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百年不朽愛情橋 租自行車還是ENDY的主意, 他似乎有自行車情結。 在茵萊湖是這樣, 到了蔓得勒還是沒改變。 從住處到烏本橋,是滿遠的。乘出租大概是30分鐘,我們這兩輪的出租,就走了至少50分鐘。 從市區到烏本橋是沿著第五大街直走, 不需要拐彎, 但第五大街可長了。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街道。是一條大路呢。直騎得我精疲力竭幾乎到地不起。 但無論如何好歹總算見到了湖。 這個湖便是東塔曼湖, 沿著湖邊再向右邊的村子走了一會。烏本橋那滄桑的身影便出現在眼前。 遠遠地,只見那座著名的橋橫跨在湖面上。湖水清澈如明鏡,湖邊是種著玉米的耕地和葉已落光的枯樹。橋的入口處有幾家路天的咖啡坐和餐館,橋上身著粉紅枷裟的尼姑和降紅色袈裟的和尚飄然走過,給那座啞灰色的柚木橋平添了許多風情。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有1200米長,984跟木樁支撐。烏本原是一處低窪地。 旱季積水成澤,濕季更是湖水上漲,當地的村民出入有諸多不便。當年的敏東王,為了解除烏本村民的交通困境,下令修建這座橋。橋上的材料,全部用優質柚木做成,而這些柚木,是從阿瓦城拆卸下來後搬運過來的。 如今歲月變遷,經歷了百年風雨,柚木橋仍然屹立在湖面上。走近橋面,只見許所有的柱子都已退盡色彩,變成了灰藍色的朽木,有一些柱身裂開了幾道逢,中心由於長年的風化已被掏空。 而橋面的柚木板卻平整地鋪在排在一起。 行人走過。並沒有搖晃的感覺。 橋上走的, 多數過外的游人,也有當地人,和附近寺院的和尚,一個少女身後拖著一根又黑又長的發辯,獨自站立橋中的亭台旁,向遠處挑望,身影雙雙的情侶坐在橋上竊竊私語,這座橋還有另一個名字——情人橋。 是因為情人們都愛來這裡慢步而得名還是因為有了這個名字才有許多情人來這裡停留呢?從橋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至少也要花半個小時呢。像我這樣邊走還要邊拍照的。那就不知道要耽誤多久了。日落的時候,只見一抹火紅的夕陽將湖水染成紫紅,遠處有一葉輕舟從容蕩漾在水面上。 湖岸邊的古樹影靜靜地影在水面上。天空和湖水,橋融為一體,組成絕美畫圈。讓人忍不住駐目瀏漣。等到夕陽落盡,我們不得不要離開的時候。天已黑了。回去的路上,有好長一段路是沒有路燈的。這下麻煩了。看不清回去的路,連方向都辯不清了。只好走幾步又停下來問路人。最後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市區。 實在是太累了。下次是打死也不會租自行車的。

(烏本橋上的尼姑)

(湖水湛藍.)

(一抹粉紅)
更多照片請點擊: http://***/s/blog_5003fc650100b4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