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家了一周,今天早上,終於可以在白天仔細打量周圍。
我們所居住的賓館,應該處於東水原的擁擠繁華地。街上雖可見到一定數量的行人, 但不聞喧嘩聲,唯有步履匆匆。臨街商業建築上的廣告層層疊疊觸目驚心, 更有夜晚霓虹燈光的閃爍助陣, 晝忙夜更忙。據說韓國擅用五色丹青,這樣的街市,又何止五色? 這些雜亂堆迭的招牌, 文字連蒙帶猜, 乍看目眩久則神迷, 更讓人恍惚。 也許只有回到賓館關起門,才是一個真實的寧靜。

(水原街景)
網上瀏覽, 事業相關的形勢發展依舊變幻莫測, 埋頭研習的資料學習似乎也不輕松。 前行既難,不妨就偷得浮生半日閑: 暫不用二位東北朝鮮族同事的仙人指路,一眾人等猜字辨認路,有點好奇地在公交車上練習投幣(韓國公交可以找零), 略帶不安地做一次戶外的獨步,目的地則是水原華城。
網上對這水原最著名景點的宣傳一致而簡單: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朝鮮王朝第22代王正祖當政的1794年開始歷時2年建成, 南側八達門,西側華西門,北側長安門,東側蒼龍門,全長近6公裡。

(冬天的水原華城)
早晨的薄霧還未散盡,我們取道西坡沿山而上。佛教中有順時針的轉經和朝聖儀式,或許我們沒有虔誠的信仰, 只有用腳步去丈量和體驗。 心中更懷念兩年前的初次造訪: 昔日的同事的歡聲笑語還在腦海……人卻都在隔海的另一端了。兩個鐘頭完成了一圈暴走, 感受300多年的歷史似乎太過輕松, 甚至有人還懷疑這低矮的城牆是否真有軍事抵御作用?

(春天的水原華城)
水原華城確實規模很小, 給人印像深刻的是兩個方面: 一是整體比較完整, 具備韓國建築獨特風格, 也許從那碩大的鬥拱和沉遠的出檐中可見我們漢唐盛世雄風遺韻的吉光片羽, 第二是世界文化遺產和日常民居住的和諧融合,並無藩籬阻隔。兩年前來還是免費, 2005年開始收取韓幣一千(約合人民幣近10元,華城將台到蒼龍門段, 早晚鍛煉免費),和當地日常消費相比也是微乎其微,親民策略可見一斑, 和我們國內各個世遺景區抬高門票的生財有道之術更不能比。
遙想國內具有千年建城史的城市數不勝數。 城牆往往是古城的建築文化標志, 是久遠文化空間中的優美天際線。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 當然還有我們的領導常引用的”天時地利人和”, 其出處中提到”三裡之郭七裡之城”……沒有這些古城牆,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定有不可估量的缺失,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古城牆的身影。網上信手搜索摘錄如下:
西安明城牆, 早於水原華城400多年, 周長近14公裡, 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 此外還有更為久遠地唐長安城, 漢長安城遺址…

(西安城牆)
南京明城牆, 早於水原華城400多年, 周長96裡,實測33裡, 現存21公裡…。
修築於明代的開封城牆,修復後長14。4公裡……
三國名城荊州尚有保留完好的古城牆10。5公裡……
北京原有4道城牆,完整剩下的只有長7。263公裡的紫禁城,,而長9公裡的皇城, 24裡的內城, 長28公裡的外城都拆除了…。。
桂林修復了157米的宋城牆……
蘇州, 獨一無二的水陸雙棋盤格局, 城牆每門辟水陸兩城門,僅剩盤門孤存……
重慶,只留下一座城門……
洛陽, 華夏中國的發源地, 周王城遺址…。。
成都, 500年前的明城牆只剩下東門遺址……
龍城太原, 500多年歷史的城牆只剩下占地約1000多平方米遺跡……
廣州, 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牆壓縮到只剩約200多米長的遺跡……
鳳凰展翅的大同城, 如今尾翅已消失殆盡,頭和身體還略有痕跡……
麗江古城沒有城牆……
杭州城牆在民國徹底消失……
長沙古城在抗日戰爭期間一片焦土……
揚州古城牆消失了…
泉州古城牆消失了……
……
這些曾經輝煌的名城, 城牆已多有缺失, 能修復部分遺跡已屬可貴, 要形成整體景觀更是難上加難。 啊, 終於慶幸, 我們還有一個平遙。 它的古城牆比水原華城早400年,長度相當, 更有護城河, 城牆高達12米,氣勢雄偉, 最可貴整個城池明清時代的形體完整風格協調, 這些都是水原華城不能比的。 真的應該感謝這個例外的平遙, 否則我們真的會很失落……
一個偉大的城市,一定也具有偉大的文化。經濟可以跨越式發展,文化積累卻難一蹴而就。經過久遠積累的城市面貌, 也許還沒有發現和認識到它的真正價值, 就已經迅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我們所居住的城市, 在不斷求新求變的同時, 面貌卻越來越雷同, 越來越模糊。 經濟要國際化接軌, 文化卻需要民族化特例獨行。 在水原華城, 看到的風景和國內可能差不多, 深度和多樣性方面甚至還有所不及, 但韓國善待自己的文化, 很完整地保留並自豪地向世界推薦,也許值得我們學習。

(城牆印記)
水原的華城, 沒有因為低廉的門票准入而毀損嚴重, 更以古樸的風貌, 讓人體驗歷史文化的和諧之美。 我們的一些城牆管理者, 也許每每打著保護的幌子來不斷提高票價。結果呢? 城牆沒有因為游客的造訪塌陷, 卻恰恰由於管理缺失和不當施工, 才導致城牆塌陷事件的發生。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當初以妨礙交通為由拆除城牆, 如今依然是飽受交通擁擠之苦, 聽說北京再現了一個現代風格的永定門, 更有人提議在南京的城牆上修電梯 ……奇思妙想有時真正令人生畏。
經濟車輪的衝擊一切都不可挽回。春風不度玉門關也許是福音, 孤城當落暉的寂寥壯觀在遙遠的西部可能還有留存吧。 或許要感謝關山阻隔, 雖然一些大規模的古城沒有留下, 但在綠水青山間還是保留下了鳳凰古城, 長汀古城, 崇武古城,大理古城……, 就在我們的浙江, 臨海也有一座古城牆蜿蜒起伏, 城牆下仰望雙塔凌雲, 城牆上俯瞰山環水繞, 靈秀之氣勝過水原, 而那白牆灰瓦的民居和諧雅致, 更非水原古城內混亂的建築風格所能比。
鬥轉星移, 歲月的擦拭讓這些福地俞久俞舊俞美, 滄海桑田, 但願手下留情, 多留下幾處古城久遠的身影, 讓我們不必再對著遺跡和石碑去感傷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