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游之六——第三天,古監獄/司法大廈、巴黎聖母院、市政府、蓬皮杜中心、巴士底廣場和聖心教堂

作者: 法國旅游

導讀2007年3月12日星期二 晴 今天行程豐富,第一站參觀西岱宮(司法大廈/古監獄和裁判所)。西岱宮位於賽納河右岸的西岱島上,是中世紀古堡式的建築,賽納河邊的一個亮麗的風景,目前是法國法院所在地。這座十四世紀建築的代表作,以憲兵大廳、拘留所和廚房的設計而聞名。拜占庭式的大廳長64米寬27.5米高8.5米高大寬敞,拘留所和廚房也是當時的建築典範。差不多所有的地下 ...

2007年3月12日星期二 晴 今天行程豐富,第一站參觀西岱宮(司法大廈/古監獄和裁判所)。西岱宮位於賽納河右岸的西岱島上,是中世紀古堡式的建築,賽納河邊的一個亮麗的風景,目前是法國法院所在地。這座十四世紀建築的代表作,以憲兵大廳、拘留所和廚房的設計而聞名。拜占庭式的大廳長64米寬27.5米高8.5米高大寬敞,拘留所和廚房也是當時的建築典範。差不多所有的地下室都在15世紀的時候改為監獄,關押過成千上萬的犯人,大革命時期曾囚禁過路易十六的皇後瑪麗-安東奈特。牢房區再現了大革命時期幾種牢房的樣子:草民房、富囚房、要犯牢房,有錢的可以睡有床的單間,沒錢的只能擠地鋪咯。書記室和囚禁瑪麗-安東奈特皇後的牢房還有模擬的假人,情景很逼真。監獄這種地方讓人心情沉重。



(憲兵大廳,當天剛剛好有其他展覽)

第二站,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很早以前就知道巴黎聖母院了,那是因為看過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的電影,今天終於可以一睹真顏。根據說明書介紹,巴黎聖母院原址為艾田教堂,在1160年時被摧毀,1163年正式下令重建。建設過程橫跨數十年,歷經多位建築師。聖母院建造在哥特式建築的全盛時期,兩側有高達69米高的鐘樓,鐘樓兩側的扶剁是正面建築的主要垂直線條;各樓層具有十三世紀前半葉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檣面平坦厚重,表面經過鏤空與裝飾,配以彩色玻璃大形圓花窗,寬大的尖形窗。修長的細廊柱,欄杆鏤空雕刻四葉裝飾為教堂上半部營造了輕巧與透明的美感。聖母院正面三個歌特式門洞上方有7層尖拱券,層層向後遞進,每層都雕滿塑像。拱券下面是聖經故事人物,中間主門是“最後的審判”。



(巴黎聖母院拱門)

參觀教堂大廳是不用買票的。我們進去的時候,大廳裡一排排的長椅上坐著神情肅穆的信徒,祭壇上有教士主持彌撒,燭光閃爍,氣氛莊嚴。陽光透過玫瑰花形大窗和雕刻著聖經故事尖頂方形窗的彩色玻璃,給教堂帶來光明和靈動。雖然游客不少,但是大家都只是慢慢地走著靜靜地參觀,一點喧嘩都沒有。我們跟著人群繞著教堂的廊拄轉了一圈,觀看了教堂的藏品。想要繼續上鐘樓參觀,必須到教堂外面去排隊購票。當然我們買的博物館4天票已經包含了這個項目,不過票雖不用買,隊還得排。利用排隊的時間,完成了我們的午餐。我們帶來在公寓事先做好的三文治和熱茶,女兒讀書的時候在咖啡店打鐘點工做過各式三文治,而今天則是為自己做。她說做一個三文治的材料成本一歐元左右,外面買一個大約4歐元,我們又省下幾歐啦!排了大約半個小時,剛吃完午餐就輪到我們了。沿著螺旋形的樓梯向上爬,樓梯很窄游客很多,一個跟著一個,如果上面有人下來,下面的隊伍必須停止前進,緊貼著牆壁,才能讓上面的人小心翼翼地通過。因為後面跟著很多人,所以不能中途停下來休息,氣喘吁吁地終於爬到離地面46米的幻想怪物走廊。這條走廊圍繞著教堂的外圍大半圈,可以讓游客欣賞到轉角欄杆上的怪物塑像,其中最著名的塑像是"思提志"(STRYGE),源於希腊文意為夜梟,是傳說中的暗夜精怪。屋檐上有動物形排水塑像與牆面的卷葉裝飾,我們同時觀賞了教堂中部的屋頂與袖廊上方的尖頂,也順便稍作休息。



(思提志,在沉思什麼呢)

接著重新鑽進南側鐘樓的螺旋形樓梯繼續向上攀爬,這回是抵達了聖母院最大的掛鐘前。這鐘鑄造於17世紀,重13噸,加上500公斤的鐘錘和1噸半重的掛軸,總重量為15噸,名為"艾曼紐.呂多維克.瑪麗.泰瑞絲"。在大鐘前拍照留念,然後再接再勵,沿著樓梯爬不多久就到達兩側鐘樓的樓頂俯瞰巴黎的風光了。



(巴黎聖母院上了望巴黎風光)

居高臨下,巴黎的美景盡收眼底,不由一陣興奮,尤其為老伴感到高興。68歲的老人了,兩年前膝蓋骨折後處理得不夠好,如今腳踝上還有一些浮腫,但我們居然和年輕人一樣爬上高高的巴黎聖母院鐘樓頂!

從鐘樓下來繞著聖母院轉了一圈。聖母院正門游客熙熙禳禳,要找個好角度拍照還真費了點功夫。聖母院後面的小花園顯得寧靜多了,在這裡可以清楚地欣賞聖母院的建築結構。在巴黎市政府(HOTEL DE VILLE)門前照了相,這是模仿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每個牆角都有眾多的塑像。然後轉到巴黎最古老的廣場——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原名王宮廣場,從查理六世到亨利二世都在這裡住過,後來王宮被坼除。1605年開始在這裡修廣場,四邊由36座紅白相間的磚砌成一樣高的三層樓房圍繞成方形廣場。建築的底層是商店和酒吧,這些商店門前是一條古典拱廊的人行走道,向著廣場的是一個個的拱形門。據說亨利四世和王後以前的居所,還有大文豪雨果的故居也在這些房子的裡面。廣場中央有亨利三世的銅像。游客不多,倒是有不少年輕人在那裡玩耍。我們要看的地方太多,只是在廣場上休息了一會。

(待續)

注:全文個人原創,如需轉載,請先征得本人同意。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