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吃(三)

作者: siyao

導讀懷遠位於川西平原,在大邑去九龍瀑的路上。那裡縣風極為淳樸,曾玩了兩天,有幸品嘗了那裡的小吃三絕。 懷遠三絕包括烘糕,葉兒巴,豆腐簾子。這三絕名氣甚響,除了葉兒巴在成都 多有仿制,每每在成都的燈會、花會、小吃博覽會上, 這三絕也都能看到。烘糕和 葉兒巴是蒸出來的, 都是用米粉做的,而且都要趁熱才好吃。懷遠的烘糕做得極為 精致,雪白的糕上綴以 ...

懷遠位於川西平原,在大邑去九龍瀑的路上。那裡縣風極為淳樸,曾玩了兩天,有幸品嘗了那裡的小吃三絕。

懷遠三絕包括烘糕,葉兒巴,豆腐簾子。這三絕名氣甚響,除了葉兒巴在成都

多有仿制,每每在成都的燈會、花會、小吃博覽會上, 這三絕也都能看到。烘糕和

葉兒巴是蒸出來的, 都是用米粉做的,而且都要趁熱才好吃。懷遠的烘糕做得極為

精致,雪白的糕上綴以紅色的飾線,中間嵌著一顆小櫻桃。糕分三層,有的中間還

有夾心,糕松軟微甜,又透著米粉的清香。葉兒巴卻又不一樣,每個都由一片小zong

葉包著,所以蒸出來的葉兒巴都泛著淺青色,上面還綴有紅點,看上去又有一番風

致。葉兒巴像極湯圓,裡面也包著芯,有肉的,糖的,也有豆沙和棗泥的,以巴上

的小紅點個數作為區分。不同的餡味加上zong葉的鮮味,滋味可想而知。葉兒巴雖

然也是米粉做的,但形式和味道與烘糕迥異,中華的美食妙絕天下,這裡可見一斑。

至於豆腐簾子,是一種佐菜,其做工也是相當的復雜和細致。先要把豆腐切成

片,還要在其上縱橫劃出數道,成簾狀,是謂“豆腐簾子”。然後用油炸干,成金黃

色,此時已成簾形,且已不像生豆腐那麼松軟。再按川菜的種種燒法加工之,味道

就進去了。

唉, 四川的山水既佳,小吃也美,真是讓人流連啊。

眼看夏天就到了,四川小吃的"涼"字輩也就上市面了.

最普通的是:涼面,涼粉(涼蝦),涼糕,檳粉,一般城市都有賣.

說到涼面,只有四川的最好吃.基本原料就是面條.但條粗,

勁韌.下鍋煮,不爛,仍為條狀.然後,撈起來,在大竹篩裡晾去水,

用香油拌得油亮亮的.

要吃的時候,加入各色調料,絕活就在這了.有醬油,醋,辣

椒油,花生米,蔥,姜,蒜,糖.....最後一般是糖醋味兒加上麻辣

感.夏天用涼面就著稀飯很棒.

涼粉是米漿作的,最後讓它凝成軟軟的透明的塊狀.吃的時

候,切一塊下來,片成條條小片. 加上作料後,一般是鹹辣的,吃

在嘴裡,滑滑的,一下就進肚了.如果用一種帶大孔的篩子,讓涼

粉漏下成短園條狀,就稱為"涼蝦".

涼糕也是一種米糕,但呈淺黃色,軟軟的不透明.口感比涼

粉厚.吃的時候,切成小塊,只加糖.紅糖最好,白糖就差了味兒.

檳粉是一種細小的黑檳子"搓"出的汁凝成的.是上述中最

滑,最嫩,最透明(可以看到裡面的小氣泡)的.涼涼的,也加紅

糖.來上一碗,溽熱盡消.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