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元的西北萬裡行之七---西安/鄭州

作者: 田園將蕪胡不歸

導讀西 安 西安,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盛唐的遙遠光榮,我一直很向往。因為近代中國如此屈辱,讓漢族人迷失了對自己真正的文化和精神的信仰,我想也許在曾經的長安也許會殘留著一點民族的文化基因吧。從西寧到西安,又是夜班火車,對面坐著一對去上海探親的母女,青海人,一路上給我講了很多青海的故事,度過了很愉快的十幾個小時.到西安剛下火車,熱浪一下把我熱殘了, 空氣裡仿 ...

西 安 西安,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盛唐的遙遠光榮,我一直很向往。因為近代中國如此屈辱,讓漢族人迷失了對自己真正的文化和精神的信仰,我想也許在曾經的長安也許會殘留著一點民族的文化基因吧。從西寧到西安,又是夜班火車,對面坐著一對去上海探親的母女,青海人,一路上給我講了很多青海的故事,度過了很愉快的十幾個小時.到西安剛下火車,熱浪一下把我熱殘了, 空氣裡仿佛升騰著無數小水珠,夏天的西安有如同上海一樣的惡劣天氣,而一下火車看到擁擠無比的人群也讓我很是不習慣,雖然我很喜歡西安,但也許來得不是時候。先去看了大雁塔, 順便在岐山面館買了個肉夾饃邊走邊啃,音樂噴泉廣場的文化氣息頗濃,無論是路燈上銘刻的唐詩,還是唐人雕塑,都讓我默默的驚喜,只是天氣實在糟糕,無法長久停留細細品味。大慈恩寺也比之前去過的各種寺廟有趣,大雁塔形容古樸,遠看似乎平淡,真正走進,才發現體量巨大、莊嚴無比,自有攝人之處,寺中的唐僧紀念堂也很有意思,蹭了一個解說員聽聽故事很有意思。之後在火車站坐旅游大巴趕去兵馬俑,真正近距離感覺到秦帝國的威儀、力量和智慧,也許是之前看過《復活的軍團》,對秦朝和兵馬俑有所了解,因為並未像有人所驚呼的感到震撼,但依然由衷的為祖先們自豪。本來想晚上就走,但實在勞累,於是下榻了鐘樓青年旅舍,50元一晚八人間,總算有空調,不然非死在西安的酷暑天氣不可。第二天去小雁塔景區,古跡更是了得,石龜馱碑,大像石凳,暮鼓晨鐘,千年古樹,處處看了都很喜歡,小雁塔裡有後門文飾拓片,繪著盛唐的瑰麗花紋,內有長著翅膀的飛天,我想如此圖案也只有唐代才有了,後世何曾有如此大氣美麗的圖案。在景區內有西安博物院,有幸的蹭到了一位很可愛的女講解員,大開眼界,記得唐代的像鼻掛衣鉤非常可愛。之後趕去陝西省博物館,在烈日下排了一兩個小時隊才領到門票,還好博物館頗精彩,蹭了很多解說員,從前只是從書本得到所謂知識,真正站在古物前,才算真正觸到文明的脈搏,能與古人同呼吸共語言,我特別喜歡唐代鎏金鐵心銅龍,飛龍騰飛之姿讓人感覺威嚴神俊異常,那便是唐人的精神面貌。鄭 州從西安到鄭州,又是夜班車,清晨四點到了鄭州,一路旅行已讓我精疲力竭,來到鄭州心情煩躁,一走進售票廳,半夜裡居然還有那麼多人,買合適的票也很難買,郁悶。當天鄭州下著雨,整個城市顯得有些髒亂,問路居然問了兩個人都被指錯了路,直到第三個人才得到正解。在早上九點前,我就趕到河南省博物院,居然還要排隊,幸好人不多,進入館中跟著一批軍隊參謀蹭導游,由於極度疲勞聽完講解後,我居然坐在博物院椅子上直挺挺的睡了幾個小時作為曾經的一個書呆子,從書本上獲得對世界認識,多年前我曾經看到亞細亞商場和紅高梁連鎖面店的故事,因此對二七廣場存著幾分好奇,於是下午就趕往了二七廣場,雖然物是人非,但總算到了故事現場一游。傍晚登上了回上海K154火車,我整個游程中唯一一次臥鋪,在昏睡中回到上海,結束了半個月的西北旅程。



(唐代鎏金鐵心銅龍)



(小雁塔文飾(有長翅膀的飛天))



(像鼻衣勾)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