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口鎮真正是我此行周轉的地方,除了在那兒吃了一頓早餐以外,再沒有多余的耽擱了。到鎮上時間:2002年2月14日14:30分。---Tips: 從湯口有到西遞的中巴,發車時間是上午9:30和下午3:00,如果去西遞,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選擇其中一趟。另外,聽說湯口也有到南京的大巴,多是上午發車,因為不繞道,5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南京,要比從黃山市(屯溪)快得多。不過只是聽說,未證實。
因為實在想在有限的時間裡玩盡可能多的地方,所以決定包車。正巧碰到一對年輕人,和我們走的是同樣的路線,所以一拍即合。包一輛面的,從湯口—西遞—宏村的價格是100元,算來每人才25元,真是很劃算!
安徽的司機開起車來真是快得不要命,一邊飛車一邊還和我們說話,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後來看得我實在心驚膽戰,干脆緘口不語,閉目養神。出湯口鎮不遠,他還“熱情”地把我們拉到一個“XX博物館”的地方,說是可以免費參觀。其實裡面就是一個商店,全都是賣一些偽劣的工藝品,而且價格奇貴,所以只是進去看了一下,5分鐘後就出來了。司機看我們兩手空空,好像有些悻悻然,只好上路了。
約16:00到了西遞。雖然它在網上的名聲早已“臭名遠揚”,原諒我的用詞,但它的確已經大大的商業化了,“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形容它再恰當不過。
---Tips: 西遞門票38元/人,外加1元保險。真不明白在這個小村裡保的是哪門子險?是人身險,還是什麼別的?巧立名目亂收費罷了。逃票可能不行,村口有查票的,不過要是村民帶著應該可以吧。奉勸各位最好別去西遞,除了刁民多些,實在沒有哪點比得過宏村。我們此去,實在是想看看它到底和宏村是怎樣不同,到底算是去過黟縣的兩個村子。但僅僅為此,實在不值。
矗立在村口的,是“膠州刺史、荊藩首相”胡文光的牌樓,牌樓上雕刻有游龍、麒麟、孔雀、仙鶴及八仙圖。分配給我們的免費導游(門票中含導游費)在講了這牌樓歷史和典故之後,急急地把我們推給帶後面的一撥人的另外一個導游,就不知去向了。人家的導游對我們有點愛理不理,我們剛停下來在牌樓前拍照,導游就帶著那撥人走掉了。就這樣,我們花了同樣多的錢進得村來,卻沒有導游。嘉嘉氣不過,又到售票處去找人理論。最後還是起初的那個導游極不情願地來了,嘴上還說是領導分配讓她帶另外一個團,其實是她累了,不想再帶著我們去轉。勢利,這就是西遞留給我的第一印像。
村裡的確多是老房子,還開了幾家“大酒店”,裝修得不倫不類,但家家戶戶門口都擺了攤子,賣的無非都是一些工藝品,還有關於西遞的書籍。家家門口都站著人招攬顧客:“小姐,到我們家來看一下吧!”不知該說他們熱情,還是獻媚,此為西遞給我的第二印像。可惜了一個古老的村子,人們卻早失去了那份純真和樸實。趁著導游還在,趕緊豎起耳朵聽吧,等回來的路上再看。
首先到了一座典型的徽商住宅—瑞玉庭。它建於清鹹豐年間,內有前庭花園,花木魚池,錯落有致。廳堂的布置充滿了文化情趣,彩繪、木雕、書畫、對聯,古樸典雅,其中給我印像最深的一幅對聯是“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其中“辛”字多了一橫,繁體寫的“虧”字又多了一點,喻“多份辛苦,多份收獲”及“多吃小虧,實為便宜”之意,這也許是當年徽商的經商處世經驗吧。(該對聯後在宏村也曾見過)。
接著到了桃李園,是西遞唯一的住宅兼書館。從宅名不難猜出,主人希望自己開設私塾後希望自己桃李滿天下。其中充滿書香氣息,自是一處讀書的好環境。
後面到了西園、東園、履福堂、膺福堂,自是古香古色,各有千秋,但並不記得有特別之處。值得一提的是敬愛堂,它位於全村中心,也是全村現存最大的祠堂。整個大廳氣勢宏偉,布滿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磚雕圖案。有趣的是堂前門上的巨幅“孝”字,為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書,初見只嘆字體酋勁,細看之下卻融書畫於一體,寓意為:孝為人,不孝為猴。堂裡就有人出售拓制壓膜的“孝”字,還有裝裱過的。
這幾個堂走下來,也沒有最初的新鮮感了,這才想起自北海賓館的那頓自助早餐後,還一直沒有吃過東西。再看表時已是近17:00了。真難為了我的胃,居然能把這頓早餐的能量保留到現在才消化完!敬愛堂外就有烤紅薯賣,1.5元買了一個大的,不顧形像地捧著大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返回村口的路上,導游走得飛快,沒了蹤影。我們就只是慢慢地踱,反正不趕時間,司機等在村外沒拿到車費斷不會走,能在黃昏時分到宏村就行。這時突然聽不遠處一聲斷喝:“快拿錢來,&^$^*@^#!+%#^%^&^!!”原來西遞的W.C都是村民自己家管理的,從村婦向路人的訴說中聽個大概,好像有個游客去了之後沒給錢,反正起因是5毛錢。直到走出好遠了,還聽得她的叫罵聲,功力了得,是為此行所見粗俗之極致。至此我對西遞徹底失望。匆匆買了一本《西遞旅游》,居然沒了砍價的心情。
幾乎是逃離了西遞村。同車那兩位已經在車上等我們了,看來他們也是興趣索然。面的喘著粗氣又發動了,奔向我的下一個目的地—宏村。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