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浪之旅--回返美龍

作者: 落霞與孤鶩齊飛

導讀如果您曾經看過中國著名影星寧靜主演的《黃河絕戀》。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出現一部故事情節類似,名為《返回美龍》的電影。盡管困擾著環南中國海各國的越南難民問題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用南越人的遺體和鮮血鋪寫成的歷史。對於逃難到馬來西亞的越南難民,美龍島(Pulau Bidung)是馬來西亞政府當年收容越南難民的基地,這裡可以算是他們的第二 ...

如果您曾經看過中國著名影星寧靜主演的《黃河絕戀》。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出現一部故事情節類似,名為《返回美龍》的電影。盡管困擾著環南中國海各國的越南難民問題已經成為歷史。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用南越人的遺體和鮮血鋪寫成的歷史。對於逃難到馬來西亞的越南難民,美龍島(Pulau Bidung)是馬來西亞政府當年收容越南難民的基地,這裡可以算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 ****

如果《返回美龍》真能夠搬上銀幕,這將會是一出感憾全世界、全人類的電影。

故事的開始應該是這樣的:一個老人家,帶著剛考上中學的孫女,從美國舊金山的機場出發,他們的航機經過香港,最後直飛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爺孫倆在吉隆坡轉機前往登嘉樓,接著再到美浪碼頭轉趁快艇,目的地是去認識爺爺和爸爸當年在馬來西亞生活過的小島--美龍島。

在島上,老爺爺一段一段地回想當年的情況:

“1975年4月越共成功包圍西貢,美軍在該次戰役中失敗,掀開了南越人投奔怒海的序幕。美軍撤離以後,南越一批又一批的知識分子、資產階級商人,為了躲避越共的“清算”,唯有變賣家產,帶著僅有的家當,登上捕魚用的小木船,離開祖國的家園,向東南亞各國、香港等地方逃難,這是上世紀最令人難忘的難民潮。他們把下半生的希望都寄托給了南中國海,然而大海給予他們的卻是無情的傷痛和悲哀。實際上,能夠成功再次登陸的人確實少之又少,在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裡,他們不但得提防越共海軍的掃蕩,在抵達目的地以前,他們在途中還可能面對斷水斷糧以及海盜的威脅。”

於是一件件難忘的悲劇開始在他們乘搭的船上發生了。

“船向行駛5天以後,糧食和食水開始不足,船長終於宣布他們在海上迷路的消息,幾天後,更慘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的燃料已經用盡,人人的目光只能夠盲目地望向大海,每天都有無法忍受干渴之苦的人撈取海水來食用而斃命,有些人雖然沒有飲取海水,但也因為干渴過度的死亡,為了避免感染傳染病,這些死人都被拋進了大海,.................。”

“終於在一天的早晨,遙遠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團黑影,“是船”:有人驚叫著。大伙忽然精神抖擻,紛紛脫去自己的衣物,用盡最後一道力量去揮動他們,以吸引該船只的注意。遠處的船只開始慢慢向他們駛近,就在大家興高采烈地歡呼的時候,來船的艦首上突然出現了幾個荷槍實彈的身影:“是海盜”。此時漁船上已無燃料可用,唯有坐以待斃。海盜把漁船上的每個人都洗劫一空,對於反抗的人們,一律槍斃。(當然不排除有人把自己的財物預先隱藏了起來!)臨行前,海盜抓走了船上所有的女子,就連孕婦也不能幸免。並換下海盜船上那些已經被他們玩膩了的女子.........。”

“你奶奶就是這時候離開了我和你爸,今天也不知她身在何處”,老爺爺眼睛帶著淚花,對孫女講述著那段難忘的陳年往事。

****************

離樂浪島不遠的美龍島,是馬來西亞政府借予國際紅新月會組織(馬來西亞不用紅十字)安頓越南難民的地方,雖然今天的美龍島已無越南難民居住,但在島上依然保留著當年越南難民生活的遺跡,基督教堂、法庭、技術學校(供教授越南難民維修汽車、電視機等專業技能)、華僑相濟會(難民當中,有許多相信是早期移民越南的華僑華人也加入了是次的大逃亡之中)、紀念碑等遺跡,還依然保留在美龍島的叢林之中。紀念碑共有兩座,其一為用水泥塑造的漁船,船基墊著無數用拉丁字母拼寫成的名字,相信是未亡人為至親立的!另一為四個立體三角形環繞的紀念碑,中間設一座香爐狀的物體,碑上的可見部分分別用馬來文和方塊字書寫,是美龍島始用之記載。唯這些方塊字並非漢字,即使讀懂也無法了解其意思,應該屬越南字。

慈悲寺、相濟會裡的佛像、神像已經東倒西歪,基督教堂裡的耶蘇基督也已經被頑者“請”下了十字架,但這都隱約透露著南越人對宗教的訴求與期望,也許當他們在汪洋中漂流的時候,曾經無數次向上帝、基督、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九天玄女、五行娘娘、福德正神等信仰求助,最後才終於得以脫離苦海而獲救。在供奉九天玄女和五行娘娘的神壇前,還清晰地遺留下:“德參造化萬眾沾恩,福庇黎民千家仰賴”的對聯。可見越南人的文化和中華文化是何其的接近呀!

散布在叢林與山崗上的建築遺跡,予人無限蒼涼和殘缺的遐想,同行的許多人都不禁地感嘆戰爭的無情與殘酷,其實觸動這場大逃亡的真正起因,並非源於戰爭,而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作出的報復性批鬥,這其中更多的是“主義”的問題,而不應歸咎於戰爭的殘酷。想想1967年以後連續十年在中國發生的批鬥“牛鬼蛇神”事件!再回來想想美龍島的越南難民,他們為什麼要出逃?因為他們如果還留在家園,他們都會被當成“牛鬼蛇神”而遭到清算,他們都是“沒有犯法的罪人”,如果您知道他們的處境,就能夠理解他們的決定。在逃難的越南難民當中,主要都是南越的資產階級商人或知識分子,在一切“歸公”的時代來臨的時候,也只有他們必須作出逃亡的決定。他們無法對政權的轉變提出抗議,只能變賣家產,帶著極大的勇氣和悲痛的心情逃離自己的家園,用自己及家人的生命來做賭注,以保全屬於“自己”的黃金和美鈔。然而,當逃亡開始以後,最終能夠再回到陸地的人,只是逃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已。誰也沒有想到,當初帶著黃金、美元出門,現在卻得過著家庭支離破碎的生活。在美龍島上慈悲寺裡的牆板上就留下了無數登陸前葬身魚腹的人的名字,而且我們在美龍島上所看見的這些人名,只是馬來西亞所收容的區區數萬人的親友而已,別忘了還有逃亡到菲律賓、香港、印尼等國家的並未被記錄在此!

逃亡只能夠有三分之一的機會,然而,當初如果他們不逃離越南,等待他們的命運又會是什麼?我們應該汲取這場大逃亡的經驗和教訓!也許,馬來西亞政府應該維修美龍島上的這些遺跡,或者至少不讓它再遭受人為的破壞。如果“老爺爺”的故事能夠被拍成電影,那將更有助於年輕的一輩了解歷史的真相。

美龍島只是一個不足20平方公裡的海島,據說當年曾安置了25萬名越南難民,在糧食缺乏的時候,他們除了獵鳥、蛇、鼠等動物,還必須吃壁虎(島上常見約有9公分長的壁虎),然這日子也總比在海上漂流好過許多。走進叢林裡去觀看越南難民遺留下來的殘垣斷壁,當走出叢林時,面對著蔚藍清澈的海水,皎潔如皙的沙灘,以及有節奏地輕輕拍著石灘浪花,我開始構思著“老爺爺”的故事,希望能夠在老爺爺在世的時候,找個好像寧靜一樣的大明星,把歷史搬上銀幕。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