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四日游之流水帳
總是到這裡來學習別人的游記,從來也沒寫過,感覺有些過意不去,好像欠了好大一個人情,今天總算能夠把自己的游記貼出來,減輕自己的內疚。
第一天:下午南普陀寺、廈大
乘著08年中秋的幾天假期,逼著先生再請兩天假,我們帶上了4歲的小不點起了個大早,終於如期乘上了虹橋機場9月14日8:55赴廈門的飛機。上飛機的那一刻,我暗地裡長吁了一口氣,還好沒遲到。
10點10分,飛機准時降落在廈門高崎機場。本來還以為森拉克大架光臨,天氣應該一塌糊塗。可出機場就感到,天雖然有點陰,很熱很悶,有點像黃梅天。在機場出口左拐100米尋找到很多人大力推薦的27路公交車,初來乍到,急急忙忙就上去了,上車之後才發現,心急火燎之間也沒注意居然不是空調車,很有點熱。但隨著它慢慢晃悠,經過了廈門的嘉禾路,湖濱路,中山路直達輪渡,我們也瀏覽了廈門的主要市容市貌。
到輪渡後下車叫了部出租直奔訂好的環島路上的金沙灣酒店,這是南京軍區的廈門接待處,想到接下來住的全海景房,不禁滿心期待。環島路是沿廈門東面海岸線而建的一條馬路,有很多鋼架立交,塗了蛋青色的塗料,兩面都用白色欄杆圍住,配在廈門有點偏綠的海邊,看上去非常清爽悅目。個人感覺這是廈門最漂亮的馬路啦。十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出租費25元,還要另加一元燃油費的呢!金沙灣就在賴昌星造的亞洲海灣酒店的隔壁,雖說是掛五星,實質是四星酒店,估計原本是軍區接待處的關系,外面看並不十分豪華。入住以後,發現居然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半海景房,一半的風景被前面的樓給擋住了。經過交涉,總台解釋有團隊在開會,沒有多余房間,但經過爭取還是給我們換了一間名副其實的全海景房,房間內蠻干淨,四星該有的都有了,比較滿意。唯一有一點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它沒有陽台,原本想坐在臨海的陽台上喝咖啡吹海風的願望沒法滿足了。但是看看窗外近在咫尺的滿眼的大海,感覺就是不一樣哦!
因為是中秋節,我們決定中午直接去南普陀寺吃素齋。酒店位置有點偏,但可以代客叫出租,一般五分鐘車也就到了,還比較方便。下午游南普陀寺,門票一人3元,小孩免票。可能過節,虔誠的香客擠滿了整個南普陀寺,連素齋都是成套的,我們吃了個120元的,有名菜香泥藏珍、羅漢素、油面筋、炒青椒等,總體感覺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好,也沒有現在很多素菜館好,價格偏貴,可能還是名聲在外吧。飯後游了整個寺,依山而建,前後也有四重,規模不小。因為香火很旺,所以也讓兒子給觀音菩薩磕了三個頭,雖然歪歪斜斜,但兒子對於能把孫悟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觀音菩薩還是非常崇拜的,誠意菩薩應該可以看見。之後爬寺後的五老峰,雖然很小,但可能帶了孩子的關系,爬起來盡然覺得挺高挺累。印像挺深的是在半山腰的一個神殿前,兒子要喝水,殿口老媽媽特地給我們喝了佛前供奉的水,這應該算淨水吧,感覺很特別。
之後順道去了號稱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廈門大學,綠草如茵,水清木朗,一棟棟頗具閩南特色的紅頂建築飛檐翹瓦,不覺感慨最美麗的大學確實並非浪得虛名。重新走在綠蔭遮道的大學校園裡,感覺整顆心安靜而沉著,溫潤而充實,特別是正好還有吸納新生的各種社團組織正在招人,看看他們青春飛揚的臉龐,真心希望他們不辜負大好年華,認真的經歷,認真的感受,畢竟生命中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嘛!
沿著一條主干道直接走到廈大的白城校門,就是廈大的海灘了,雖然有人認為廈大的海灘很美麗,但我們發現沙子並不細,雜礫很多,臨近的海水還呈黃色,感覺並不怎麼樣。但是有了一排排坐在台階上看海聊天的廈大美女同學,這裡號稱廈門最美麗的海灘也許並非空穴來風吧。
晚上去了同事力薦的“小眼睛大排檔”吃海鮮。點了招牌菜,蒸魷魚,蒸海蟹,椒鹽小條魚,一盤辣炒小竹蟶,再加兩個素菜,兒子幾乎吃了一盤炒面線,總共167元,確實價廉物美,名不虛傳,值得一去。
乘車回到酒店,乘著還有時間,從酒店的地下一層直接走到海灘,在海邊沿著長長的木棧道可以直接走到隔壁亞洲海灣的沙灘,可能是人工維護也可能是人來的比較少,這一片的沙都比較細,海水比較清,木棧道上幾乎沒人,沙灘上也只有三兩個人,累了就在海邊的亭子裡坐一會,或者在海裡踩踩細沙,聽聽海濤拍岸,吹吹清涼海風,白天的悶熱一掃而空。特別是兒子,光腳踩在沙裡,開心的都不肯回去睡覺。
第二天 鼓浪嶼
早晨九點,在酒店早餐結束之前衝到餐廳,吃到了早餐,和四星標准相比,早餐有點簡單,特別是沒有我愛吃的煎雞蛋,且結束的時間有點早,稍有點不滿,但烤小魚什麼的味道還不錯。
出門直奔輪渡,總結下來,從酒店到輪渡打車價一般在25元至27元之間。上了鼓浪嶼輪渡,每人加一元走到二層坐好,發現上二層的不管有坐沒坐都要付錢的。大概十分鐘就到了對岸鼓浪嶼,下了輪渡,就遇上了此行最敗興的事情。碰上了個小導游,號稱是廈門旅游學校的,家住鼓浪嶼,放假回來閑著沒事來幫人導一導,導完鼓浪嶼的景點收費10元。因為看過攻略是有這號導游的。就憑這麼兩句話,這人一下子就博取了我那善良先生的心。我們請了他。但事實證明這是個大錯誤,最後不得不以一小時後,我們在路邊大吵而終結。事後我特別詢問了廈門的同學,證明那多是野導,不能請。所以特別提醒下各位網友,鼓浪嶼整個小島就沒多大,環島走一圈都可以,根本就用不著單獨請導游,買個地圖自己就全部可以搞定。千萬記住,別因任何人貌似的天真純樸而動心。
撇去這些因素,鼓浪嶼還是令人滿意的。我們買了手繪地圖,沿著龍頭路閑逛,整個小島號稱萬國建築博覽,彙集了歐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小洋房。特別令我滿意的是,除了消防車外,島上沒有一輛車,交通只有幾輛電瓶車。島上大榕樹很多,綠樹蔥蘢,安靜悠閑,在島上慢慢的散步,讓路邊的畫匠給兒子畫張肖像,吃吃著名的龍頭路魚丸,張三瘋奶茶,葉氏麻滋,黃勝記豬肉脯,感覺輕松閑適,所有的壓力都飛到九霄雲外。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黃勝記豬肉脯的老板是真爽快,大片的豬肉脯拿給你嘗,但那邊的小偷也厲害,就在我和先生積極嘗試各種口味的肉脯時,小偷也悄悄拉開了我背在身後的雙肩包的兩層拉鏈,好在外面沒啥值錢的,估計要麼是我及時轉身,要麼小偷看看沒啥可偷就罷手了。萬幸!
簡單用餐之後, 我們來到了日光岩景區,買了聯票,每人80,小孩免票。門口一問,爬上日光岩十幾分鐘就可以玩好,想想那個小導游和我們說需要兩個鐘頭,就覺得犧牲點形像,和他吵架來結束也是值得的。我們帶著孩子,爬上日光岩也只用了最多二十分鐘。在日光岩上可以俯瞰廈門和鼓浪嶼的全景,看著海對岸的廈門和鼓浪嶼島上的各種紅頂建築,感覺高處攬勝,心情飛揚。
從日光岩下來,因為帶著兒子,我們乘索道來到對面的百鳥園,門口電影院裡放映的鼓浪嶼風光宣傳片還挺好看。進園後感覺孔雀很多,但都沒什麼漂亮的尾巴了。看到了白鷺,廈門又叫鷺島,就是因為原來白鷺多,但現在幾乎看不到了,總算在這裡給我們看到了。之後看了免費的鳥藝表演,有個鸚鵡很有趣,該它表演時,讓它說再見就是不說,後來被訓練員訓了一頓晾在一邊以後,仿佛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在那裡一個勁的說“再見再見”,總算得到一點東西吃。最後還有一個壓軸表演,讓小鳥認錢,就是觀眾可以拿一張一元,拿一張五元的放手上,小鳥只會拿五元以上的紙幣,絕不會要一元錢的,屢試不爽,令人捧腹。
之後我們沿著晃岩路來到了菽莊花園,路邊吃了很新鮮的蓮霧,雖然不甜,但是很清爽,值得一試。進公園發現這裡正在搞一個電視台直播的“王中王博餅晚會”,這是廈門地方民俗,每到中秋,廈門各個單位,組織都會組織博餅會,用骰子博,最後的勝出者狀元將得到大獎,廈門人對此很重視,據說比春節還熱鬧,我們看了一會,發現也看不大懂,就走了。誰知第二天聽說當天的狀元也是一個外地游客,江蘇來的,正巧碰上,就參加了博餅,哪知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居然中了個狀元,開了部車回去。我們不僅想蠻好去試試看呢!
菽莊花園裡因為被攔了一部份搞晚會,我們就直接上了海邊高地的鋼琴博物館,看到許多19世紀初的鋼琴,有四方的,有帶燭台的,還有自動彈奏的,隨便逛逛。之後沿海邊棧道一直走出來,吹吹海風還是感覺很有點心曠神怡的。
菽莊花園出來,天已經要黑了,折回龍頭路去babycat買餡餅,因為去的晚了,只剩下綠豆餡的,店員告訴我們早上每個品種都有,所以要買的朋友可以早點去買,實在不行就寄放在那,玩好了再去拿。
接下來決定就在島上吃飯,拐到網友們推薦的菜市場附近的海鮮排檔,詢問了價錢之後,總體感覺還算行,就隨便找了第一家叫阿慧小吃店海鮮排檔,點了一個螃蟹,兩只鮑魚貝、三條斑節蝦、兩條蟹湖魚做湯,245元,感覺比較公道。最後加了蔬菜和面線,總價290,有一個經驗教訓,因為加炒面線什麼的沒問價錢,結果結帳時才發現一盤炒面線要25元,和五星的亞洲海灣酒店餐廳裡的價錢一樣,而昨天吃的小眼鏡裡的炒面線只要8元,而且這裡的味道很鹹,感覺沒問價就點有點盲目。不過還有點推薦的是,個人認為蟹湖魚味道很好,雖然價錢貴了點,要100多一斤,具體是120還是150我已經忘記了,但是確實很嫩很鮮,是那種吃魚肉能明顯感覺鮮美的魚。
酒足飯飽之後,9點多我們乘輪渡回廈門,可能因為是節假日的關系,輪渡沒有半價,還是每人8元,打道回府已經10點多鐘,上床沒兩分鐘就徹底陷入昏睡狀態啦。
第三天:集美
和昨天一樣,匆忙趕在結束之前吃好早餐,10點半左右,我們向集美出發。出租車上司機給我們沿環島路一直開,經過集美大橋到達集美,雖然很繞了一大圈,但想想也看到很多沿海風景,也就不和司機計較了。但以後去的朋友可以有所借鑒,這樣繞了一大圈,應該多了20幾塊大洋吧。
首先去了陳嘉庚先生故居,瀏覽了陳先生和其弟陳敬賢之介紹,感嘆他們真有錢啦,而且把錢用在了對的地方。
之後沿著集美學村的道路慢慢逛到鰲園,路上經過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還有一些集美大學的學院,幾乎都是紅頂翹檐,極具閩南特色,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也是很幸福的。正值下午上學,路上經過一群群高中學生,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可能還不能感覺到吧。我們向一女生問路後,兒子突然抬頭問我:那就是女同學?惹得我和先生大笑。設想接下去的台詞應該是:那就是傳說中的女同學啊!想到這小不點長大以後也可能會被女同學“騙”得暈頭轉向,不覺莞爾。
鰲園面積不大,因為有陳嘉庚先生的墓和毛主席題詞的廈門解放紀念碑而得名,臨海而建,真正憑海臨風。其他有很多石雕和影雕什麼的,因為天氣很熱也沒心情細看。
出來後想想帶著兒子,准備去附近的鱷魚園,誰知門票不通用,還要另收15元一人,看看裡面簡陋的樣子,還是決定不進。再繞回陳嘉庚故居對面即有一歸來堂,也算一景點,但是不開門,只是在門口走馬觀換即可。大家要注意,我們開始不沒注意,後來又繞回來特意找這個歸來堂,很是不合理。最好就在看完陳嘉庚故居後,直接到對面歸來堂繞一下即可,然後從鰲園出來後就可以走其他的路,在集美學村裡轉轉,還是挺不錯的。
但集美這一地方真正只要半天就足夠了,只是路程有點遠。我們游好之後,在路邊一廈門小吃店裡嘗了特色的沙茶面、扁食(小餛燉),冬鴨腱粉(鴨珍肝粉絲湯),感覺味道還不錯。因為時間充裕,決定乘坐網友們推薦的507路公交回島上的中山路上逛逛。店裡的小姐熱情的向我們推薦了好幾部車,我們還是乘上了507。大約40分鐘後,回到了中山路。因為兒子睡著了,我們也沒心思逛了,直接叫部車回酒店。
回酒店,兒子倒醒了,稍事休息,我們決定到海邊游泳。正值夕陽西下,站在海邊的礁石上,感受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紅霞染透了西邊的天空,落日一點點的沉下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知不覺就湧上心頭。
我們光著腳沿著海邊的沙灘一直往前走,看看漁民在礁石上抓海礪,我們也學著干,可惜只抓到兩只小螃蜞,兒子玩的不亦樂乎。
一會又走到了亞洲海灣酒店的海灘,堆了會沙子,發現這裡有個海濱餐廳,正好天色已晚,決定在此用餐。這裡有燒烤也有主菜,三人花費350元,菜的口味不錯,感覺沒有花冤枉錢。特別是白天太陽很好,我們來海邊正好看到了夕陽,晚上在海邊吃飯,正好8月17,月亮還很圓,一輪明月升起時,海風習習,濤聲拍岸,微紅的月輝投射在大海上,真正體會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心下竊喜,前兩天都是陰天,來了也看不到月亮哦。
第四天:中山路,海濱大廈的必勝客
終於沒能趕上餐廳的早餐,不過酒店服務員態度和藹,特地給我們開門,從沒收下去的早餐中給我們打包了三分拿回房間。吃完早飯,決定去中山路上逛逛,順便品嘗著名的黃則和花生湯。打點好行李,趕到輪渡,中山路就在輪渡的附近,把行李寄存好。注意輪渡處沒有國有正規的寄存處,但有一私人的寄存行李的小店,老板還挺和氣,上午9點到下午5點,收費15元。
中山路上逛逛,感覺建築有點像上海的金陵路,都是廊街設計,下雨天逛街也不用打傘。中山路是廈門最熱鬧的步行街,商鋪林立,隨便兜兜,喝喝閩南的燒仙草,發現很多賣鼓浪嶼特產的小店,比如什麼黃勝記豬肉脯,但不像鼓浪嶼上稍稍有點優惠,沒買的朋友可以到市區去買。不一會繞到了黃則和花生湯,就在從輪渡走進中山路200米左右就到了黃則和花生湯店,買了50元的票子,再去點了花生湯,沙茶面,冬腱粉、海礪煎等,不知是否季節的關系,土筍凍哪都沒有,花生湯的花生味道很濃,但一般般吧,本人不喜歡甜食,所以嘗了一口就推給先生了。沙茶面和冬腱粉感覺也一般,先生評價還沒有集美的小吃店裡好。倒是面線湖,大概有點像上海的爛糊面,味道還行。之後我們順道上了位於中山路與輪渡口的海濱大廈24樓必勝客,准備在上面一邊欣賞鼓浪嶼美景,一邊消磨2小時後打道回府,確實,從24樓看下去,對面的鼓浪嶼全景盡收眼底,整個小島上一棟棟紅頂的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別有一番清韻,不枉此行。廈門四日游之流水帳
總是到這裡來學習別人的游記,從來也沒寫過,感覺有些過意不去,好像欠了好大一個人情,今天總算能夠把自己的游記貼出來,減輕自己的內疚。
第一天:下午南普陀寺、廈大
乘著08年中秋的幾天假期,逼著先生再請兩天假,我們帶上了4歲的小不點起了個大早,終於如期乘上了虹橋機場9月14日8:55赴廈門的飛機。上飛機的那一刻,我暗地裡長吁了一口氣,還好沒遲到。
10點10分,飛機准時降落在廈門高崎機場。本來還以為森拉克大架光臨,天氣應該一塌糊塗。可出機場就感到,天雖然有點陰,很熱很悶,有點像黃梅天。在機場出口左拐100米尋找到很多人大力推薦的27路公交車,初來乍到,急急忙忙就上去了,上車之後才發現,心急火燎之間也沒注意居然不是空調車,很有點熱。但隨著它慢慢晃悠,經過了廈門的嘉禾路,湖濱路,中山路直達輪渡,我們也瀏覽了廈門的主要市容市貌。
到輪渡後下車叫了部出租直奔訂好的環島路上的金沙灣酒店,這是南京軍區的廈門接待處,想到接下來住的全海景房,不禁滿心期待。環島路是沿廈門東面海岸線而建的一條馬路,有很多鋼架立交,塗了蛋青色的塗料,兩面都用白色欄杆圍住,配在廈門有點偏綠的海邊,看上去非常清爽悅目。個人感覺這是廈門最漂亮的馬路啦。十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出租費25元,還要另加一元燃油費的呢!金沙灣就在賴昌星造的亞洲海灣酒店的隔壁,雖說是掛五星,實質是四星酒店,估計原本是軍區接待處的關系,外面看並不十分豪華。入住以後,發現居然給我們安排了一間半海景房,一半的風景被前面的樓給擋住了。經過交涉,總台解釋有團隊在開會,沒有多余房間,但經過爭取還是給我們換了一間名副其實的全海景房,房間內蠻干淨,四星該有的都有了,比較滿意。唯一有一點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它沒有陽台,原本想坐在臨海的陽台上喝咖啡吹海風的願望沒法滿足了。但是看看窗外近在咫尺的滿眼的大海,感覺就是不一樣哦!
因為是中秋節,我們決定中午直接去南普陀寺吃素齋。酒店位置有點偏,但可以代客叫出租,一般五分鐘車也就到了,還比較方便。下午游南普陀寺,門票一人3元,小孩免票。可能過節,虔誠的香客擠滿了整個南普陀寺,連素齋都是成套的,我們吃了個120元的,有名菜香泥藏珍、羅漢素、油面筋、炒青椒等,總體感覺並沒有傳說的那麼好,也沒有現在很多素菜館好,價格偏貴,可能還是名聲在外吧。飯後游了整個寺,依山而建,前後也有四重,規模不小。因為香火很旺,所以也讓兒子給觀音菩薩磕了三個頭,雖然歪歪斜斜,但兒子對於能把孫悟空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觀音菩薩還是非常崇拜的,誠意菩薩應該可以看見。之後爬寺後的五老峰,雖然很小,但可能帶了孩子的關系,爬起來盡然覺得挺高挺累。印像挺深的是在半山腰的一個神殿前,兒子要喝水,殿口老媽媽特地給我們喝了佛前供奉的水,這應該算淨水吧,感覺很特別。
之後順道去了號稱中國最美麗的大學——廈門大學,綠草如茵,水清木朗,一棟棟頗具閩南特色的紅頂建築飛檐翹瓦,不覺感慨最美麗的大學確實並非浪得虛名。重新走在綠蔭遮道的大學校園裡,感覺整顆心安靜而沉著,溫潤而充實,特別是正好還有吸納新生的各種社團組織正在招人,看看他們青春飛揚的臉龐,真心希望他們不辜負大好年華,認真的經歷,認真的感受,畢竟生命中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嘛!
沿著一條主干道直接走到廈大的白城校門,就是廈大的海灘了,雖然有人認為廈大的海灘很美麗,但我們發現沙子並不細,雜礫很多,臨近的海水還呈黃色,感覺並不怎麼樣。但是有了一排排坐在台階上看海聊天的廈大美女同學,這裡號稱廈門最美麗的海灘也許並非空穴來風吧。
晚上去了同事力薦的“小眼睛大排檔”吃海鮮。點了招牌菜,蒸魷魚,蒸海蟹,椒鹽小條魚,一盤辣炒小竹蟶,再加兩個素菜,兒子幾乎吃了一盤炒面線,總共167元,確實價廉物美,名不虛傳,值得一去。
乘車回到酒店,乘著還有時間,從酒店的地下一層直接走到海灘,在海邊沿著長長的木棧道可以直接走到隔壁亞洲海灣的沙灘,可能是人工維護也可能是人來的比較少,這一片的沙都比較細,海水比較清,木棧道上幾乎沒人,沙灘上也只有三兩個人,累了就在海邊的亭子裡坐一會,或者在海裡踩踩細沙,聽聽海濤拍岸,吹吹清涼海風,白天的悶熱一掃而空。特別是兒子,光腳踩在沙裡,開心的都不肯回去睡覺。
第二天 鼓浪嶼
早晨九點,在酒店早餐結束之前衝到餐廳,吃到了早餐,和四星標准相比,早餐有點簡單,特別是沒有我愛吃的煎雞蛋,且結束的時間有點早,稍有點不滿,但烤小魚什麼的味道還不錯。
出門直奔輪渡,總結下來,從酒店到輪渡打車價一般在25元至27元之間。上了鼓浪嶼輪渡,每人加一元走到二層坐好,發現上二層的不管有坐沒坐都要付錢的。大概十分鐘就到了對岸鼓浪嶼,下了輪渡,就遇上了此行最敗興的事情。碰上了個小導游,號稱是廈門旅游學校的,家住鼓浪嶼,放假回來閑著沒事來幫人導一導,導完鼓浪嶼的景點收費10元。因為看過攻略是有這號導游的。就憑這麼兩句話,這人一下子就博取了我那善良先生的心。我們請了他。但事實證明這是個大錯誤,最後不得不以一小時後,我們在路邊大吵而終結。事後我特別詢問了廈門的同學,證明那多是野導,不能請。所以特別提醒下各位網友,鼓浪嶼整個小島就沒多大,環島走一圈都可以,根本就用不著單獨請導游,買個地圖自己就全部可以搞定。千萬記住,別因任何人貌似的天真純樸而動心。
撇去這些因素,鼓浪嶼還是令人滿意的。我們買了手繪地圖,沿著龍頭路閑逛,整個小島號稱萬國建築博覽,彙集了歐洲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小洋房。特別令我滿意的是,除了消防車外,島上沒有一輛車,交通只有幾輛電瓶車。島上大榕樹很多,綠樹蔥蘢,安靜悠閑,在島上慢慢的散步,讓路邊的畫匠給兒子畫張肖像,吃吃著名的龍頭路魚丸,張三瘋奶茶,葉氏麻滋,黃勝記豬肉脯,感覺輕松閑適,所有的壓力都飛到九霄雲外。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黃勝記豬肉脯的老板是真爽快,大片的豬肉脯拿給你嘗,但那邊的小偷也厲害,就在我和先生積極嘗試各種口味的肉脯時,小偷也悄悄拉開了我背在身後的雙肩包的兩層拉鏈,好在外面沒啥值錢的,估計要麼是我及時轉身,要麼小偷看看沒啥可偷就罷手了。萬幸!
簡單用餐之後, 我們來到了日光岩景區,買了聯票,每人80,小孩免票。門口一問,爬上日光岩十幾分鐘就可以玩好,想想那個小導游和我們說需要兩個鐘頭,就覺得犧牲點形像,和他吵架來結束也是值得的。我們帶著孩子,爬上日光岩也只用了最多二十分鐘。在日光岩上可以俯瞰廈門和鼓浪嶼的全景,看著海對岸的廈門和鼓浪嶼島上的各種紅頂建築,感覺高處攬勝,心情飛揚。
從日光岩下來,因為帶著兒子,我們乘索道來到對面的百鳥園,門口電影院裡放映的鼓浪嶼風光宣傳片還挺好看。進園後感覺孔雀很多,但都沒什麼漂亮的尾巴了。看到了白鷺,廈門又叫鷺島,就是因為原來白鷺多,但現在幾乎看不到了,總算在這裡給我們看到了。之後看了免費的鳥藝表演,有個鸚鵡很有趣,該它表演時,讓它說再見就是不說,後來被訓練員訓了一頓晾在一邊以後,仿佛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在那裡一個勁的說“再見再見”,總算得到一點東西吃。最後還有一個壓軸表演,讓小鳥認錢,就是觀眾可以拿一張一元,拿一張五元的放手上,小鳥只會拿五元以上的紙幣,絕不會要一元錢的,屢試不爽,令人捧腹。
之後我們沿著晃岩路來到了菽莊花園,路邊吃了很新鮮的蓮霧,雖然不甜,但是很清爽,值得一試。進公園發現這裡正在搞一個電視台直播的“王中王博餅晚會”,這是廈門地方民俗,每到中秋,廈門各個單位,組織都會組織博餅會,用骰子博,最後的勝出者狀元將得到大獎,廈門人對此很重視,據說比春節還熱鬧,我們看了一會,發現也看不大懂,就走了。誰知第二天聽說當天的狀元也是一個外地游客,江蘇來的,正巧碰上,就參加了博餅,哪知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居然中了個狀元,開了部車回去。我們不僅想蠻好去試試看呢!
菽莊花園裡因為被攔了一部份搞晚會,我們就直接上了海邊高地的鋼琴博物館,看到許多19世紀初的鋼琴,有四方的,有帶燭台的,還有自動彈奏的,隨便逛逛。之後沿海邊棧道一直走出來,吹吹海風還是感覺很有點心曠神怡的。
菽莊花園出來,天已經要黑了,折回龍頭路去babycat買餡餅,因為去的晚了,只剩下綠豆餡的,店員告訴我們早上每個品種都有,所以要買的朋友可以早點去買,實在不行就寄放在那,玩好了再去拿。
接下來決定就在島上吃飯,拐到網友們推薦的菜市場附近的海鮮排檔,詢問了價錢之後,總體感覺還算行,就隨便找了第一家叫阿慧小吃店海鮮排檔,點了一個螃蟹,兩只鮑魚貝、三條斑節蝦、兩條蟹湖魚做湯,245元,感覺比較公道。最後加了蔬菜和面線,總價290,有一個經驗教訓,因為加炒面線什麼的沒問價錢,結果結帳時才發現一盤炒面線要25元,和五星的亞洲海灣酒店餐廳裡的價錢一樣,而昨天吃的小眼鏡裡的炒面線只要8元,而且這裡的味道很鹹,感覺沒問價就點有點盲目。不過還有點推薦的是,個人認為蟹湖魚味道很好,雖然價錢貴了點,要100多一斤,具體是120還是150我已經忘記了,但是確實很嫩很鮮,是那種吃魚肉能明顯感覺鮮美的魚。
酒足飯飽之後,9點多我們乘輪渡回廈門,可能因為是節假日的關系,輪渡沒有半價,還是每人8元,打道回府已經10點多鐘,上床沒兩分鐘就徹底陷入昏睡狀態啦。
第三天:集美
和昨天一樣,匆忙趕在結束之前吃好早餐,10點半左右,我們向集美出發。出租車上司機給我們沿環島路一直開,經過集美大橋到達集美,雖然很繞了一大圈,但想想也看到很多沿海風景,也就不和司機計較了。但以後去的朋友可以有所借鑒,這樣繞了一大圈,應該多了20幾塊大洋吧。
首先去了陳嘉庚先生故居,瀏覽了陳先生和其弟陳敬賢之介紹,感嘆他們真有錢啦,而且把錢用在了對的地方。
之後沿著集美學村的道路慢慢逛到鰲園,路上經過集美小學、集美中學還有一些集美大學的學院,幾乎都是紅頂翹檐,極具閩南特色,感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也是很幸福的。正值下午上學,路上經過一群群高中學生,正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可能還不能感覺到吧。我們向一女生問路後,兒子突然抬頭問我:那就是女同學?惹得我和先生大笑。設想接下去的台詞應該是:那就是傳說中的女同學啊!想到這小不點長大以後也可能會被女同學“騙”得暈頭轉向,不覺莞爾。
鰲園面積不大,因為有陳嘉庚先生的墓和毛主席題詞的廈門解放紀念碑而得名,臨海而建,真正憑海臨風。其他有很多石雕和影雕什麼的,因為天氣很熱也沒心情細看。
出來後想想帶著兒子,准備去附近的鱷魚園,誰知門票不通用,還要另收15元一人,看看裡面簡陋的樣子,還是決定不進。再繞回陳嘉庚故居對面即有一歸來堂,也算一景點,但是不開門,只是在門口走馬觀換即可。大家要注意,我們開始不沒注意,後來又繞回來特意找這個歸來堂,很是不合理。最好就在看完陳嘉庚故居後,直接到對面歸來堂繞一下即可,然後從鰲園出來後就可以走其他的路,在集美學村裡轉轉,還是挺不錯的。
但集美這一地方真正只要半天就足夠了,只是路程有點遠。我們游好之後,在路邊一廈門小吃店裡嘗了特色的沙茶面、扁食(小餛燉),冬鴨腱粉(鴨珍肝粉絲湯),感覺味道還不錯。因為時間充裕,決定乘坐網友們推薦的507路公交回島上的中山路上逛逛。店裡的小姐熱情的向我們推薦了好幾部車,我們還是乘上了507。大約40分鐘後,回到了中山路。因為兒子睡著了,我們也沒心思逛了,直接叫部車回酒店。
回酒店,兒子倒醒了,稍事休息,我們決定到海邊游泳。正值夕陽西下,站在海邊的礁石上,感受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紅霞染透了西邊的天空,落日一點點的沉下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知不覺就湧上心頭。
我們光著腳沿著海邊的沙灘一直往前走,看看漁民在礁石上抓海礪,我們也學著干,可惜只抓到兩只小螃蜞,兒子玩的不亦樂乎。
一會又走到了亞洲海灣酒店的海灘,堆了會沙子,發現這裡有個海濱餐廳,正好天色已晚,決定在此用餐。這裡有燒烤也有主菜,三人花費350元,菜的口味不錯,感覺沒有花冤枉錢。特別是白天太陽很好,我們來海邊正好看到了夕陽,晚上在海邊吃飯,正好8月17,月亮還很圓,一輪明月升起時,海風習習,濤聲拍岸,微紅的月輝投射在大海上,真正體會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心下竊喜,前兩天都是陰天,來了也看不到月亮哦。
第四天:中山路,海濱大廈的必勝客
終於沒能趕上餐廳的早餐,不過酒店服務員態度和藹,特地給我們開門,從沒收下去的早餐中給我們打包了三分拿回房間。吃完早飯,決定去中山路上逛逛,順便品嘗著名的黃則和花生湯。打點好行李,趕到輪渡,中山路就在輪渡的附近,把行李寄存好。注意輪渡處沒有國有正規的寄存處,但有一私人的寄存行李的小店,老板還挺和氣,上午9點到下午5點,收費15元。
中山路上逛逛,感覺建築有點像上海的金陵路,都是廊街設計,下雨天逛街也不用打傘。中山路是廈門最熱鬧的步行街,商鋪林立,隨便兜兜,喝喝閩南的燒仙草,發現很多賣鼓浪嶼特產的小店,比如什麼黃勝記豬肉脯,但不像鼓浪嶼上稍稍有點優惠,沒買的朋友可以到市區去買。不一會繞到了黃則和花生湯,就在從輪渡走進中山路200米左右就到了黃則和花生湯店,買了50元的票子,再去點了花生湯,沙茶面,冬腱粉、海礪煎等,不知是否季節的關系,土筍凍哪都沒有,花生湯的花生味道很濃,但一般般吧,本人不喜歡甜食,所以嘗了一口就推給先生了。沙茶面和冬腱粉感覺也一般,先生評價還沒有集美的小吃店裡好。倒是面線湖,大概有點像上海的爛糊面,味道還行。之後我們順道上了位於中山路與輪渡口的海濱大廈24樓必勝客,准備在上面一邊欣賞鼓浪嶼美景,一邊消磨2小時後打道回府,確實,從24樓看下去,對面的鼓浪嶼全景盡收眼底,整個小島上一棟棟紅頂的小樓掩映在綠樹叢中,別有一番清韻,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