總是想去琅琊台看一看,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把那裡與曹操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聯系在一起,其實不是一個地方,但好像感覺是相同的,都是個登高之後可以觀海抒懷的地方.琅琊台有千年的歷史了, 因在琅琊山上,而山形如台,故名琅琊台.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就有記載: "孤立特顯,出於眾山上,下周二十余裡,傍濱巨海"。它冠領群山,與海上島嶼遙相呼應,海天交界之處雲霧彌漫,自然風光大氣磅礡,天地山海間的奇觀異景層出迭現,另人嘆為觀止,以至歷代有許多帝王來這裡祭祀尋仙。越王勾踐曾在琅琊山起觀台會盟諸侯,秦始皇曾三登琅琊,一住數月,從內地遷來數萬戶百姓,修築起琅琊台,並刻石頌德。琅琊台也是秦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女東渡日本的啟航地.正是這種種的歷史淵源,讓琅琊台平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也成為歷代學者文人訪古探幽尋夢的地方。
農歷八月十六,我們登上了琅琊台,那裡的海確實很奇特.天是一望無際的藍,海也是一望無際的藍,按道理這樣的天氣如果在青島的話,海天交界之處就是分外清晰的一道線了,可那裡海天的界限卻無法辨認,似有一層雲霧籠罩在交界處,但卻辨不清楚,天上確是萬裡無雲也無霧的,於是很讓人好奇何來的雲霧,那貌似雲霧的後面又到底有什麼,是不是真的住著神仙……

(望越台)
立於台上,不由不讓人感慨萬千.蒼茫大海,江山秀色,遙想越王當年歃血為盟,成就春秋霸業的氣魄;秦始皇一統中國的千古偉業……如今歲月不再,換了人間,而這裡的一草一木,亭台樓閣卻見證了千古的滄桑,歷經千年,仍然訴說著前塵往事。
感慨之余,我和LG各自做詞一首緬懷古人,
我仿毛主席,做一首《浪淘沙, 琅琊台》
秋風拂人面,
碧海藍天,
登臨琅琊覓神仙。滄海桑田自相連,不見界限。
回首古今事,
歷盡千年,憶英雄彈指江山。秦皇漢武都不在,笑看人間。LG做詞一首,無詞牌,我給定為自由式.
《憶碣石,觀滄海之中秋》 天接水,水連天,
卻是迷霧住神仙。
月圓秋,秋月圓,總有青山在水邊。
看秦皇,魏武,踏鐵騎,征南北,奈何秋葉聲聲碎,也無歡喜也無悲。
夜雨瑟,寒意缺,
自是愁腸化作西湖雪。駕雲霧,嘆人間,怎知鴻鵠又在胸間又在天。

(秦皇群雕)
好一個鴻鵠又在胸間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