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仰光來到茵萊湖, 仿佛從白天走進了夢境, 從凡間步入仙鄉.
清晨, 當整個鎮子都仍在沉睡中. 和尚和尼姑在天色迷蒙的清新中穿街過巷, 飄然而過. 又消失在掩隱在輕輕薄霧中的街角.
接著, 早起的船夫發動了引擎. 突突的氣輪聲打破了整個小鎮的寧靜. 形體修長的游船.劃過水面. 激起翻飛的白色浪花. 河兩岸用木柱支撐的農家木屋, 也被驚醒. 接著會有一個女孩或女人走出來. 在伸向水面的台階上洗刷或汲水. 兩岸的叢叢綠樹披上了一層暖黃色的柔和陽光. 一切便蘇醒過來了. 變得清晰明亮.
第一天, 我們雇了一個導游叫懇素, 她領著我們繞山路徒步, 途中經過兩個村子, 一個半干枯的湖, 還參觀了鎮上的孤兒院. 一共走了六個小時.
肯素的家就在村子的東邊, 在旅游季節, 她和他丈夫都靠給游客帶路掙一些收入, 他丈夫今天帶著一對德國夫婦作長線途步, 要走兩天一夜. 她只帶我們走大半天. 走過一個寺廟時, 她指給我們看她的家, 並說明天等她丈夫回來了, 就請我們去她家裡做客.
在上路之前, 我問她路上有沒有餐館可以吃午飯, 她說沒有的. 但我們可以買一些食物帶上, 在村裡找一個農家做飯吃.
Endy顯得興致勃勃的. 一路上不停地向懇素問東問西, 我則因為昨天沒有睡好覺得有點累.
Trecking 回來後. Endy 叫我歇一會然後去溫泉. 他包裡有一本LP .上面介紹了這附近有一個溫泉. 我說Endy, 你瘋了嗎?我們剛剛走了六個小時啊. 我都不能動了.你還叫我去溫泉.
後來是他一個人去了. 我在房間裡睡覺.
吃晚飯的時候, 我們去了一個很安靜很素雅的小餐館. 有一對歐洲人坐在餐廳的另一個角落裡. Endy 走過去和他們打招呼. 並問他們明天要不要一起租船去茵萊湖. 他和這兩個英國人談了幾分鐘. 就約好了. 這樣, 我們明天就有四個人一起租船.
一只船一天的租金是15000K. 四個人的話每個人只要付3750K. 一路上, 凡是這種對外聯絡的事兒, 都是Endy
搞定的. 他的英文是唰啦啦的棒. 又很善於跟人交往. 而我每次看見這些歐洲人, 總覺得上去和他們交談是一件很吃力的事, 再加上本來就不愛跟生人說話. 所以就總是躲在他的背後.
這裡經常停電. 四天中有三天都是停電的. 旅館的老板有一個發電機, 但是用發電機發電,電壓很低, 照相機的電池不能充電. 電腦也不能上網. 事實上整個緬甸幾乎每天都在停電. 在仰光, 在東支,在曼德勒. 每天都聽見小發電機發出的突突的響聲. 這個國家怎麼了? 沒有電力工業部嗎?幸好我帶了兩塊電池. 要不,真不知道怎麼用照相機呢.
餐廳離我們住的旅館不遠, 我們吃完飯就走回去. 進去的時候.有一個歐洲人游客正在向老板詢問去茵萊湖的路線. 我對Endy說: 說不定這個人也想找人租船. Endy過去問了一下. 他說, 他是要去茵萊湖. 但是他想後天才去. 明天去徒步.
我有點失望, 就跟老板要了房間的鑰匙, 回房間去了.
第二天上午, 我們起得很早. 因為游茵萊湖要游一整天.
在我的內心纏繞了許久的茵萊湖,我不想稱她為東方威尼斯, 因為她的風格跟威尼斯並沒有相像之處. 她沒有威尼斯水城那種縱橫交錯的狹窄的水道 也沒有水道上那種古老的歐式建築, 她那一望無際的開闊湖面上, 是一間間簡樸的, 用許多根木柱子撐起立在水面上的木屋. 還有一塊塊浮在水面上的菜地. 濃郁獨特的人文色彩, 比起威尼斯更勝一籌.
旅館的餐廳就緊挨著客房. 這個旅館的老板真是殷勤周到. 因為是他給我們安排了游船. 一早就來敲門把各位叫醒. 我從房間走到餐廳去吃早餐的時候. 他告訴我說: 昨天那個法國帥哥也改變了主意要跟我們一起去游湖了. 果然, 他就坐在前台旁的沙發上等我們出來. Endy走出來的時候, 我喜形於色. 對他說: 我們有五個人了. 嘿嘿, 說真的, 我當時想的就是能把租船的費用降到最低. 並不是對法國人特別有好感, 當時, 我還不知道他是哪國人.
兩個英國人也來了. 上船的時候Endy讓我先挑位子, 我挑了最後那個位子, 前面是Endy,再前面是英國人, 法國帥哥坐在最前面. 我們的船像箭一般的朝著那個我朝思暮想的美麗如夢境的湖奔馳而去.
兩岸的蘆葦在水中搖曳, 因達人用單腳熟練的劃著他們那單薄的小舟. 時不時把竹子編的罩子投向水面. 住在湖中的水上人家微笑著向游人招手.安靜舒適的湖上旅館優雅矗立在湖的中央, 偶爾會看見一個女孩子用長長紗籠裹著身子站在伸向水面的屋後台階上洗澡. 耶子樹高高聳立在水上民居的四周. 漫妙風光輕輕在眼前掠過. 萬種風情漂浮於水天渺茫之間.

(單腳劃船的茵達人)

(茵萊湖)

(化緣的尼姑)

(停在河道上的船。)

(在湖中洗浴的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