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錢江源三日游

作者: emily114

導讀一直在杭州工作,杭州的地方是玩了很透, 但是家鄉的景點卻從來沒有光顧過, 結婚了回到家鄉,每次跟以前的朋友提及到開化來玩,老同事們都說,什麼時候帶大家去錢江源玩玩呀,每次答應的很爽,但是心裡總不免會想,我得趕緊趁她們殺過來之前,好好的考查一翻。08年6月7號, 老公單位放假3天, 這是中國第一個端午節假日,也算比較有紀念意義喲。 計劃組織8個人 ...

一直在杭州工作,杭州的地方是玩了很透, 但是家鄉的景點卻從來沒有光顧過, 結婚了回到家鄉,每次跟以前的朋友提及到開化來玩,老同事們都說,什麼時候帶大家去錢江源玩玩呀,每次答應的很爽,但是心裡總不免會想,我得趕緊趁她們殺過來之前,好好的考查一翻。08年6月7號, 老公單位放假3天, 這是中國第一個端午節假日,也算比較有紀念意義喲。

計劃組織8個人一起去玩,一來有伴二來可以互攤開支,後來有兩個爛人臨陣退縮,最終6個人出發,三男三女,因為奧運的緣故,I LOVE CHINA的白色T-SHIRT非常流行,我們各自買了一件,20元左右一件,很合算啦,還特意准備了個迷彩大背包,便宜貨質量不好。

第二天一早,大家搭上預約好的一輛藍色面包車,開始了我們的征途。

開化到馬金在到錢江源,面包車花了2個多小時,主要是因為我們司機第一次去不熟路,走走停停耽擱了不少時間。第一次去玩的人我建議找個當地的旅行社,價格談好,一般都不貴,因為路實在不好找,好多分岔口,而且又都是沒有標志,我們遇到好幾輛車子,都是杭州上海那邊的車牌,見他們也是一路停一路問,後來我問好了路線,大手向他們一揮,來,跟著我們, 不過顯然他們不是很相信我們,沒路多久,又停下車子去問當地人了,哈,現在的人,大家的互相誠信度越來越低了。一路上峰回路轉,大路到小路到小小路,不過空氣也是越來越清新,心情也越來越興奮, 好久沒跟老公出來玩了,趁現在沒寶寶,趕緊瘋玩一把。

到了目的地後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湖,望湖山莊就在這裡,湖對面好像就是楓樓景區,不過這天下了很大的雨,因為要坐船進去,大家都覺得不是太安全,所以就放棄了,望湖山莊的住宿條件不錯,飯菜也很可口,價格大概在120元/晚,不過後來我們還是住了農家樂,20元/人住,20元/人/餐吃,大概是這個價,後來沒問,一開始覺得吃飯有點貴,不過每餐都有好菜,比到外地旅游飯店吃的飯好太多了,清水魚燒得湯都被大家搶光,還有青螄(螺螄的一種),是我的最愛,這些都是外面吃不到的,還有一些當地的土菜,每天早上看著阿姨們去地裡摘回我們想吃的菜,那種感覺又像回到了小時候。

大峽谷: 一路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水潭,路上還下了些小雨,山裡的空氣雲霧繚繞,就像仙境,雖然衣服都被淋濕了,但是大家興致一直都很高,小雨繼續前進,大雨來時,我們就躲進用毛竹搭建的棚裡休息。如果天氣很熱的話,可以跳到清澈見底的潭裡洗個澡喲,山上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果,不過季節沒到,都不能吃。

蓬花塘:從農家樂到蓬花塘腳下,需要走大約半小時的路程,這個時候正是野生彌猴桃生長的季節,路上看到幾顆果子,興奮了連拍了幾張特寫,在城裡呆了久了,都忘記了小時候上山摘野果的滋味了。蓬花塘景區的山很高,同行的一個姐妹從山腳下往上看,驚嘆:那麼高,我肯定爬不上去了。但是大家不想放棄她,一路鼓勵外加哄騙,最終她也被拽到山頂,她自己都不敢相信。哈,所以說人的耐力有磨出來的,沒有做不到,只是恐懼阻擋了挑戰的路。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來自上海的一隊老年隊伍,至少60多歲了,有些兩夫妻背著行包,戴頂太陽帽,一路扶持。噌噌噌,盡然比我們還先到達目的地,讓我又浮想起以後我退休後的生活了,,,羨慕呀。忘了跟他們留個影了。

齊溪水庫:去的時間,正下暴雨,為了安全景點大門已關閉,我們找了當地的司機師父帶我們走小路進去,看了水庫的外觀,飽下眼福。農田瀑布層: 哈,這是意外的景像,因為下暴雨,所以山上的大雨衝到水田裡,一層一層往下流而形成了壯麗的風景。估計這個景像一般的游客是看不到的了。。由於天氣的原因,楓樓和卓馬坑景區等有名的景點都沒去成,不過大家也覺得留點地方下次來時在玩也不錯,反正原批人馬一致同意,下次挑個時間在來故地重游。

痛快的玩了三天,每個人都玩的很過癮。 回來時一身疲憊, 不過卻回味無窮。後來整理了好多照片,夠我日後慢慢翻看了,哈哈。。。

提醒准備去玩的朋友,有學生證的最好都帶上,門票可以省一半喲,外地的游客最好在開化縣城裡休息一晚,找間當地的賓館休息一下,問一下准確的路線,精神飽滿的出發會好些,因為這些景點還是需要點體力的。我的QQ是:963942597(注:游玩),如果想去錢江源玩或者已經去玩過的朋友可以聊聊哦。



(很喜歡這些亂七八糟長的古木)



(去蓬花塘路上長的野生彌猴桃。想吃吧。。)



(清澈見底的小水潭到處都是,太爽了。)



(石崖下綠綠的青苔。。。)



(青春活力的我們。)


精選遊記: 開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