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廣州夜生活的至激點

作者: lulu147

導讀廣州的酒吧很難定義,這或許也頗符合廣州的特性,就是一個崇尚模糊的城市。酒吧常常會附設茶座,咖啡廳,西餐廳,卡拉OK廳,電腦網絡廳,DISCO舞廳等等,喧賓奪主是常有的事。從開始的千篇一律到如今的風格各異,酒吧已經是廣州夜生活必不可少的點綴了。 其實廣州的酒吧提供給人的,就是某種躁動難安的心底欲望,某種曖昧不清的人生印像,某種對於既定生活的顛覆 ...

廣州的酒吧很難定義,這或許也頗符合廣州的特性,就是一個崇尚模糊的城市。酒吧常常會附設茶座,咖啡廳,西餐廳,卡拉OK廳,電腦網絡廳,DISCO舞廳等等,喧賓奪主是常有的事。從開始的千篇一律到如今的風格各異,酒吧已經是廣州夜生活必不可少的點綴了。 其實廣州的酒吧提供給人的,就是某種躁動難安的心底欲望,某種曖昧不清的人生印像,某種對於既定生活的顛覆衝動。被酒精與夜色浸泡著的城市裡的人們,把廣州的夜晚變成了自己心目中的風景,把酒吧的奢靡看成逃離白日俗世的異度空間。

泡吧初體驗

來廣州第一次泡吧經驗是在環市東的23.CLUB,老覺得用數字命名的酒吧有種神秘的感覺,似乎這個“23點”背後有著什麼特殊涵義。

酒吧面積不算大,總共才300多平方米,卻正是因為小,玩起來才有氣氛,還應了那句“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話,金屬質感的小舞池,圓形的吧台,精致的高腳椅,舒適的卡座,懸掛式的玻璃酒櫃,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在這裡找到。在吧主的精心設計下,酒吧裡上層間隔了一個小閣樓,使整個空間增大了許多。

在酒吧老板的介紹下,“23點”的謎終於解開,原來酒吧這個名字竟然出自“21點游戲”,寓意酒吧的生意火爆(玩21點時23點就爆了)。其實,23點正是夜生活“打得火熱”的時間。酒吧老板認同這樣一種觀點:消費者來酒吧真正在意的不是喝點什麼,吃點什麼,而是希望酒吧營造的那種氣氛能讓他們的情緒得到盡情的釋放。

異域風情的外籍酒吧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個酒吧比較集中的地方,在廣州,是環市東路和有一頭連著它的淘金路。外國人開的酒吧,就集中在這裡。

所謂外國人開的酒吧,多數老板通常是外籍華人,或者跟中國人合作來開。

最早的一家是位於東風東路上的“紅太陽”酒吧,說是外國人開的,其實也是外籍華人。“紅太陽”紅極一時,是廣州年輕的文化藝術搖滾青年的蒲點。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改名成“紅風車”,結業後那名女老板另外開了一家“非洲吧”,再後來還開了一家“墨西哥”酒吧,跟一名以色列人開了“大篷車”酒吧。很不簡單。

木子吧,是一個中國女孩跟一個法國人合作開的。開始在水蔭路裡頭,一條不是很旺的臨街鋪子的二樓。現在這家酒吧也搬到了環市東路上,成為酒吧街在東頭的起點。除了能吃到美味的法國家常菜,這裡也是本地最多舉行PARTY的酒吧,主題有睡衣雪茄文身等等,特別少有也特別有趣。

位於淘金西街的SPORTMANBAR,據說是由美國人開的,環境幽靜雅致,有著濃厚的懷舊色彩。有大大的DavidLetterman像在背景的牆上,還有人即場演奏鋼琴,是讓人忘卻都市煩囂的好去處。

蒲吧之全城大搜索

一 環市路:花園式享受最大特色:小資味道濃厚消費人群:白領、外籍人士居多消費價格:檔次相對較高夜場設施:多為老城建築,有一定的特色環市東路及華僑新村一帶是廣州一個典型的高級國際商務區,從2000年開始,一間間的各式酒吧、夜總會開始遍布環市東路、淘金路及華僑新村附近,並漸成規模。

從環市路由西向東數過來,有大篷車酒吧、大像堡酒吧、萬紫千紅吧、墨西哥酒吧以及小山吧等等,來這裡“蒲吧”的多數是在這一帶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尤以黑人居多。每逢周末夜晚,大篷車及萬紫千紅吧門外就聚集了大批的外籍人士,感覺就像是國外的繁華街區。逢有足球賽事,墨西哥酒吧、大像堡酒吧這種專門開設了看球區的“球吧”就特別火爆,完全沒有國界之分。

進入華僑新村路段,則依次有和平吧、CHINABOX、路點吧、星吧、枕木吧、閃動領域等等,十多間酒吧在華僑新村一帶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繁華夜場區域。

華僑新村的鮮明特色就是,幾乎所有酒吧都是一幢幢獨立的花園式別墅,在這裡的酒吧狂歡,你可以感受酒吧內閃耀的彩色燈光和強勁音樂,欣賞酒吧樂隊及各類舞台秀,也可以與朋友到酒吧的外花園靜坐小酌,享受靜謐時刻。這裡的清吧不多,枕木吧是其中的代表。

這一帶的消費者層次較高,酒水價格也比較高,啤酒價格基本維持在300元/打。

二 沿江路:風情萬種最大特色:無敵江景,新銳時尚,流行潮頭消費人群:本地時尚青少年及中年成功人士聚集地,外地人也相對較多消費價格:略低於環市路的酒吧街夜場設施:設備先進,緊跟時尚,新玩意多談起廣州的酒吧,就忘不了沿江路的酒吧一條街。

從仁濟路口以西的滾石俱樂部、愛群大廈的爵士吧,到解放南兩旁的夜櫻吧、花街90,再到原德國發電廠舊址位置的咆哮、Happy吧、Cafe1920、正點吧、Babyface等,都是引領時尚的前沿地帶。

來這裡消費的有生活在廣州本地的中青年白領階層,也有不少來自國內外的游客。每天夜幕降臨,沿江路迎來了自己最美的時刻,各個酒吧門口醒目的招牌和靚麗的咨客小姐,吸引著熱愛廣州夜生活的人們。

三 芳村:後起之秀最大特色:外部裝修一流,有點上海外灘感覺,是廣州重點景觀工程消費人群:當地人及珠三角經濟收入穩定人士消費價格:酒水價格算最低的夜場設施:比較齊備,豪華程度一般白鵝潭酒吧街的優勢在於,江邊歐陸式設計的房屋、景致、配套全國絕無僅有;各種特色的酒吧集中,隨著本色Ⅱ的開業,標志著酒吧街內高、中、低檔酒吧彙集;部分酒吧的消費價格相對比東山、天河等區域低些,每打啤酒僅100元左右;交通也很便利。這讓來蒲吧的人無論玩到多晚都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營業的酒吧有:本色、開心吧、紅樹林、絕世好吧、夜未央、贏吧、亞米高、金鎖匙、藍堡吧等。

本色吧地址:芳村陸居路路口參考價格:啤酒160元/打,芝華士460元/支,中房680元,大房880元從晚上10點到2點,一晚上6檔節目,唱歌、雜技、抽獎、搖滾……連實力一流的火龍樂隊都是這裡的常客,在節目和節目之間,還有身材極好的DANCER填補時間和神經的空隙,神情是恍恍惚惚的清純,似乎昔日的單純還未被生活完全沒收,白衣飄飄十指如花,在流水不定的鐳射光裡盛開著。都是很通俗的娛樂,一如門外陸居路上食肆裡紅紅綠綠的水牌,也許不能刺激你的神經,卻可以填滿你的時間。反正,它給你的就是樂子。

如果你不想看節目又不想唱卡拉OK,那就上三樓吧,露天的清吧,風中帶著燒烤的炭火香,暖暖的帶著肉欲的氣息,卻不其然地叫人心定起來,這是可以把握的世俗氣味。

酒吧裡最時尚喝酒法

1.伏特加+橙汁:

這是一種最為流行的喝法,本來伏特加這東西總讓人聯想起一片蒼涼的西伯利亞,《蘇州河》裡男女主人公也一直在喝一種有一根野牛草泡在裡面的伏特加。

2.芝華士+冰綠茶+蘇打:

本來威士忌是一款很烈的酒,淨飲的話幾乎就是燒著喉嚨下肚,所以連酒商都會介紹你要勾兌一倍的蘇打水。可到了酒吧裡,這搭配就有幾分好玩了,一定要冰綠茶,不能用冰紅茶,還以康師傅這牌子的為好。結果就在一股仙風道骨的茶香中,酒精悄然而入。

3.純白軒尼詩+蘇打水:

軒尼詩是法國白蘭地的四大品牌之一,法國人一向是很驕傲的,要是得知軒尼詩被這樣勾兌一番,不知會作何感想。

4.傑克丹尼斯+可樂:

據說當年是某位國家領導人發明了陳醋加雪碧的喝法,所以美其名曰:天地一號。沒多久市面上還真出現了一款名為“天地一號”的飲料。傑克丹尼斯加可樂的組合到底有多好喝要視個人口味而定,不過據說國外已經有了類似“天地一號”的產品,名為傑可,顧名思義,主要成分是傑克丹尼斯加可樂。

5.蘭姆酒+氈酒+湯力水:

兩款酒都很烈,混在一起更是火焰熊熊。兩款酒都很清澈,合在一起也還是平靜如水。所以說,在喝酒人的眼裡,水和火是沒什麼分別的。

6.百利甜酒+蘇打水:

女人喝酒是很冒險的,其形像要麼特別墮落,要麼就特別美麗。百利甜酒的所有組合都是為了迎合女士們,除了加蘇打水,甚至還可以加牛奶。

7.百家得蘭姆酒+可樂:

正吃驚在醉眼迷離中怎麼會冒出這樣一款有革命激情的組合出來。後來認真一看全明白了,古巴產的百家得蘭姆酒碰上了自由的美國可樂,其實這世界的衝突漩渦中也有一些可愛的和諧,比如卡斯特羅和克林頓都喜歡雪茄,還有這杯自由古巴。

8.龍舌蘭酒+檸檬+鹽:

其實這是龍舌蘭最正統的喝法,之所以入選是因為喝起來感覺很江湖。記得看《生於七月四日》時,墨西哥還有一款龍舌蘭酒,每杯裡都泡了一條蟲子,人們一口把酒吞下,再狠狠地將蟲子吐出來,酷斃了。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