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老伴從歐洲探親旅游回來,心情還有些許興奮。在50天的歐洲之行裡,在女兒的帶領下,進行了法國巴黎、裡昂,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等城市和袖珍王國摩納哥的自助游,自駕車游了普羅旺斯的阿維尼翁、艾克斯和懸崖上的村莊古爾東。參觀了很多名勝古跡,欣賞了無數 藝術精品,以前在小說裡了解到、電影電視看到的印像,終於可以親歷其景。
另外我和老伴兩人自己從法國南部坐飛機往返巴黎參加了旅行社的荷、比、法賞花三天團。在巴黎我們拿著地圖查找著地名,學會了怎樣乘坐地鐵。背著背包在賽納河畔徜徉,感覺自己就像年輕人一樣。在比利時看到了像童話世界裡一樣的房子,拍下了圖畫般美景的照片。在荷蘭阿姆司斯特丹的霍肯科夫花園攜手漫步在繁花怒 放的花叢中,感覺就像在度蜜月。在參觀荷蘭喜力啤酒博物館的時候,雖然我們不懂外語,但在兩位年輕的留學生團友陪伴下,讓我們的整個參觀過程充滿樂趣,尤其是其中的一個互動vedio項目,我們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手舞足蹈,像小孩一樣放肆地嘻哈大笑……回國以後想起來還開心不已。
我們兩人坐火車去馬賽自助游了兩天,其余時間還逛了法國蔚藍海岸的尼斯、嘎納、香水之都格拉斯、鷹巢式古鎮艾日、美麗小鎮昂蒂布和穆冉。在馬賽回程的時候,遇上鐵路工人罷工坐了一趟“霸王車”,在艾日回程的時候也遇上鐵路工人罷工,浪費了車費。在穆冉的village趕上當地人的臨時集市,感受著小鎮裡 的休閑與快樂。在Juen-les-Pins海邊漫步,看著一群群的男男女女游泳、曬太陽,甚至不少女士也和男士一樣只脫剩一條三角褲赤裸著身體躺在海灘上曬太陽,一派休閑景像,也忍不住脫掉鞋襪踏著海沙,讓清涼的海水浸泡著雙腳......旅行中有快樂有擔憂,忍受過飢渴也吃過法國的海鮮大餐......
這次旅行我們始終貫徹“窮游”精神。因為我們的經濟並不是很富裕,所有行程都盡可能精打細算。或許以後我們有可能變得富有一些,可以進行比較豪華一點的旅行,但我們知道這次旅行的回憶卻是以後的旅行都不可以替代的。
所有這些,都很想與別人分享。
回國途中,在韓國首爾的仁川機場轉機的時候,遇到一位健談的香港老太太剛從美國探望兒女回來,聊起來她也去過許多國家旅游,但是由於不懂英語,每一次都是跟華人旅行團出游,或是兒女開車陪著去,從來沒有試過單獨行動。
我覺得,參加旅行團確實很方便,吃住行都有旅行團安排,還有導游對參觀的景點進行解說。但很多時候會匆匆忙忙,只能走馬觀花。兒女陪伴去玩就很隨意,但是兒女要工作,時間有限,而且每去一個地方都要陪伴的話,會給他們增加許多麻煩。老年人和年輕人關注的地方和事物也有一定的差別,有些地方他們已經去過或有 些事他們見的多了,並不像我們初去的人什麼都感到新鮮。
以我們的理解,有些地方還是自己去好。只要注意安全,提前做好功課,雖然不懂外語,有些地方還是可以自己去,當然碰到特別事情還要和懂外語的人聯絡。
聽女兒提過,在我們之前她朋友的母親剛從法國探親回國。她和我們一樣住在環境優美但公交車不方便的住宅小區,因為不懂外語,除了參加華人旅行團外,在女兒沒空陪伴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裡,電視也看不懂,感覺無聊極了,老想早點回國。
在旅行中遇到的留學生,也有不少人有接父母來歐洲旅游的想法,但都說老人不懂外語,不放心讓他們獨自出行。其實開始的時候,我們女兒對我們提出獨自出行也非常不放心。
基於以上,我們想把我們在歐洲的經歷和體會說出來,希望可給那些准備去歐洲探親旅游、但又不懂外語的老年朋友一點點的參考。
可是不懂寫作,這段經歷對於我們來說又實在太豐富,不知道怎樣才能表述清楚。所以把那段時間的日記放在博客裡,不知這段冗長的流水帳似的日記有人看否?
注:全文個人原創,如需轉載,請先征得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