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9.12—15古南岳天柱山游記

作者: 心也可清

導讀最早了解天柱山是通過閱讀余秋雨的散文《寂寞天柱山》而得知的,歷代大文豪、大詩人都曾游歷過,對它情有獨鐘,白居易詩雲:“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天仞鎖雲雷。”;李白詩雲:“奇峰出奇雲,秀水含秀氣。”;蘇東坡詩雲:“青山袛在古城隅,萬裡歸來蔔築居。”;王安石詩雲:“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道教尊此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 ...

最早了解天柱山是通過閱讀余秋雨的散文《寂寞天柱山》而得知的,歷代大文豪、大詩人都曾游歷過,對它情有獨鐘,白居易詩雲:“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天仞鎖雲雷。”;李白詩雲:“奇峰出奇雲,秀水含秀氣。”;蘇東坡詩雲:“青山袛在古城隅,萬裡歸來蔔築居。”;王安石詩雲:“野性堪如此,潛山歸去來。”;道教尊此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禪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來駐錫;李白、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等情有獨鐘,認定天柱山是自己理想的歸宿終老之地。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曾到天柱山祭祀(隨行的就有大名鼎鼎的司馬遷),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天柱山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後為隋文帝所詔廢。它屬於皖國,皖伯大夫的封地,春秋時代稱為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蓋源於此。

天柱山座落於大別山與長江中下游平原交彙處,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全山有峰45、嶺17、崖18、洞22、怪石86、瀑18、泉17。雄奇靈秀,兼容並蓄,剛柔相濟,古樸天然。天柱峰(海拔1488.4米)、飛來峰、五指峰為全國同名峰之冠;號稱花崗岩洞第一秘府的神秘谷,結構奇特,谷洞相連,境狀遞次變幻,令人意趣橫生;海拔1100米的煉丹湖為全國第三大高山平湖,九井河九大瀑布跌落成群,美侖美奐;全山有植物119科、千種以上,珍稀動物數十種,魚鱗木、天女花、娃娃魚為天柱三寶。這裡是中國第一敘事長詩《孔雀東南飛》故事發生地,三國佳麗大、小喬、京劇鼻祖程長庚、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雜技皇後夏菊花、黃梅戲新秀朝韓再芬的故鄉。1982年躋身於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列。

今年是我的旅游年,造訪文化底蘊如此深厚的天柱山早己在我的計劃之中,可惜端午節因為種種原因而未能成行,於是在中秋節之前就早早約好了驢友,將一切安排停當。

D1:9月12日N434/N435次上海-安慶西[始22:22到次日08:02]軟臥上鋪298元

下班後不慌不忙地回家洗個澡,背上行囊,和驢友約好在火車站軟席候車室門口見,然後說說笑笑登上西行的火車。房間內遇到了一位老家安慶,現在張江高科工作的小伙子回家過節,由於有共同的話題,而且興趣相投,所以聊得很開心,一直到11點多才熄燈休息,還相約明年一起走西藏,呵呵。

火車的車廂環境尚算整潔,次日將近7點起床後卻發現廁所始終亮著“有人”的燈,估計是乘務員不願多打掃廁所,兩節車廂只開一節的廁所,軟臥尚且如此,硬臥和硬座的狀況可想而知了!列車准點到達安慶西(也叫高河站),由於是中秋節下車的人不少,但不見有大隊旅行團,看來我們還是選對了地方,上海天氣預報受台風外圍影響是大雨天氣,這裡卻天氣很不錯,陽光和煦,氣溫適宜。

D2:9月13日安慶西—潛山—天柱山一索—西關—天柱山飯店

出站,外面簡陋的小廣場上停著約十輛車,其中有兩輛是載客的中巴,擋風玻璃上貼著“直達潛山”的牌子,我們走近一看,票價10元/人,但是裡面早沒有了座位,已經有人站著了。旁邊的出租開價每車80元到潛山縣城,我正猶豫著,沒想到驢友比我還奢侈,已經談好了一輛全新的比亞迪F3,包車100元到潛山。據說10元/人的中巴車,經常會在中途把乘客“賣”給其他中巴,這不但影響旅游的心情,也很耽誤時間,往往1個小時的車程要多走20分鐘。包車的話基本是每人20元左右,人多的話還可以講價,雖然貴點,但是畢竟快捷和安全。到達潛山縣城的汽車站,詢問得知並沒有到天柱山的車,還是要去馬路上找,縣城內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標有“公交”字樣的6人座小面包,但往往每輛車內要被塞上十人。我們在車站旁的小飯店吃了點東西,為了節省時間,在車站外坐了一輛哈飛,包車40元,我們兩個人平均下來是每人20元,而坐中巴也要10元/人,四個人出行的話絕對是包車合算。司機姓黃(13865172881),是個復員軍人,性格也很爽朗,閑聊中告訴我們一些情況,天柱山大峽谷和漂流之類的目前都是私人承包經營了,是否要去要看個人興趣愛好,而坐中巴到天柱山,必須要說清楚到索道或者南大門,否則很容易被扔在游客集散中心,再坐車到上述兩個地方,既浪費了時間還花了冤枉錢。

40分鐘後,我們按計劃在索道和約好的“天柱山飯店”老板碰頭後,就坐索道(35元/人)上山。體力好的同學可以從南天門步行上山,據說可以看到混元霹靂石(一塊巨大的圓石從中一劈為二)、八戒念經、天蛙峰(看日出的地點)等景點,步行的話在1個小時左右。但是攻略上有很多同學說這裡的景致並不值得觀看,同時為了節省體力走西關,所以我們直接坐索道上山了。

我們放下行李,於11:30出發,沿門前石階路向上,經過白色砂地的“六月雪”(白色岩石表面風化成沙粒),向上就看到雪白岩石的飛來峰,令人稱奇的是峰頂有塊巨石,渾圓如蓋,高3米,周圍70米,猶如從天外飛來,被稱為飛來石。一路經過振衣崗、飛來閣直到二索的上站,在近上站處有岔路,往左是到總關寨(相傳南宋末年潛山土豪劉沅率民眾十萬,在天柱山抗元兵十年,他們春夏出關耕種秋冬入關守寨,天柱山的許多關也因劉沅抗元而得名),若經總關寨向上要經百步雲梯,不但又陡又險,而且還繞過了神秘谷。我們則是在岔路處向左走一段看看總關寨的外貌——在雜亂的巨石堆上建有吊橋、守寨城牆,成為易守難攻的關隘,然後再繞回到纜車站向神秘谷走去。

沿路看到一些維妙維肖的奇石,比較出名的有“像鼻石”——在粗圓的像形身上高翹起細長的像鼻,再經過一段陡直的石級路後,一個人頭像的巨石出現在眼前,大家稱之為“皖公神像”,確實惟妙惟肖,真令人嘆為觀止。繼續前行就進入了神秘谷,從外表只見巨石巍峨,或大或小或立或臥,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形成了很多石縫、石洞,小路隱沒其中,神秘谷很巧妙地利用了山勢用石條鋪成石階或在巨石上鑿成石階,這樣就把一個個洞穴連接起來,形成一條神秘的通道,通道在洞穴中時寬時窄;時而陡峭要手腳並用向上攀,時而像在黃鱔背上爬行,有時又要下到洞底;進入洞穴深處,暗得不見五指,需電筒照明,出洞後又是陽光燦爛。據統計,神秘谷長600多米,落差150多米,有“逍遙宮”、“迷宮”、“龍宮”等洞穴,洞穴進出口有十三個,有時會有分岔道,但最後又總能殊途同歸。全谷錯綜隱蔽,的確有點神秘的味道,進入神秘谷時有二條路,走不久又會合成一條,根據經驗需牢記:走時,往左不往右,走暗不走明,方能順利走出谷。

出神秘谷往左經過窄小和險峭的山道,可看到天柱松,它扎根於懸崖絕壁的石縫中,高聳於山頂,而在如此艱難條件下能長年生長壯大,當屬這棵天柱松,但是總體感覺天柱山的松遠不如黃山的松。

在往上的石級道旁有一處平坦的石谷,登上可近距離看到飛來峰的背後,圓圓的飛來石穩穩地落在峰頂,四周的山峰宛如一幅由塊塊巨石和石縫間矮矮爬地松組成的圖畫,我們猶如在山水畫前。

再往上就是天池峰頂,峰頂陡壁上裂成三塊,中間架1米寬巨石作橋(渡仙橋),橋下是萬丈深淵,上面風很大,拍了幾張照後便返回。登上天池峰頂,就看到眼前一根石柱直指蒼穹,仔細看來是上尖下寬,上面刻有“中天一柱”,“孤立擎宵”,分別是清朝都統李雲鄰和國民黨將領張淦所題,由當地藥農登頂刻上去的。峰頂高1488.4米。傲立於諸峰之上峰體的石塊就像雄者的肌肉或石骨,黑色的石縫又像青筋,顯得十分健壯有力,是名副其實的天之柱。略有遺憾的是霧氣太重,只能看見披著縹緲雲霧外衣的擎天一柱若隱若現的傲然孤立在天地之間,頗有幾分仙氣。崖底有路通向天柱峰腳下,但無法上峰頂的。

沿天池峰頂繼續前行,看到有逼真的雙乳石和祭拜天柱山的“拜岳台”,在拜岳台左側下行數百米可看到惟妙惟肖的鸚哥石和天柱主峰下的一線天以及石壁上刻的“頂天立地”大字,之後又扶著鐵鏈走在削壁的石階上到稱為“蓬萊峰”的觀景台。它在懸崖峭壁上,坐落在天柱主峰與天池峰之間,站在觀景台上抬頭望兩邊高峰覺得自己很低,但低頭望腳下卻是萬丈深淵。

按原路回到拜岳台往東一路下山,然後從拜岳台—萬景台—青龍軒一段都是落差不大的平路,不需費力。青龍背像是微型的華山蒼龍嶺,也可以看作黃山加長的鯽魚背,是一條狹窄的石脊,只容一人能夠通過。如果能扶著鐵鏈踏著窄窄的山脊到懸崖盡頭的觀景台,可看到東側諸峰和煉丹湖,這真是鍛煉人們克服恐高症的地方,因為這時起霧了,因此後面的景色一些都無法看到。折回後,沿途還可看到石壁上有國民黨將領李品仙和範苑聲的“一柱擎天”和“萬岳歸宗”石刻大字,剛勁有力,繼續前行可在青龍軒稍作休息,就直下到煉丹湖沿湖可環行到大壩,湖邊有三國道學家左慈煉丹處,湖面海拔1100米是僅次於天山和長白山天池的全國第三高山人工湖。驢友看到此景,萌發劃船的衝動,於是花了30元租了艘鐵皮船,在煉丹湖上飄蕩起來,個人覺得劃船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從煉丹湖大壩處有一路往東關,另一路往西關,我們向西關一路而下到二索的下站,這一段多數是土路,極少台階,沿路有“仙桃石”和“天柱晴雪”兩個景點。途經的氣像台門前指示此處海拔960米,回到小飯店已是下午四時半,整個西關足足游覽了5個小時,今天的行程是個環線,不算很累人。

晚飯就在住的飯店內解決,一份土雞石耳湯、一盤土粉圓燒肉、一盤青菜還價到130元,比起黃山的天價飯菜是便宜得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當地山民家都是用燒木柴的大灶做的飯菜,比起平時用煤氣和電飯鍋做出來的別有風味,但是後來我們喝的35元一瓶的天柱山原汁米酒,感覺就有點小貴了!酒足飯飽,洗澡睡覺,晚上山上要蓋被子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房門的隔音效果極差,隔壁房間的動靜聽的清清楚楚!

住宿:雙人房60元/間

D3:9月14日天柱山飯店—東關—潛山—合肥

早晨5點左右就被隔壁看日出的同學吵醒,一會又迷迷糊糊中重新睡去,等6點半那幫同學回來後,是真的睡不著了。洗漱起床,感覺天陰陰的,霧氣很重,估計日出是沒有看成了。早飯是荷包蛋面,8元/碗,絕對不便宜!出發前,先將大背包交老板代運到山下東大門口,老板只要求3元/只。

俗稱“西關秀,東關險”,今天走的是旅行社不安排的東關。7點半准時出發去東關,開始傳聞中艱苦的東關之行,先經過青龍澗索道(二索)下站,再過青龍潭到天柱山索道(一索)上站,走映真道,翻過飛虎峰和迎真峰。這段路起初上山基本上是鋪好的石階,在飛虎峰留有十數名寡婦在此屯守抗擊官兵,留下的石臼等痕跡。迎真峰是天柱山最險的山峰,過了山頂以後下山道是在雜亂的巨石堆中鑽來鑽去,有時在巨石間鋪石階走過,有時又在巨石上鑿石級攀爬,忽而從巨石下洞中鑽出,忽而又要拉著鐵鏈登上山頭;有時路在峭壁上要帖著石壁小心翼翼地通過,還有的在只容一人通過的山脊懸崖上手扶著鐵鏈走過,這樣過了一個半小時才翻過迎真峰到煉丹湖大壩附近,據當地人說,這才走了三分之一。當天的天氣不好,霧氣重的看不見百步外的東西,地上也濕濕的,濃重的水汽在樹枝上凝結成水珠再滴下來,感覺就是在下雨。

繼續前行到了面對三面懸崖高峰的回音台,據說在那裡喊話就可以做到一呼三應(三面懸崖遠近不同),但是與我們同路的4位帥哥喊得感覺都快斷氣了,卻始終沒有聽到回音。稍事休整後就直下千丈崖,在窄窄的崖頂上手扶著鐵鏈一步步向下,記不得腳下走了多少台階,雙腿只是在做機械運動,終於走到疊翠亭,這裡有個小店,是東關全程最後一個補給站,也就是傳說中的“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但是當天小店都沒有開門。

在這裡休息一下,遠眺對面夾在兩個山峰(天獅峰和覆蓋峰)之間的上山路,是連綿的石級,一段又一段,望不到盡頭,被形像地稱為“大天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登大天門的這一段最累人,坡度估計有5、60度,而且很長,路上不時停下來擦汗、喘氣、仰望,直到走到頂才知道是大天門,有人統計光這段就走了二千多個台級。

差不多10點多,終於登“門”入室,面前是下山的路,左邊的小路是上天獅峰的,據說這裡的石階更陡峭,高達膝蓋,經過400多級到天獅峰頂的獅子石,那是一塊有4~5平方的光禿巨石,站在上面環顧四周,麟角、翠花、覆盆﹍﹍等群峰都在腳下,遠處的千山萬壑、無限風光盡在眼底,雖說這裡“風景這邊獨好”,而且是要走回頭路的,加上濃重的霧氣和酸痛的雙腿我們放棄了登峰的打算。

過了大天門就一路下坡,轉過山灣,突然一個弧形石橋,上大下小,從山頂掛到山腰,人們稱之為“鵲橋”山路從橋洞下穿過,如此神奇的石景,其規模和奇特都是極其少見的。鵲橋遠看更像是大像的頭部,長長的鼻子拱在石徑的上方。

緊接著往下就是“奇谷天梯”,在狹長的石谷裂縫裡的每級石階都很窄而且很高,兩邊幾乎沒有合適用來抓手處,上下大概50-100米,坡度在大概70-80度,頭頂巨大危石似乎要墜下,令人膽寒,這裡是東關最險要的地段。奇谷天梯雖然蠻陡的,台階落差很大,要放在平時倒也不算難走,可這時人人都是強弩之末,雙腿酸痛,走這樣的陡路不免兩腳發顫,只能緊緊用手拉住兩邊石壁上的凹洞,生怕腿一軟栽下去,就一切歸零了。

再往下就沒有什麼險要地方,在樹林和山坡上走下坡路,但路程較長,沿途還看到一個同樣稱為鸚哥石的奇石,過了全部用石頭做的“馳目騁懷亭”,基本一陣小跑望下衝。最後在11:10到達東大門,至此共用了4個小時才走完東關,東大門果然沒有售票的管理人員,與候客的小面包車司機聊天,司機說這裡有四個輪流值班的管理員,不過並不是時時都坐在門口,就看游客的運氣了。整個東關全程線路是個“U”字型,只有一條正規的道路,回顧東關的峰崖險、石奇和嶺秀並不比西關差,而險的印像似乎更深刻。

坐上面包車和司機說好到潛山汽車站,10元/人,十座的車在繞了一圈三祖寺和中學後,竟然坐了16個人!到達汽車站才11點45分左右,看了時刻表後,下午1點、2點、3點有三班車去合肥,票價50元,走高速。掏錢卻找不到售票員,等了10多分鐘,總算人來了,再等了將近10分鐘看售票員忙碌的開電腦和打印機,做著准備工作。好不容易等到了售票開始,被告知1點的票沒有,只有2點的,無語~

購完票去了車站隔壁的川鎏大酒店,點了3菜2點心,菜的味道不錯,推薦綠茶香芋餅,可以買半打的,不要理會服務員推薦的一打起售,那碗菜湯面上來時嚇了我們一大跳,估計夠5-6個人吃了!費用在86元。

潛山的長途車是不對號的,好在下午2點准時發車了,約經過2小時40分鐘後達明光路長江東路口的客運站。和網上預訂的7天連鎖酒店聯系後,被告知打車過去一個起步就夠了,但是沒想到合肥的的是如此的難打!我們足足等了半個多少小時,最後在一個停車點才總算坐上了車,7天連鎖合肥店是新開的,服務各方面都不錯。晚餐在包河路的小龍蝦店吃的,價格不便宜。

晚飯後去家樂福超市買了點東西,落實了明天的早飯,回酒店洗澡睡覺。


D4:9月15日合肥—上海D477,160元8:24開車,11:23到上海,二等軟座160元

有了昨天打不到車的經歷,今天6點半就起床,7點退房。出門還算順利,馬上打到了車,到達火車站才7點20,師傅也很客氣,12元只收了10元。路上除了後座的小孩非常吵鬧,而父母聽之任之外,其他沒有什麼不順利的事情,好在他們到南京就下車了,剩下的兩個小時打個盹就到上海了。接下來要准備國慶節的行程了!


Tips:

1.天柱山很容易逃票,從潛山叫車直接到東大門下就可以了,但是也要碰運氣,從東關上的話,行李一定要簡單;如果定的是農家旅館,他們會在一索等你,會讓你買票坐索道,所以想逃票就不能在索道口和他們見面,可以直接到旅館;

2.走東關時,在疊翠亭往下幾分鐘就有一條捷徑,在向下伸展的山路右邊有條橫向小路,大天門整個地形是倒“A”字型的,那條短短幾十步路的捷徑就是A中的一橫,據說可以少走先下後上的幾百級台階,是當地山民為了省力省時開發出來的;

3.天柱山和衡山,雖然先後都稱南岳,但衡山主峰祝融峰比天柱峰低198.4米,在峰險和石奇等方面比較,衡山遠不如天柱山,我們有點為天柱山抱不平;

4.總的來說,天柱山是個不錯的地方,游客少、風景好、物價低(山上“脈動”賣5元,清甜的黃瓜1~1.5元)、民風比較淳樸,有空閑時間的話,很適合悠閑度假。如果不去東關,西關一天就能玩下來,根本不用住山上。而且,當地競爭激烈,完全可以好好砍價。



(飛來峰)



(皖公神像)



(渡仙橋)



(青龍背)



(鵲橋)


精選遊記: 天柱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