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今年加大了宣傳力度,積極出資參加各類展會,借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四月初,我們要在揚州參加華東地區畜牧業展。我們提前一天去布展。三月三十號早上我們一行四人就從青島出發了。這次參加展會的人共有6人,老板可能也要去,但是還沒有確切的日期,因為這次荷蘭的老板要來,可能沒有時間顧及展會,不說誰知道呢!
我們經過六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後,於下午五點左右到達揚州,見到了傳說中的揚州。已進入揚州就看到高速路旁邊那一片一片的黃色,據說那是油菜花。說實話,油菜花我是沒有見過,但是在我們家鄉我看到過百菜花,也是黃油油的一片,非常的漂亮。在車上我還拍了幾張油菜花的照片,可以由於車速太快,那漂亮的畫面沒有抓住。
第二天布展完畢,我們開車到了揚州著名的景點之一-何園。何園坐落在徐凝門街,又叫“寄嘯山莊”,是由清光緒年間任湖北漢黃道台、江漢關監督、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舸所造,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清同治年間,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占地14000余平方米。全園可分為東西兩個部分,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檐歇山式,帶回廊。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向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廳北有假山貼牆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牆;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西園空間開闊,中央有一個大水池,樓廳廊房環池而建。池的北樓寬七楹,屋頂高低錯落;中樓的三間稍突,兩側的兩間稍斂,屋角微翹,形若蝴蝶,故而俗稱“蝴蝶廳”。樓旁與復道廊相連,並與假山貫串分隔,廊壁間有漏窗可互見兩面的景色。池東有石橋,與水心亭貫通,亭南曲橋撫波,與平台相連,是納涼之所。池西一組假山逶迤向南,峰巒疊嶂,後有掛花廳三楹,有黃石假山夾道,古木掩映,野趣橫生。 何園中的水心亭(有人稱戲台),是為了巧用水面和環園回廊的回聲,增強其音響的共鳴效果而建的,以供園主人觀賞戲曲和歌舞之用。《紅樓夢》等影片的拍攝,都曾把何園的水心亭作為場景。“四面串樓環水抱,幾堆假山嘆自然。”串樓是何園建築藝術的最大特色。串樓復廊逶迤曲折,延伸不斷。串樓長400余米,繞園一周。在串樓的窗格和壁板上刻有蘇東坡、唐伯虎、鄭板橋等人詩畫,回廊牆壁石碑上嵌有古人的詩句。回廊上的“觀園鏡”,可通觀全園景色,給人以“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景觀印像,充分體現了建築藝術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之美。(取自何園介紹)
何園真的有點過大,我們逛著都覺著有點暈,真佩服生活在這宅子裡的人,難怪有人說古時的女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是,那麼大的一個院子出這個大門還真要費點功夫。我們還開玩笑說:早上叫大奶奶吃飯後,再去叫二奶奶,等到三奶奶吃飯時,大奶奶又該吃晚飯了。不過何園的建築真的很漂亮,很多設計都很漂亮,其中有個地方,大概是在個水塘邊吧,在塘邊走走就可以看到假山上的一個圓洞中看到從圓月到月殘的全部過程,在水塘的西邊還有個鏡中花,設計確實巧妙,它不僅為園子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也開闊了園子的視線,使園子看起來更加的開闊。
在何家家訓大學堂前有個小水壇,壇子中還有一個小的壇子,在小壇子裡面和壇子的四周散落著好多的鋼崩。據說如果你能將鋼崩扔到水壇中的小壇子中,許的願望就能實現。我也想試試,可惜沒有鋼崩,從同事那裡借了一枚鋼崩小心翼翼的扔下去,很遺憾沒有中標。
當然了,那麼漂亮的園子花了多少錢才能呈現今天這種格局!
逛完何園後,我們驅車到了瘦西湖,可是到達的時候已經四點多了,我們花480元到瘦西湖玩一個小時,有點太不劃算了,因為瘦西湖大概五點就關門了,一個小時90塊錢太貴了,我們沒有舍得,只是在瘦西湖門前留了張照片,我們打算明後天展會完畢後再來逛的,可惜後來因為時間安排比較緊張沒有去成,著實可惜!
同樣也是因為時間的問題,我們到揚州只逛過何園,就結束了我們的揚州之行。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