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麗江茶馬道、夢繞瀘沽女兒國——麗江、瀘沽湖四日游

作者: Choozen

導讀<連載主頁:http://***/streetguest#serial_4d5207fe05000mdc>S.G.旅游手記之 魂牽麗江茶馬道、夢繞瀘沽女兒國——麗江、瀘沽湖四日游 麗江,滇藏茶馬古道上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本想從地面靠近她,用足夠的時間來看景物變換,慢慢地憧憬未來幾天的生活。然而時間總是不盡人意,最終我還是從空中飛向這片土地。飛機衝下雲層,緊貼在雲底下盤旋,大幅傾斜的視線令青山仿 ...

<連載主頁:http://***/streetguest#serial_4d5207fe05000mdc>S.G.旅游手記之 魂牽麗江茶馬道、夢繞瀘沽女兒國——麗江、瀘沽湖四日游

麗江,滇藏茶馬古道上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本想從地面靠近她,用足夠的時間來看景物變換,慢慢地憧憬未來幾天的生活。然而時間總是不盡人意,最終我還是從空中飛向這片土地。飛機衝下雲層,緊貼在雲底下盤旋,大幅傾斜的視線令青山仿佛站立在雲的一側。顛簸了一路,緊張了好幾次神經,終於飛機落在了群山之間的跑道上。在走過廊橋的一剎那,天上厚厚的雲突然被陽光撕破了一個口子,光線從缺口傾斜,形成一個天井,仿若神仙降臨前從天上灑下靈光,又宛如魔幻電影裡光明最終戰勝邪惡時那撥開黑暗的一刻。


幸好機場離古城尚有28公裡的距離,這讓我有了點時間來彌補先前未做的憧憬。沒有認真聽導游講解,自顧自地遠眺著窗外起伏的群山。但我還是記住了導游交待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在麗江,稱呼美女要用“胖金妹”,稱呼帥哥要用“胖金哥”,胖和黑成為了納西人心中美的標准。試想外面世界裡那些成天減肥美白的MM到了這裡,豈不連人都不敢見了!我們入住在麗江玉龍花園大酒店,酒店緊鄰在古城邊上,其實房間已經在古城的裡面,是幾座充滿民族特色的四合庭院。放下行李,簡單扒拉了幾口團隊餐,我們便趕著落日前的余暉鑽進了古城的懷抱——麗江的印像就此展開。

有人說現在的麗江已經被太多的商業氣息所糟蹋,滿眼望去盡是店鋪和人流,還不如去逛成都的錦裡街。對於這點我倒不贊同。至少在我初次踏進古城的時候,我覺得麗江畢竟是麗江,僅憑那水彩般的天色和街巷間潺潺流動的清水便足以區別其他的集鎮鬧市,更何況麗江其實是那麼巧妙地把經濟藏在了古樸的風貌裡。難怪世界遺產委員會曾給予麗江這樣的評價:“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彙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我們從北面進城,沿著水流融入漸漸暗下的夜的懷抱。古城的酒吧街已經開始喧囂,通明的紅燈籠是和流水最好的搭配。紅光倒映在水裡,形成晃蕩的霓虹,水上水下,物影相連。來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此刻納西族人正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起圍著篝火跳起歡快的鍋莊。由於我們初到古城,逛意正濃,便沒有加入他們。

來此之前曾聽人說過觀賞麗江的十六字訣:“登高攬勝、臨河就水、走街入院、入市過橋”。於是我們便先去領略“登高攬勝”之景。從四方街往西上獅子山,地勢快速抬升。從萬古樓前往下凝視,西北峰巒疊嶂、東南燈火輝煌。整個古城大致背坐西北、面朝東南,以西北之山勢擋住寒氣、以東南之平坦引來暖風,藏風聚氣,風水可想而知。難怪八百年來古城商賈不斷、聞名遐邇。從萬古樓下來,天色已盡暗。然而麗江夜市的氣息才剛剛漸入佳境,於是我們先直接開始了“入市過橋”。麗江的店鋪被我大致分為四類:銀器店、玉器店、織物店和工藝店,當然不少店鋪也會兼有上述的兩種或三種。麗江的銀器號稱有三類:九九銀、九二五銀、藏銀或者也叫土銀。九九銀,即含銀量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大部分店鋪都宣稱自己的飾品是九九銀,其實很少有真的,即使有價格也不是大部分游客樂於接受的。至於九二五銀,顧名思義,是含銀兩在百分之九十二點五以上。而藏銀、土銀,還有什麼鈦銀、鉑銀,這些都不算是真正銀飾,有的甚至就是白銅,但這些才是大家實際買得最多的。所以在麗江買銀飾,你大可不必考慮真假,只需尋找自己真正喜愛的樣式,然後還到一個樂意的價位,圖個開心,享受一番購物還價的樂趣,也就物有所值了。這裡有個還價的口訣:砍到腳踝,提到膝蓋,不超褲腰。意思嘛,自己領悟了。

比銀飾更容易蒙人的便是玉器了。玉,說白了就是石頭。但無暇翡翠、價值連城,要想得到一塊好玉,沒有真功夫是絕不可能的。在麗江買玉,其實也就圖個過程,你真要掏得寶貝,私以為幾乎沒有這個門路。不過咱們這種菜鳥級別也有一套簡單的鑒玉的套路,即:一聽、二看、三摸。一聽,就是聽敲玉的聲音,一般好的玉聲音清脆。二看,在陽光下仔細尋找玉身的雜暈和雜紋。三摸,好玉溫潤,如絲般芊滑。至於能不能物有所值,那就要看緣分和運氣了。比起銀飾和玉器,織物和工藝品顯然要實在得多。麗江的織物以東巴文化為特色,許多服裝上都有東巴文字作為重要的裝飾。如果喜歡買上一些贈送他人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工藝品,我比較欣賞那些現場制作的木刻和石雕。就連天天在此的納西族的奶奶們也要駐足看看。

在逛的途中,你會經過大大小小許多座橋,除了最著名的大石橋,其余的我都不知道名字。總之一句話,在麗江購物重在享受過程,即享受漫步水邊的意境、享受發覺尤物的驚喜、享受討價還價的成就、享受“入市過橋”的味道。

這晚,夜難眠""""""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起床趕赴心中另一個聖地、神奇的摩梭女兒國——瀘沽湖。瀘沽湖離麗江雖然只有二百多公裡,但山勢連綿、路況崎嶇,車程竟需要六個多小時。不過這倒正合我意,終於有足夠的時間來做一些憧憬和幻想,加上路途中幾個額外的景點和許多偶然的發現,例如據說是張藝謀拍攝《千裡走單騎》現場的“麗寧十八彎”、金沙江上游的河谷、漸漸顯現的聖山等等,六個小時的路程其實並不枯燥。

導游是一個在麗江上過學的摩梭小伙子,除了不斷叫我們唱一首摩梭人的情歌外,他從一上車就開始給我們打預防針:什麼路途漫長啊、條件簡陋啊、飲食不好啊,讓我們做足甚至做超了心理准備。後來我們發現他這招其實蠻高明的,先把預期定得很低,等到實際吃飯住宿的時候就感覺:咦,不錯嘛!下午四點左右,在不經意拐過一個山彎的時候,我們第一次看見了期待已久的瀘沽湖。關於瀘沽湖的形成,當地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這裡曾是一片村莊。村裡有個孤兒,每天到獅子山去放牧。人們只要把牛羊交給他,他總是把牛羊放得肥肥壯壯的。有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樹下睡著了,夢見一條大魚對他說:“善良的孩子,你可憐了,從今往後,你不必帶午飯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來後,就到山上找呵找,終於在一個山洞裡發現那條大魚,他就割下一塊燒吃,魚肉香噴噴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過的地方又長滿了肉。這事被村裡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魚占為已有,就約了一些貪財之徒,用繩索拴住魚,讓九匹馬九頭牛一齊使勁拉,魚被拉出洞,災難也就降臨了。從那個洞裡,洪水噴湧而出,頃刻間淹沒了村莊。那時,有一個摩梭女人正在喂豬,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旁邊玩耍,母親見洪水衝來,急中生智,把兩個孩子抱進豬槽,自己卻葬身水底。兩個孩子坐在槽裡承受水漂流,後來,他們成了這個地方的祖先。人們為了紀念那個偉大的母親,就拿整段木頭做成“豬槽船”,瀘沽湖也稱為母親湖。

未到湖邊,先做家訪。導游安排的第一個活動是去一個古老的摩挲人家體驗生活。我們先被請進摩梭人家最高權力人——老祖母的房間,男人只能坐在右首,而女人則坐在較尊貴的左首。房間很陳舊、光線也很昏暗。屋子中央有一個爐灶,左端是老祖母的香床,而右端則是頗具神秘氣息的生死門。老祖母的香床感覺很小,聽當地人說,老祖母睡覺時都是蜷縮成胎兒狀,這也許跟摩梭人崇尚返璞歸真、生死同源的信仰有關吧。而生死門則是供婦女生產時待的地方,從名字上就可以感到當時生小孩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不過現在大多數摩梭人還是回去鄉裡或者縣城的醫院生產,安全也比較有保障了。在老祖母的房間裡還有一件奇特的東西,那就是放在門對側的一頭去除了內髒的整豬,當地人稱之為豬膘。豬膘在摩梭人家裡是財富的像征,誰家的豬膘越肥越大,誰家便越富裕。據說有的豬膘要在家中放置兩到三年。

從老祖母房間出來,所有的男人被請進了另一個房間去感受摩梭人走婚的習俗。“走婚”是摩梭母系氏族最典型也是最令外人感興趣的風俗。成年男子“走婚”是一個傳宗接代繁衍後裔的途徑,只是不同於其他民族夫婦長年生活在一起。他們是日暮而聚,晨曉而歸,暮來晨去。摩梭人走婚有兩種方式:一種叫“阿注”定居婚;一種叫“阿夏”異居婚。“阿注”定居婚是摩梭男女青年通過“走婚”儀式後或從男女雙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家家居住的。“阿夏走婚”是每當夜幕悄悄降臨後,這個家庭中成年男人們就出去了,他們當中有各位舅舅、哥哥、弟弟,各奔東西南北,去自己的“阿夏”家。兩種婚俗都得舉行一個古老的儀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薩和拜祖宗。在女方家舉行這個儀式,時間一般在半晚,不請客、不送禮,朋友們也不參加。這個禮儀是由男方家請一證人把求婚者領到女方家,男方家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把帶來的禮品按規矩放在火塘上方鍋樁的平台上及經堂裡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禮,向鍋樁行禮,再向長輩及媽媽、舅舅、姐姐行禮,然後接受長輩們及姐妹們的祝福。送去的禮品按尊長、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須按摩梭人裝飾,從頭到腳精心打扮。男方會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親手織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帶。女方家決不會向男方家攤派錢物。她們認為男女相愛是平等的,比什麼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當證人向“阿夏”的母親、舅舅們交待完後,從此男女雙方就公開化了,“阿夏走婚”不請客,不操辦,這種古老的風俗又檢樸、又省事,整個儀式一個小時即可完成。了解完摩梭人的走婚習俗突然發現:現代人的婚姻尤其是婚慶禮俗簡直就是一場惡夢。尤其是現在大城市裡的男孩子們已經到了不敢結婚結不起婚的狀態了。看來以後大家有了女朋友,一定要帶著丈母娘到瀘沽湖來走一圈,一起接受勞動人民最樸實的觀念教育。

家訪出來,我們才終於來到了湖邊。近觀遠望:水波粼粼、青山秀美、雲團朵朵、和風習習。這種感受一定要親身經歷才能領悟奧妙所在。瀘沽湖邊的商鋪和酒吧比起麗江少了九分人氣但卻多了五分純樸。銀匠就在湖邊勞作,創作著手上的工藝。碼頭邊停泊著一排排小船,船夫卻已暮下歸家。炊煙的味道從古樸的人家飄出,誘動著肚中的饞蟲,寧靜的環境讓人的思想飄逸,好一處世外桃源!

晚餐豐盛而有特色,甚至連先前在老祖母房間看到的那種豬膘肉也有。填飽肚子,我們去欣賞了講述摩梭女兒國風情的表演《摩梭魂》,通過舞台演出來領略摩梭人的起源、神話、宗教、氏族、生活、戰爭和向往。演出的最後大家一起圍著篝火跳起鍋莊,同歡同樂。

看過演出,天已盡黑,果然如傳言的那樣四周幾乎沒有路燈,這樣倒是把夜空的群星凸顯得格外明朗,好久都沒有看到這樣清晰的星星了!借著這少有的興致,我們一行人跑到碼頭,跳上停泊在湖邊的小船,和三個本地的姑娘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原生態對歌。夜空作幕、湖水作台、星光作燈、風聲作樂,好不樂哉!這一夜,又難眠""""""瀘沽湖畔的早晨格外幽靜,仿佛連昆蟲活動的聲音都能聽見。早餐沒有什麼奢華的東西,但卻非常可口。不知是不是原料的關系,這裡煮出來的白粥和水煮蛋竟是那麼的美味,就連平時很少碰的饅頭似乎都多了一絲甘甜。臨出門,我把剩下的饅頭喂了院中飼養的一對小狗,不知是不是為了不影響住店客人,兩只小狗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都被關在小小的籠子裡,怪可憐的。

上午的主要活動是劃船去瀘沽湖中央的裡務比島參觀藏傳佛教的寺廟。雖然不是豬槽船,但也只能容納10個人。為我們劃船的是一個家庭的三個成員:叔叔、姐姐和年僅15歲的弟弟。小船離開湖岸,融進粼粼的波光。人的心一下子開闊起來,隨著朵朵白雲在湖的上空自由地飛翔,時而掠過水面,時而飛過青山,一切的喧囂和煩惱似乎都一掃而空。為了能夠在湖中待上更多的時間,我們加錢請船夫繞著裡務比島轉一圈,劃到四川的地界。他們很高興,因為這將是他們的私房錢,為此姐姐還給我們唱起了當地的歌謠。

裡務比島不大,景點主要就是島上的裡務比寺。如今已不知道是島得寺名還是寺得島名,只要它在美麗的瀘沽湖中,人們便向往著要登上它一瞧究竟。石壁上刻著古老的文字,寺院前矗立著典型的白塔,掛著彩色的巾幡。裡務比寺的正殿裡供奉著佛像和活佛的相片,酥油的味道充斥著空氣,和四周旋轉的轉經筒一起讓人感受到濃郁的藏傳佛教氣息。借著返航前的空隙,我們和劃船的姐姐嘮嗑了不少:原來在瀘沽湖裡劃船的,岸上牽馬的,開店租房的,還有昨天晚上歌舞表演的,都是來自瀘沽湖邊大大小小的村寨,所有收入都會平均分配到每個家庭。



在湖邊的商鋪中選購一番後,我們踏上了返回麗江的路程。回望遠去的瀘沽湖,不由升起幾分憐意。途中經過金沙江邊,看見一片片在山崖間開辟的農田和家園,不由再生感慨,這裡的人們竟然能如此堅毅地守著大山,用勤勞的雙手挑戰大自然的殘酷。

回到麗江已是日落時分,雖然有經歷了近七個小時的顛簸,但我們的興致依舊未減。匆匆吃過晚飯我們便驅車趕往麗江城郊的束河古鎮,據說這裡才是真正的茶馬古道通過的地方,這裡保留的建築才是當初真正的原汁原味。這裡白天需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入,不過我們到這裡已經是晚上七點,似乎就不需要門票了,至少我們沒有購買也沒有人檢票。為了體會茶馬古道的風情,我們一行六人在鎮口租了六匹馬,組成了一支馬幫,“浩浩蕩蕩”地開進了鎮裡,引來兩旁游客很高的回頭率。束河古鎮不像麗江城中的古鎮那樣繁華與熱鬧,而正是這一份寧靜和純樸令這裡成為了背包族和驢友們的不二之選。這裡的許多酒吧都在醒目的位置寫著提供的項目:看書、上網,還有不可少的——發呆。是啊,選擇一處臨水幽靜的位置,擺好舒適的靠墊,讓身體放松、再放松,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在這裡,發呆既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享受。如果你不喜歡一直這樣平平淡淡,或者發呆發夠了,也可以換一處熱鬧的酒吧,喝酒、跳舞、游戲人生。總之在這裡一切都可以隨心境而動。



這一夜,心,是自由的。

當太陽再次升起時,我們迎來了在麗江的最後一個半天。還有“臨河就水、走街入院”八個字訣沒有領略,也還有一大堆開出的購物單沒有付諸行動,盡管昨夜睡得很晚,但一大早我們便又鑽進了麗江古城的懷抱。除了愜意地逛街和購物,我還特意抽出時間光顧了古代麗江的最高統治者土司的府邸——木府。



在古城中我還發現了兩處有意思的地方:一處是一面畫滿了納西東巴古文的猜字壁,另一處是一個古法制作納西紙張的手工作坊。

臨別麗江,端詳麗江古城的地圖,回味過眼的種種回憶,也許真的要再來這裡,做一滴水,化一縷雲,用完全開放的心靈來感受雪山、靈湖、小橋、人家帶給外界的安然和自得""""""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