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國
---波羅的海環游之五, 愛沙尼亞篇
知道波羅的海三國是在一部電影裡。 影片的片名和內容都忘了, 只記得一眾人在辦公室裡說, 我們又要回到俄國人的統治了, 時間和背景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
歷史上,波羅的海三國總是不斷地從屬於某一大國, 瑞典, 德國, 波蘭, 俄國都在這裡拓展過自己的勢力範圍, 其中又以俄國為最。 因此, 近年來這幾個國家反俄也最起勁。
說起來,愛沙尼亞屬烏戈爾語系, 與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所屬的印歐語系日爾曼語族不同。 人口也最少, 只有區區一百三十萬, 相當於我們的中等縣份, 其中還有三分之一是俄羅斯人, 持俄國護照。 但這三個國家因地緣的關系, 常常團結在一起, 共同行動, 爭取地區利益, 所以得了個波羅的海三國的通稱。 這一次, 能在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停留, 也是我選擇這條游輪路線的原因。 但歷史上,波羅的海三國跟中國的來往不算多, 我對波羅的海三國也談不上很感興趣, 只是有點兒好奇。
波羅的海三國中, 因為語言和人種的關系,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更接近同文同種的德國。愛沙尼亞則比較接近對海的芬蘭。 但因沙俄的強勢,波羅的海三國又不得不與俄國周旋。 俄國為了拉攏分化波羅的海三國, 對愛沙尼亞也稍有不同, 時而給點兒甜頭。 比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的水上項目就在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舉行, 其主會場也就正在我們船艙的對面。不過這個當年的會場真是乏善可陳, 現在完全成了一堆難看無用的水泥。

(塔林城門)塔林這個城市不很大, 許多地方還在重修, 但是他們真是認認真真地修舊如舊, 不是新造一條舊街, 搞得滿城灰塵蔽天。 所以, 在這裡你看不到那種大干快上的場面, 那種整條街, 整片街區圍起來推倒重來的現像。愛沙尼亞人干活看起來慢慢吞吞的, 有板有眼, 居然也把事情做好了。
小城的中心, 跟大多數歐洲城鎮一樣, 有一個廣場。 廣場的四周, 是飾滿鮮花的房屋和商店。嘻笑的孩童和照看他們的母親們, 沐浴在正午的陽光下, 悠閑得無以復加。 這真是一幅和諧美好的場景。 生活,難道不正該是這樣的嗎?

(商販)
一會兒, 女兒回來要錢, 說她的錢不夠了。 把身上的美金歐元都搜羅出來, 還是不夠。 女兒看好的一件據稱是手工的衣服要價九十, 講到八十五就不講了。 我們一共有八十元的樣子, 攤主很客氣地拒絕, 真的對不起的樣子, 態度很好。 於是我們決定去取錢, 誰知那ATM沒現金了, 大概都被這兩船人給取走了。 其它的ATM較遠, 只好忍痛割愛。 到現在, 女兒還這說那件衣服是如何如何的好, 如何如何的獨特。 女生永遠都買不到那件最好的衣服, 沒買到的那件永遠是最好的。
看著女兒一張拉得長長的臉, 不禁想起在東北的陳年舊事。 當年在團裡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裡, 大家都穿一模一樣的黃軍裝, 還戴軍帽, 這樣, 除了個頭, 男女沒有什麼大區別。 為了舞台上有精神, 要扎皮腰帶。 這一來, 男生女生的區別就比較明顯了。 有一次, 為了一幕活報劇討論要不要扎皮帶, 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扎皮帶。 一位胖胖的干事說, 要扎皮帶, 要扎皮帶, 不然沒身材, 沒身材。 說著, 還雙手在腰上這麼箍了一下, 如果他還有腰的話。 這下子, 弄得我們幾個男生互相擠眉弄眼, 胖干事從此被我們偷偷叫做沒身材。 可不是嗎, 我現在都還在想像胖干事自己扎上皮帶的樣子, 他也配談身材!
在波羅的海岸想起北大荒, 思緒還真遠。 心想這個俄國還真大, 我們那時是在它的最東邊, 現在則是在它以前的最西面。
今天游輪會提早啟航, 因為下一站波蘭的格但斯克離得較遠。 好像有誰一聲口令似的, 滿街的人都開始往回走。 為了多看看這美麗的塔林, 我們特地挑選了另一條街返船。 這條街也很漂亮, 還有許多漂亮的商店, 吸引我的照例是那些當地特產琥珀, 尤其是用琥珀做的工藝品。 比如那艘維京海盜船, 真是讓我走不動路了。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 我可是特別喜歡那些稱為高船的歐式三桅帆船, 一看就有那種揚帆遠航的暇想。
旁邊的一家店則是赫赫有名的“聖彼得堡御用瓷器”店。 這家店我在芬蘭也見到過, 可見是家連鎖店。 可惜當時是在車上, 無法下來看。 這下子在愛沙尼亞看見了, 當然要進去看看。

(御用瓷器店)
作為瓷器的大國甚至母國, 中國的瓷器曾在世界上輝煌一時, 連我們的國名都被人叫做瓷器(CHINA)。 當年尼布楚-恰克圖條約簽定時, 俄國認為他們沒占到便宜, 特意要求中國幫助他們建立瓷器生產, 指導橋梁技術等等, 好撈一點兒回來。 這有點兒像後來他們援建我們的156個項目。 這說明, 中國的瓷器在當時是無於倫比的。 俄國能生產中國質量的瓷器, 就等於在歐洲獨占鰲頭, 因為當年歐洲也全是依賴中國的瓷器進口。 這個“聖彼得堡御用瓷器”店, 應該就是在那樣的背景下建立的。今天, 這個“聖彼得堡御用瓷器”店成為歐洲以至世界上的最高檔瓷器產銷產家之一, 在世界上許多高級商業區都有它的專賣店,塔林就是其中之一。 裡面的東西確實相當高級, 看來真是當年的皇家用品。 把我們的高級瓷器對照一下, 就會覺得, 歐美的瓷器, 除了設計洋氣, 有氣派之外, 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件都挑不出毛病。 既然每一件都是精品, 那整套瓷器當然也是精品, 價格也就高上去了。 我們的瓷器其實也不錯, 但在質量把關上就是差那麼一點點。 但正是這麼一點點, 就讓整套, 整廠, 整個行業, 以至於整個國家的質量名聲下來了。 想前年在北京王府井看上一套唐山骨瓷, 價格適中, 式樣滿意, 還負責安全裝箱。 但就是有一個盤子有暇疵, 所以拿不定主意。 我請售貨員看看庫房有沒有同樣的, 或從別的門市調一調, 我可以改天再來。 那售貨員請來了經理, 經理看了看那有毛病的盤子說, 這麼大一套盤子, 肯定有的用不著, 把那只放起來不用就是。他這麼一說, 我只好轉身走路了。
這愛沙尼亞的俄國瓷器雖好, 我還是不打算買回去。 來自瓷器之國的人到俄國買瓷器, 就像俄國人到中國來買套娃一樣, 沒有這個道理。 你別說, 旁邊一家禮品店裡賣的套娃還真是中國產的, 一層又一層, 居然套了二十四個娃娃在裡面, 一共二十五個。 可惜太大了,帶回來不方便, 還是只買了裡面裝有伏特加酒的套娃。 不過這些伏特加酒的套娃也真糟蹋人, 圖樣不是柴可夫斯基就是托爾斯泰, 那種大腹便便, 頭頂凋謝的俄國大胖子。 這跟Ann說的顛覆一樣, 這真有點兒顛覆了我對美妙音樂《天鵝湖》的印像, 難道那輕快的小天鵝是這麼個禿頭譜寫出來的?
沿著中世紀的石頭下坡路走回游船還真是輕快。 不多遠, 就看見我們的游輪了。 它和另外那一艘船並排停靠在碼頭上, 在波羅的海的午後陽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