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2007年7月30日)
今天起了個大早,因為下午還要去花湖,想趕個早。清晨的郎木寺空氣清新,果然是一個好天氣。胡亂吃了早飯,我們就先向甘肅的郎木寺出發了。一路上仍然道路泥濘。到了售票處,小馬找了個當地的藏族女孩作我們的導游。經過一座覆缽式白塔後,整個郎木寺便展現在眼前了。寺廟好像很新,應該是重新粉刷過了。現在的第五世賽赤活佛好像是什麼政協委員,平時很少在寺裡住。寺廟有種漢藏和璧的風格,很有味道。白色的素香爐中正煨桑,一股柏樹枝的清香味,裊裊桑煙繚繞,將虔誠的藏民的美好的祈願帶向天國。我們先參觀了大經堂。進門就是一股濃烈的酥油味,我不喜歡。喇嘛們正在做功課。說是大經堂,其實不大,是續步學院的一部分。經堂中供奉著佛像和五位賽赤活佛的塑像,他們分別創立了醫藥學院、續步學院等。記不清了,以後看來要向我的同伴學習記日記了。小喇嘛領我們看了座被布幔遮起來的沙堆起來的五色壇城,是祈禱豐收用的,還在為它念經。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壇城,好像說是金剛界壇城,又記不清了。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定要記日記了。經堂內不許拍照,我們只好拍經堂的外觀,一樣的色彩斑斕,讓人眼花繚亂。喇嘛和工匠們的藝術才華都體現在這些色彩、圖案、壁畫和雕塑上了。接著又去參觀了彌勒佛殿。藏民們為求來世的解脫,是很尊崇作為未來佛的彌勒佛的,藏地也稱作強巴佛的。幾乎每座寺院都有專門供奉彌勒佛的大殿,比之漢地的尊崇現在佛----如來佛是有不同的,當然大昭寺是例外。藏傳佛教的彌勒佛不是那種笑口常開的形像,我只能從它雙腿下垂表示即將降臨人間的坐姿來判斷,另外手勢和頭部的裝飾也不同。這裡也供奉著一座壇城。小馬說她也是第二次參觀這座佛殿,平時只開放大經堂的。接下來我們的好運氣更是讓她唏噓不止,藏族導游又領我們參觀了舍利塔,這是小馬也從來沒有看過的,塔中供奉著前幾位賽赤活佛的舍利子。
我們的郎木寺的參觀到此為止了,接著要去天葬台。郎木寺天葬台是藏區現在唯一允許參觀的一座了。但天葬台離的很遠,要走很多路。南京的老夫婦和連雲港的阿姨要求騎馬上去,連雲港的小妹妹和我們一起走上去,走的出奇的快,讓我好生羨慕。幸好沒開發好,沒修台階路,不然我孱弱的心髒是受不了的。我的網友因為膝蓋受了寒氣,小腿很強直,影響了她走路的速度,她自認為爬山還是很厲害的,我甘拜下風。一路上遠處山巒起伏,郎木寺這個小鎮整個呈現在山坳裡。天上偶爾有蒼鷹飛過,山坡上開著小黃花,馬兒在悠閑地吃草,確實很有點小瑞士的味道。老外比我們會挑地方,可是昨晚上的老外們都還在夢鄉吧,路上絕少看到他們的身影。已經九點多快十點了,即使有天葬也快結束了吧。記得我05年在日喀則看天葬是天不亮就去等候的,太陽一出來就開始了。可是幸運的是,還是看到了。騎馬上來的老人們看到了全過程。屍體被白布捆扎成胎兒狀,如同他們在母腹中的樣子,來走完這最後一程,再重新開始這生命的輪回。天上的禿鷲很多,屍體從背部到左腳跟被拉一刀,然後讓禿鷲啃啄,虔誠的藏民們以這種方式來完成他們最後的奉獻。無用的肉體喂飽了飢餓的禿鷲,那禿鷲就不會再去傷害其它弱小的生靈,而靈魂則被空行母帶到了天國…有幾個日本人在拍照,小馬制止他們,可他們依然我行我素。人聚集的太多,禿鷲就不肯飛下來了,而屍體吃不干淨,靈魂就不能順利升天,這對藏民來說是不吉利的。我們走吧,不要再打擾他們這最後一程吧,為他們祈禱…
從天葬台下來,半山腰有座小房子,裡面是兩座大的轉經筒,據說門口的兩位藏族老太太會問你們是不是從天葬台下來,是的話要你們轉三遍經。我們進去了,老太太什麼也沒問。我們很自覺地順時針方向轉了三遍經,口中默念六字真言,在這“哇,蓮花湖的珍寶”的咒語中結束我們天葬的參觀。
重又回到山下的郎木寺小鎮,我們要到白龍江的對岸去參觀四川的安多達倉納摩格爾底寺,格爾底寺隸屬於拉薩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但郎木寺究竟屬於哪座宗主寺不得而知,遺憾。在小馬的口中得到了證實,那條蜿蜒的小溪就是白龍江。晴天的白龍江清澈見底,因為本來就很淺。臨近中午,很多穿著僧袍的小阿卡(對小喇嘛的稱呼)在江中打水,又是一道藏區風景線。江邊的土房子上標著門牌號,其實都是僧舍,見慣了游客的阿卡們很討厭相機對著他們,看到我們掏出相機就趕快掩門而入了。是我們打擾了他們本該遠離塵世的生活。到格爾底寺還要爬山,南京的老阿姨受不了,主動放棄了,她那相濡以沫的丈夫當然陪伴她,在白龍江大峽谷的入口處等我們。格爾底寺只開放聞思學院的五世格爾登活佛的肉身舍利塔,當然是最值得參觀的,可我的朋友居然都沒仔細看,讓我很是驚訝。在殿門口,小馬教我磕了三個等身頭,木板很滑,往下磕很容易,可要站起來就全靠腰部的力量了。格爾底寺也是依山而建,聞思學院在山頂,可以遙望到我們剛才去的天葬台。整個格爾底寺的規模不算小,寺廟的頂在正午的陽光下泛著銀白色的光,不知是什麼材料制成的。下坡路很輕松,可對我網友的膝蓋是個大考驗,好像越發強直了。後來從甘南回到蘭州才聽王說起,格爾底寺的活佛逃往印度了,所以郎木寺儼然成了一個敏感地區。
山下就是白龍江大峽谷的入口處,一進門,一派高原峽谷的風光便印入眼簾。但對於我的同伴來說,這是一個轉折點,對我們的未來意義重大。白龍江至此已經很細小了,江邊有一個山洞就是仙女洞,進到洞內,以披掛哈達的石頭仙女為背景拍了張照。事後,我的同伴說他不知道這是仙女洞,對小馬的缺乏敬業精神表示了不滿。其實格爾底寺的全名是安多達倉納摩格爾底寺,納摩即郎木就是仙女的意思,達倉是老虎的意思。從白龍江源頭往回走,猛一抬頭,看到虎穴二字,想來這就是老虎洞了。看來導游是靠不住了,還是自己做足功課的要緊。總算看到白龍江的源頭了,所謂源頭也就是快沒水了。峽谷越發的深不可測,但也逐漸沒路了。小馬讓我們往回走。事後我的同伴才知道往峽谷深處再走八公裡就到若爾蓋草原了,這是他此行的第二大恨事了。但當時他還是興致勃勃地用無比清澈的白龍江源頭的水洗了他的太陽鏡,幾分鐘後,他們永別了,我認為我的噩夢從此刻起埋下了伏筆,當然這是事後才意識到的。
重又回到郎木寺鎮上吃午飯,有家茶館建在白龍江邊上,有點麗江的感覺。看到了達老酒吧,想去買杯酸奶,可惜沒時間了。匆匆吃了午飯,趕往我們的下一個景點----花湖。
花湖屬於四川的熱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濕地,因為湖面上開滿了藍色的小花而得名。可是我們去的季節已經太晚了,雖說這樣,但畢竟離郎木寺只有30公裡的路,不去不甘心。從郎木寺到花湖新修了一條隧道,可居然不開放,我們只好走無比艱辛的山路。說是艱辛,其實不驚也不險,就是顛簸。路邊的視野豁然開朗,一片大草原呈現眼前。同樣是在過香浪節,草原上搭滿了藍白相間的帳篷,牛羊成群,水草豐美,唯獨不見我的格桑花。一開車窗,不知是馬蜂還是牛虻的蟲子撲面而來,我的網友嚇得不輕,只好坐悶罐車了。看過了才覺得花湖不如想像中的美,也許是因為少了花的緣故,湖邊的草原上也只開著小白花,色彩對比不強烈。不過如果不去的話當然更後悔。但我的同伴居然把相機拉在車上了,一直到坐上電瓶車才發現,雖然能用手機拍照,但這畢竟影響了他的心情和法力。
時間不早了,我們要趕到瑪曲去。本來王說好送我們降扎溫泉的,又被他騙了,不過我也不在乎,興趣不大,可小馬說王沒跟她提過,這讓我們很不悅。瑪曲是甘南的純牧區,地廣人稀,人口密度最低,但人均收入卻最高,說是有金礦。進入瑪曲,又開始下雨了,這時我對於我的同伴的法力還是信心滿滿,果然到瑪曲黃河首曲第一橋的時候天晴了。上游的黃河又寬又清澈,沒有親眼見到是無法想像的。橋上掛著羊頭和五色經文。我們下到河邊,岸邊的草原上開滿了紫色的小花,我們在花叢中拍照,可居然有藏民來向我們收錢,真是天下沒有不要錢的美景啊!剛下過雨,天空中的雲層很厚,看來是無緣見到黃河的落日了。但讓人欣慰的是,萬丈霞光想要刺破厚厚的雲層照到黃河上,一片波光粼粼,同樣是一道美景。這一天,始終沒看到落日。住在瑪曲最好的金曲大酒店,居然是限時供應熱水,又被王忽悠了,很郁悶。晚餐時連雲港的阿姨把她買的白蘭瓜讓我們分享,真是甜,回蘭州時一定要買一個。瑪曲的格薩爾廣場倒是修得很漂亮,不愧是最富裕的縣,但因為在藏區,晚上不敢在街上亂逛,早早回酒店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