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我來到了滇西北(三)-虎跳峽(中虎跳,一線天)

作者: kitbag

導讀23, May 小雲6點半,旅館的狗已經在吠了,准當自己是公雞了,叫得我毫無睡意,自己又擔心東西太多收拾起來費時,於是就起來了。因為打算在虎跳走兩天,把三分之二的東西都拿給服務員絹絹寄存了,背囊只放了必需品,藥除了舒活精跟止血貼都沒帶。看到夏才知道我們今天還多了一個同行者,Karen, 美籍華人,連說普通話都帶著美音,她不太喜歡說話,但性格和藹而倔強, ...

23, May 小雲6點半,旅館的狗已經在吠了,准當自己是公雞了,叫得我毫無睡意,自己又擔心東西太多收拾起來費時,於是就起來了。因為打算在虎跳走兩天,把三分之二的東西都拿給服務員絹絹寄存了,背囊只放了必需品,藥除了舒活精跟止血貼都沒帶。看到夏才知道我們今天還多了一個同行者,Karen, 美籍華人,連說普通話都帶著美音,她不太喜歡說話,但性格和藹而倔強,是個很可愛的人。夏還得到車站退到大具的車票,我們4人弄到8點半才出發。車從麗江到虎跳的Tina’s Guest House (中峽旅店)140元。大概兩個半小時後,我們到達橋頭,根據夏認識的台灣老先生的指示,逃票地點有兩個,不過先要解釋一下地形,從橋頭到進入虎跳的公路成“U”字形,收費站就在“U”形路拐彎後一點的地方,虎跳那邊公路背靠著矮山,“U”裡面(也就是橋頭這邊的公路跟虎跳那邊的公路之間)是流水。如果不是雨季,流水的速度會很慢,因此逃票方法一就是在沒轉入收費站的公路這邊下去小河灘,淌水過去另一邊的公路,這就避開了收費站,正確地點應該是在公路旁的一個公廁(簡陋的木頭搭的),隔江能望到對面小山坡上有片民居,當時我們也看到有當地人就這麼淌水走到對面去了。Eddy下去試探情況,水有點大,估計我們幾個女孩子走不了,就放棄了。因為我們是包車,所以要跟司機商量好,讓他協助我們逃,我們坐車來到離收費站還有1公裡的地方,司機把我們的行李都掩護好開“空車”過去跟收費站的人說要到Tina’s去接人。我們在靠山這邊找到一個已經讓人走出來了的山路口,順著被人踩過的山路往上並往進入虎跳的方向爬,大概爬了20分鐘左右,已經快到山坡頂了,看到往上一點的地方就有一個大房子,而前面突然出現一塊特別干淨連小草都幾乎沒有的一小塊地,我們之前爬的山路都是枝蔓挺多的,煞是奇怪。我第一個爬到那塊空地,往下一看,原來正好對著下面的收費站,看到一個工作人員摸樣的人站在外面來回望呢,不過幸好沒有往上望的意思,我覺得這個位置怪有意思的,就呆呆地看著收費站上面寫著的什麼“天下第一灣”並讀給我的同伴們聽,他們一聽下面就是收費站就急了,催我快走,於是我們也就很順利地在沒有被收費站的人發現的情況下走過了這塊“彈弓”地,然後順著地勢從山坡另一邊下來,回到公路上,這麼簡單就成功逃票了,有點不敢相信。往前走了一公裡多才跟我們的車會合,司機有點不耐煩,一邊往前開一邊跟我們說過收費站時車牌被抄了,到時候到上虎跳要查票要罰款我們承擔,當時我們還有點怕, 後來一路順利得很,問過一些也是包車進來的人,都說票早就撕了,從來沒有什麼查票的事。

到了上虎跳,很多車停在那兒,游人也很多,根據後來碰到的旅客說,下去上來1個小時左右,我們沒下去,也能看到江中心有兩塊特別大而平整的石頭,一塊成四放形,一塊成三角形,之間的距離特別近,滔滔江水就從中間白花花地擠過去。因為之前塞車近一小時,我們也沒停多久就往前去了,期間公路灰塵滿天飛,窗全關了,灰還是從車的縫隙中鑽進來。

到了中午1點左右,終於來到Tina’s,一位胖胖高高的中年婦女滿臉笑容走出來,她就是Tina了,往旅館一鑽,滿牆壁都是中外游客的留言,還看到廣州IBM一群人昨天的留言,蠻親切的感覺。那麼多留言,真懷疑是不是每個人都對Tina’s跟虎跳那麼熱愛,可能是徒步過韶關的乳源大峽谷(裡面除了我們一個人也找不著,哪有什麼村民,村莊),覺得這裡真太方便了。一個虎跳峽就有那麼多旅館,全程從橋頭到大具基本都有公路。Tina’s 這的2號房是最好的(2人間),大窗戶正對著對面連綿不絕的山峰,非常爽。叫服務員隨便炒了點菜,休息了一個小時,我們3.40pm從Tina’s出發走去核桃園(沿公路走40分鐘)准備從那兒下一線天、中虎跳,從張老師修的路走回來,本來這樣走時間是絕對夠的,這邊8點半左右才天黑,怎麼知道在核桃園10塊錢請了個狗屁導游,把我們帶到核桃園下的江邊,沿著碎石、小山坡走到5點半,說要走到一線天還要2個小時,走到中虎跳再走兩個小時,現在是絕對沒有時間的了,要把我們送上去公路就算了,咳,他當初是說2小時就能走到中虎跳的;正在我們心灰意冷、氣急敗壞的時候,一個人出現了,讓我們不至於信了這狗屁導游的話而不能完成行程,他就是修一線天的夏銀固,一個長得矮小但有一雙閃亮而善良的眼睛的中年男子;總覺得這次旅游由很多的偶然而構成,本來這麼晚的時間,夏銀固看沒有客人來就會把一線天的鐵索抽掉回家的,可是我們之前在Tina’s遇到四個游人,他們比我們先出發,並且走過一線天後跟夏銀固說還有4個游人會來,讓他等著,真要多謝那幾個朋友,要不即使我們來到一線天,自己也是走不了的,一定要夏銀固帶著才好走。一線天的路特別險(以至於我顧著走路,根本就沒看到大家所說的某個地方頭往上看,只能看到這邊的岩壁跟對岸的岩壁之間的一線天tiny sky view),但是跟著夏銀固走絕對安全,不知道為什麼,我對夏銀固有一種百分百的信賴感,可能是因為那種非常自信的微笑跟憨直外表吧,還有那狗屁導游的反襯吧。本來過一線天,夏銀固要收取每人2元的維修費用,但看我們被帶錯走了冤枉路他就說不收了,我開始還以為他會說由於天快黑了,要加收費用,覺得他真是好好人,而且他promise一定會帶我們到中虎跳,然後把我們送回到Tina’s,都不要錢。

我記得走一線天的時候有好幾個地方因為走的路非常窄,僅僅能通過一個人,岩壁那邊有輔助的鐵索,但那只是給你一些心理的安全感,沒有必要雙手都扶著它,老怕自己掉下去,只要一邊走,右手輕輕扶著鐵索就好,以防萬一失重時有東西抓著。一邊走一邊聽夏先生說,一線天是一個新加坡的女游人建議他修的,修了以後他的孩子都能上學了,我心裡很感動,其實很多人賺點錢不為什麼,就為孩子能讀上書,有個好點的將來,這種觀念中國城市農村走南闖北上上下下都一樣。途經一些山洞,夏先生說是以前有人來勘察虎跳水位以決定是否適宜建水電站時炸了住勘察隊員的,不過後來因為遷居費太高沒有建成,現在已成歷史了。過了一線天,很快就來到了中虎跳,本來聽說夕陽下的中虎跳是最漂亮的,不過我們晚了點,天要開始黑了,不過在谷底的幾塊大石頭上坐著,聽著哄隆隆的金沙江在自己眼皮底下、身邊竄過,真有一種難以言全的快感。我去過韶關的乳源大峽谷,之前一直認為虎跳的景色不如乳源大峽谷那原始森林裡中的清幽,但這時我終於懂得虎跳了,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這種澎湃的氣勢,這是乳源大峽谷所沒有的。Eddy還像猴子一樣走下去,到達最靠近金沙江的那塊石頭,我嘗試過下去,先要走過一塊傾斜45度的大石頭,而且那石頭看上去非一般地平滑,我走到一半感到非常無助,看著下面如豺狼狍虎般凶猛的金沙江,不敢上也不敢下,夏銀固跟Eddy走過來幫我下去,他們都面帶微笑說沒事的,叫我轉身下去,他倆似乎都覺得那是輕而易舉的事,而我卻無法衝破自己那關,大概是對金沙江的畏懼吧,大自然可不像人,它是沒有感情的,也沒有promise,看著那水流的速度,看著那排山倒海的氣勢,淹沒在其中與悠然地靠近它也都是那麼輕而易舉,我沒有勇氣下這個賭注。

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停留太久,呆了20分鐘就起程了。記得在中虎跳的石頭附近寫著夏銀固的名字,中英文都有,有兩道石頭間的小橋,大概也是夏修的吧,當時沒看清楚都寫著什麼,大概是一線天從這邊過去也可以吧。從中虎跳出來要經過一戶人家,然後走過從一個大石頭到山坡修的小橋,最多長3米,就要給2塊錢維護費,下面1兩米的地方好像是一條小溪,很不抵,坐那條破橋要多少錢,山裡的木頭又不要錢,不過還是給了,那些人的面目也不猙獰,至少披著淳樸的外套。聽說夏銀固說以前有人覺得給這錢太冤了,就從橋下面走過去,把弄濕的鞋拿給那戶人家看,以證明自己沒走那條橋不需要給錢。

我們接著往上走,已經7點多8點了,得趕快走,走上去的那段路要走得快是很累的,加上我們都吃完午飯好久了,我趕緊吃了點巧克力補充體力。路不險,就是有點陡,咬著牙關頂著月光光走走停停終於來到張老師家了,由於比較累的緣故,就直接給了20塊也就是每人5塊張老師的弟弟,往Tina’s走了,後來聽說可以講價到10塊錢4個人的。

9點一刻,終於回到Tina’s,為了感謝夏銀固,我們給了20塊他,雖然他開始堅持不要,我覺得不給20他心理不平衡,因為那個騙子導游我們也給了10塊。見到Tina跟叫夏先生等我們的那四個游客,都說很擔心我們怎麼那麼晚還沒回來。Tina為我們准備了雞鍋,是那天中午說好要留的土雞,15元一斤,有4斤左右,加了個青菜,在室外的平台上美美的吃了一頓,足夠補充體力了。

那會還有四個人才從Tina’s出發,都說要上哈巴雪山,其實他們是想住在halfway guest house(中途旅店), 不想住在Tina’s,第二天在halfway碰到他們, 他們說聽朋友說halfway比Tina’s好,所以走夜路走到12點半還是要到halfway。我覺得其實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只是感覺的問題,只是有的人喜歡Tina’s跟在那兒認識的朋友,有的喜歡halfway跟那兒的人。不過我後來來到halfway發現自己比較喜歡halfway, 一個是因為我一進去halfway就立刻有人跟我打招呼,非常親切,但原來他不是老板而是游人,說到那兒幾次了,都把這裡當做家,叫馮老板馮哥了。 不過他從橋頭走去大具,肯定是住在這裡比較方便;另外一個是halfway有個擺著木頭高桌高凳的大陽台,正對著對面的山峰,看過去是俯視的感覺,覺得自己站得特別高特別大氣,視野也特寬廣,而在Tina’s距離隔江的山峰相對來說要近一些,是直視跟仰視的感覺,有點壓迫感。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