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宋伯伯 我住的客棧是他兒子開的,老人精神很好,面色紅潤、語言清晰、普通話也夠標准,經常坐在大廳裡看電視。據他介紹他們家已經在那已經住了八代人,兒子下崗開了客棧,政府免了三年的稅。
老人之前一直在政府工作,解放後從事過剿匪工作,回顧當年的剿匪歷程也是頗多的艱辛。他講土匪多半也是因生活所逼,經常會去鄉村裡搶,但他們不敢搶地主的東西,因為地主有槍的,典型的欺善怕惡。解放後政府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將土匪繳滅,最後仍有一個土匪頭子未落網,人間消失掉了。
87年時老人因為身體的原因(腦血栓,現在左側的手仍不好用)退休,現在每月有一千多塊的工資,平時幫兒子接接電話,幫幫小忙。每次出門前都會和他打聲招呼,他會叮嚀我們多穿點(在鳳凰幾天真是冷的沒天理的)。
是個愛聊天、有見識、有經歷的老人。
老洞苗寨麻志龍
行前看了游記,介紹去苗寨會有小朋友送些小東西給你,比較好的辦法是事先准備一些小東西送還給他們。到鳳凰的第二天報了個團去烏龍山和老洞苗寨,一進寨就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把自己編織的東西送給每個人,大一些的女孩會問“我送這個給你,你送什麼給我”,這個小朋友默默的把東西送到我手上,什麼都不講於是我拿出提前買好的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要等他長大些才能用啊。

(在之後的行程裡他一直跟著我,不停的把手裡的編好的東西交到我手上。)
最後我的包上掛了三只螞蚱,手腕上帶了幾朵玫瑰,手上有戒指,還有一種大些的帶在腕上的花。

(腕上的花)
他今年上一年級,學校在大坪,每天要走一小時的路,中午沒有午飯吃一直要到放學回家才有得吃(這是我猜的,他講的不太清楚),家裡還有二個姐姐。
那天雨下得很大,所以在苗寨停留時間很短,從這家走去那家途中我總是會拉他進我的傘下來避雨,開始時他說不用,後來也倒不排斥。
本想去他家裡看看,但因為雨大,溫度又低所以進行了表演場之後一直坐在篝火旁烤火,連表演都不能吸引我離開那團火。
表演之後我們就離開了苗寨,他一直跟在我身邊,問他是不是會餓,他點頭,於是把小輝的餅干要過來送了給他,並告訴他回去吃,後來又加了同行女孩的面包(只是放了幾天不曉得壞了沒有)給他,催他回去吃飯,他一直站在車門邊不肯走,我坐在車的左側,後來他看到一個女孩跑到車左側,他也跑過來,瞪著眼睛看著我,和我揮手。這時車上另外兩個人看到他,拿了錢給他大概一二元的樣子吧,還跟他講,我們給了你錢你給我們什麼,他訥訥的不知道說什麼(因為他最後在編的東西都給了我),那倆個人說那就不用啦,算了。我有些無語。在鳳凰古城裡的小女孩更現實得多,她們會拿著花環走過來說,我給你花環,你給我五元錢好不好。很多編好的花環賣3元的。小輝曾買過一個說是送我,後來成了拍照的道具,最後放在沈從墓前了。
在虹橋下看到有家店衝洗數碼相片,曾想要把照片洗出來找個導游轉交給他,可是最終我沒做這件事。
導游小龍、苗女小吳
到了鳳凰之後通過老板報了老洞苗寨和烏山加在一起的線路,導游是個臉圓圓,眼睛圓圓的女孩。
像很多苗人一樣,她蠻熱情的,雖然每天做同樣的事,但也還是認真的,有介紹一些苗族的情況給我們聽,我也會拿一些好奇的問題去問她。車上她教了兩首歌給我們聽,一首是苗語版的《兩只老虎》一首是山歌《桃花朵朵開》,後來發現這兩首歌應該是她們統一交給所有團隊的。聽她介紹苗族女孩子結婚早,通常都是17、18歲的樣子,21歲就是老姑娘了。據山寨裡的人講她應該也是結婚的,不過很年輕的樣子。
再次見到她是第二天的山江鎮上,她外出辦事,坐車回鳳凰。互相認出來,大家像老朋友一樣熱情的打招呼。
小吳是在去江山趕集的路上遇到的,一個典型的苗女,皮膚有點黑,個子不高,也是圓圓的臉和眼,她和一個朋友一起去江山,平時在鳳凰鎮上工作,那天江山有集市所以去趕集吧,她說自己是要去邊邊城(苗家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場所)她的話激發了我們大家的興趣,也打算等趕集之後去看看。自己一個人在集市裡轉了一轉,決定去邊邊城看看,走了很久也沒發現地方。掉頭問人,說是要等集市散後才會到邊邊城去唱歌,於是和同去的四個人彙合和她們講了情況,商量之後決定一起回鳳凰。回去的路上又遇到小吳,看來說她去邊邊城是玩笑話。
和小輝曾猜測她有多大,結果小輝猜的更近些,是個17歲的女孩。路上有講一些苗家的習俗,例如女孩子遇到喜歡的人會去踩他的腳尖,越用力就表示越喜歡,和前一天導游小龍講的一樣,問她為什麼沒去邊邊城,她說因為小輝不肯給她踩腳尖,呵呵,是個開朗的女孩子。
路邊攤的阿婆
一天晚上吃過飯一路逛回去,忽然發現書上介紹過的張桂英的店,進去轉了下,東西都很貴。出了門發現小輝在一個路邊攤挑東西,是一個苗家阿婆,年紀不好猜50、60歲的樣子吧,很會講話,事後想來她真是精通人的心理,我和小輝一路被她騙到底。其中她講的事都是她自己編的故事,我們被故事忽悠著買了她的東西。真是個教訓,第一次買這樣的東西就被騙很慘,姜是老的辣啊。
沈從文的《長河》裡講自己重回鳳凰覺得物是人非,人心不古,我想如果他看到鳳凰的今天又會做何感想。

(我們購自阿婆的東西 )
陳鬥南的孫子
報了烏龍山和老洞苗寨,旅行社送了陳鬥南舊宅的參觀券給我們,在一個傍晚和同行的女孩一路走過去參觀。
進了宅子有個女孩子過來帶我們參觀了一圈進行了免費的講解,講解之後便由我們自由參觀,拍照。在一樓的主人房裡因為同行的女孩子剛離開關了燈,我再進去不怎麼好意思開燈,正在猶豫,坐在正廳的老人告訴我燈的位置。
老人是陳鬥南的第二個孫子,一直留在鳳凰,親自守護自己的祖宅。陳氏祖上出過武將,延至上世紀中出現了陳鬥南和他的侄子兩個武官,目前的子孫大概還有30多人,在各行業工作,但沒有在部隊的了,老人豁達的笑稱“一代不如一代”。
祖宅的維護都是陳家人自己出錢負責的,國家下發的錢都不會到他們手裡。門票收入本身不多,給他們的應該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祖宅是他們的驕傲
鳳凰的歌者
在鳳凰的幾天早晨都是在歌聲中醒來的,窗外就是沱江的中段,是旅游的景點之一,游客們坐在船上,船工都會為游客唱歌,在江上還有一條專門的船用來載兩個本地人專門唱歌來營造氣氛,聽說他們是可以換班的。

鳳凰有很多酒吧,第一天因為很累,本來和小輝講好去酒吧看看的計劃在香甜的睡夢中錯過了(之前幾天一直在嚴重的失眠中度過)。
第二天去過烏龍山和老洞苗寨後下午五點多返回,吃過晚飯後幾個人在江邊轉,於是說去家酒吧吧,我的要求是歌手要帥歌聲要好聽,最後選擇了小輝前一天已經去的人氣頗旺的根據地酒吧,裡面的歌手很帥只是從我們進去後他就一直沒開口唱歌,變成了點歌時間,就變得有點恐怖了。不過遇到了兩個廣州女孩,在大家一起玩“擲色子”的游戲中度過。
江邊的酒吧很多,路過時總會聽到裡面傳出的歌聲。類型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定,有些很動聽的。
第三天時則是在路過橋時聽到有人唱許巍的歌,發現幾個年青人在橋洞裡點著蠟燭唱歌,面前放著一個吉它盒用來裝錢,小樂團有兩把吉它,一個鼓手,還有合聲,他們應該是燃著了蠟燭開始唱,唱到蠟燭燃盡。最後一首歌是他們自己的歌,曲調優美、簡單、悠長“如果我老了,不能歌唱了,你還記得我嗎?如果我老了,不能XXXX,你還會愛我嗎?謝謝你陪我到鳳凰曬太陽,度過這美好時光,謝謝你陪我到鳳凰看夕陽,共度這生命XX,你陪我到鳳凰曬曬太陽,聽我訴說傷心往事,數你的白發數我的皺紋,一生一世不要分離 (X代表我聽不很清楚的內容)”小輝最後說這個晚上是在鳳凰最舒服的一晚,比前一天在酒吧好很多,我很認同他的觀點。我用MP3錄了他們的歌,有興趣的可以向我索取。
後來聽說這幾個人都是鳳凰本地人,在江邊有開店餐館,唱歌純粹是個人的興趣,不是為了謀生。隨著旅游業的發展鳳凰已經變得不在如前,但是聽聽他們的歌會讓你感覺到鳳凰的美,也許是曾經的,也許是現在的,將來的。

(鳳凰的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