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aowudeshetou(圖片博客裡有哦)
說到新疆的吃,不外乎羊肉和水果。可我的此次新疆之行卻吃出了、驗證了一個道道兒“不去新疆不知中國之大”。
布爾津是前往喀納斯的必經之鎮,嘗了那裡的烤魚,還不賴。不過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當地人推著小車叫賣的玉米。一兩元錢一個。玉米須葉裹的那叫嚴實,邊剝邊吃雖然有些麻煩,但咬下去一口,你便無憾了。也許正是這樣,才保持了玉米的新鮮本味。香、甜、糯,所有的好吃指標都剛剛好到那個度。
從塞裡木湖陶醉之後,驅車經過伊梨附近,在一個小集鎮,看到了烤紅薯的。尋思著新疆但凡甜的東西,都應該比江浙的好吃吧?於是買了一堆。哇,也許此物只有新疆有了!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烤紅薯。一般,紅薯有兩種:紅心的,軟軟的那種,還有就是栗子紅薯,有點白,粉粉的。這個紅薯,凝結了兩種紅薯之長,有的雖然看上去白白的,但吃起來又韌又甜。當時真是慶幸還好沒多吃拉條子。一下子干掉了四個。
一路旅行下來,最後回到了烏魯木齊。雖然一路嘗遍拉條子(途中常以此為食,爸爸喜歡吃,我寫到它都快吐了)、烤包子(好硬)、手抓飯(胡蘿蔔、油、羊肉,沒啥特別)、石榴汁(酸酸的,有酒味)、現烤馕(剛出爐確實好吃)、大盤雞(辣辣的,裡面的土豆也好吃)、冷水魚(只能在賽裡木湖裡生存的魚,肉質有些老)、奶茶(鹹鹹的)……卻仍然對玉米和烤紅薯念念不忘,於是在最後一天,穿行於烏魯木齊的大街小巷,我和媽媽看到玉米紅薯,像征性的問下價,便買了好多。可回屋一嘗,暈翻,和在家吃的沒啥區別。忽然想到,難怪人說,梨要吃庫爾勒的,葡萄要吃吐魯番的,現在以我的經驗,補充下,玉米要吃布爾津的、烤紅薯要吃伊梨的……真是不去新疆不知中國之大啊!
需要補充的是,如果你生性對羊肉不敢冒,你也不會太驚艷於新疆羊肉的美味,即便你愛吃,估計也經不住天天吃頓頓吃。去了十來天,回來天天想喝稀飯,一個星期了,還沒緩過來。至於水果,在新疆,也會吃到不如咱這邊的西瓜、哈密瓜。相對來說,葡萄整體水平偏高,基本不會讓您失望,尤其是馬奶子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