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驢友"之一,陳彤同志,即小帖的先生,是個大才子,前幾天發E-MAIL過來,這次的游記,放到我的空間裡SHOW一下.
作者簡介:陳彤,牛津大學畢業.
全職工作:童小帖先生(童小帖是對我有著知遇之恩的初中班主任的寶貝女兒),Peter和小如意的爸爸
非全職工作:正大集團經理
11 July -19 July 2008
飛機延誤至凌晨1:50起飛,耽擱在簡陋的桂林機場,剛好有時間記錄這次旅行。
八天時間,匆匆行走了半個廣西。從桂林出發,途徑南寧、德天大瀑布、通靈峽谷、北海、陽朔,最後回到桂林。
對於6個月的小如意(my little daughter),除了杭州、香港,這是長途跋涉的第一次旅行,她全程參與、熱情投入、平平安安,將來若在驢友中論資排輩,也算根正苗紅了。
廣西的景色,明亮、干淨、清新,比期望中的好許多。尤其是陽朔前的旅程,一路晚上下雨,白天多陰,這樣聽起來不怎麼歡快的天氣卻是對夏日的廣西最合時宜的。不同於城市的灰暗,這裡陰雨中的天空總是雲層飄逸,絲毫沒有陰郁無趣,反道是被陰雲壓制的光線,鋪在綠色的大地、層巒起伏的喀斯特山丘、紅色的亞熱帶土壤上,處處散發著令人振奮的美。
從桂林、南寧至德天的一路,幾乎看不到什麼工業,在這樣一個喧鬧高效的工業園年代,這裡的一切還是靜靜地流淌著廣袤的農業,山水相伴,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這種沒有雜質、沒有干擾的巨大土地,即使在浙江的農村也無法尋找到了。
南寧雖然只是路過,卻留下一座獨特的省會印像。現代、干淨,規劃得整整齊齊,東盟展區附件的房地產開發得很有檔次,絲毫不遜色於上海,又比上海多了那份空間和悠閑。能讓這西南一隅的城市這樣明媚,主要得歸功於她的干淨,這在中國當前的大城市中已屬幸事。
五星級的邕江賓館只有200多元,看來南寧是一個高享受、低消費的城市,大伙要做不成總裁了或不想做了,這兒是不錯的選擇。
世界第二大的跨國瀑布-德天大瀑布果然名不虛傳,從天而來、氣勢逼人,臨近觀看,更是在晴天中狂風大作,讓人戰戰兢兢。非常佩服這裡的船工,能把一種特別結實的竹筏撐到瀑布腳下,讓人心曠神怡。
記得以前在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國選美”上看到排名第二的德天大瀑布時,就心中神儀,只是覺得非常遙遠,想不到不久之後已經身臨其境。其實德天離南寧不過4個多小時,處中越邊境,瀑布的一小半“板約瀑布”就屬於越南。這裡是典型的亞熱帶風光,芭蕉葉、木瓜樹、農田…覆蓋在濕潤的土地上。不久前還是浴血奮戰的戰場,如今已是供人游玩的景區,真是“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晚上在一客棧吃飯,暴雨,雷電交加,痛快淋漓,這種味道,城市中已不能見了。
深夜,山莊裡,推窗一看,暴雨後的天空雲黑天高、月色清冷,月在雲中掩映而現,瀑布在不遠處的黑暗中奔騰不已,此景此心,人間何處有。
(友情提醒:去德天大瀑布,一定要去德天山莊,山莊位於景區內,推開窗便可一覽瀑布全景,對面便是越南,580的房價最終350拿下,物有所值!)
通靈峽谷內則是暗河湧動、溶洞懸棺,溶洞內光線昏暗,時間久了對人有些壓抑。這裡的瀑布是亞洲單級落差最大的,妙處是可以逐步近距離接觸。其實還離得很遠時,就已經風雨交加;到最近處,是穿過一岩道,出來便是瀑布直接狂泄的一部分。人可以穿過瀑布,欣賞感受,實在是水氣逼人,不能久留。
(在此,特向楊永曉同學感謝,你送的日本背帶,此次旅行之前,實無用處,這一次在德天和通靈峽谷,全程派上了用場。)
小如意膽子很大,在這種陌生、刺激的環境中,平靜、快樂,略有恐慌時就閉眼睡覺,在我胸前的背帶中乖巧得很。)
之後的北海,沒有太多的新意。
雖然暴雨,我和Peter (my 10 year old son) 還是熬到雨小後到銀灘上,追逐了一把洶湧的海浪,也算是對Peter的一個安慰。小如意也在海灘上流連忘返,全裸踏海,面對黑沉沉的天空和身後的巨浪,毫無懼意,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香格裡拉飯店,500多元的低價和優秀的服務能力,性價比很高。還有,北海顯然有不少“成功人士”(嘿嘿),能看到不少廣西其他地方少有的好車,像奔馳S65 AMG 這樣的車也能拿出來擺一擺。
陽朔本是這次規劃這次旅行的重點,可一到陽朔,便是烈日當頭,多少有些不爽。和麗江一樣,這是一個老外眾多、名氣甚大、時尚旅游的小鎮,西街更是如此,多少鬧了一些。不過一旦離開城市、離開景點,卻不可同日而語。這裡的風景,具有典型的中國山水畫特征,山講究輪廓之美,水又伴山而行,柔和、飄逸又親切,難怪像徐悲鴻這樣的大師獨愛這片山水。
陽朔兩天,第一天,我和Peter徒步了楊堤至興坪的路線,途中經3次漓江上的擺渡,一路上除了碰到2個學生,這樣名聲在外的徒步線路,一天下來,也就是我們父子倆。6、7小時的路線,烈日下,我們4小時搞定。Peter, 夠強!
第二天,我們在遇龍河上漂流了5小時。遇龍河是陽朔的精華,尤其是從遇龍橋開始的上游,安安靜靜,兩岸青山農田,家下綠水潺潺,遠處山影靈動,一派中國畫的田園隱士風光,不禁讓人有一種在岸邊落腳長居的衝動。向筏工打聽了一番,倒也不難實現四季漓江畔、日夜青山下的生活,只要不是葉公好龍的幻想。在筏工的慫恿下,我和Peter卸了衣服,跳進遇龍河游泳玩耍,有竹排在一旁壯膽,只有享樂、沒有懼怕,否則濃密的水草在腳下絆過,還是會讓城市中的菜鳥有些緊張。小如意可不閑著,通過她堅定的意志和無比的熱情明確指揮她的媽媽把她放在竹筏邊,用雙腳盡情體驗水的樂趣,用雙手抓取水在手中奇妙的存在,對她來說,也許身體、竹筏、江水都是互相流動的吧。當然貪玩就有代價,回來後才發現臉上曬紅了。
(友情提醒1:嬰兒的放曬工作決不容忽視,衣服、防曬霜、傘,一樣不能少)
(友情提醒2:推薦遇龍河上倆筏工,朱憶生13788438832,陳春友15977362065,技術過關,全程漂流190元一筏,當地最低價。兩位筏工的名字,可也有幾分意境)
最後回到桂林。
其實剛抵達桂林時,就已在鎮東門外的漓江邊逗留了一上午,陰雨中留下美好印像。古城門外,漓江的水緩緩而過,清澈見底,人悠悠而行,不緊不急,還有江邊釣魚的人、亭中下棋的人、江中洗澡的人,隨意散落在不慌不忙之中;更有一條狗忠誠地呆在橋下的鐘乳石上,陪主人釣魚,時不時好奇地抬頭看看我們。這一切,都如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尤其是那種七、八十年代的小城市中。
要尋找各位童年的景像並非易事,可在桂林倒也不難,鎮東門外,清涼時分,尤是如此。
回桂林了,趕上烈日當頭,坐竹筏一觀江景。雖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大山大水大風景爭奇鬥艷的今天,桂林恐怕難以服眾。可這裡流動的是一種特別的人生,平凡放松的氣質,只要你不到游人如織的景區中拼命。旅行一旦景點化、品牌化,就跟消費Armani、Cartier 大同小異了,我只能說:哥們,你的旅行被工業文明綁架了。
走的那天傍晚,航班太晚,又無酒店安身,只好到酒店幾步之外的桂湖閑逛,傍晚時分,又再現初抵桂林的時光,不同景像、同種生活。江邊、湖邊,男女老少,背著輪胎、救生圈,三三兩兩,例行著一天中的游泳生活,彌漫著緩慢、閑暇的氣氛。
有人懷舊,來桂林吧,這裡有你奮鬥、成熟、職業之前的身影。
一路風塵,倒無車馬之累。小如意更是給我們增添了無限生機,她明眸閃亮,常常憨笑,心靈純淨、開放,雖有血肉之軀的束縛,卻尚未有塵世概念的羈絆,對一切都投入、好奇、探索、欣賞,真可謂small thing great fun。她是真人,我心中愛憐和敬仰,我和Peter一路自稱武林高手,也尊稱她為氣脈大師,可見其功力內養。
只可惜人生,小如意變成我易,我變成小如意難,不知我們父女能否以無為之法駕有為之生。
旅行啊旅行,總讓人嘮嘮叨叨。旅行的樂趣,一方面來自於清新陌生的環境,大自然總是能以不爭、不拒、不分慰藉心靈。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人在旅途,少了一份追逐,多了一份出離,以行者的心態,自然多了一份敏銳和覺察。回到城市,又是老調重談,這也不禁給旅行帶來一份隱隱的無奈。
旅行前幾天,剛剛閱讀秋陽創巴仁波切的《覺悟的勇士》,講到一個追求生命真理的人有如一個馬背上的騎手,他需要高超的駕馭技術,才能不從馬背上摔下來。希望、恐懼、憂慮、驕傲,都會使我們輕易地從馬背上摔下來,那,如何回到馬背上呢?…
在都市中,在喧囂中,在榮耀中,在失落中,在沉悶中,在快樂中,能向旅行一樣輕松地走過去嗎?如果能,我們的心靈便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回到廣闊的原野中…也許,我們本是一個步履輕盈的行者,可我們擁有的血肉和堆積的概念把我們五花大綁了。
呵呵,廣西八天,讓我安靜,讓我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