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廊橋攻略-3(超完整,看這份就夠了)

作者: 真@小菜一碟

導讀3 景點推薦3.1 仙居橋 - 羅陽鎮仙居橋,位於羅陽鎮東北的仙稔。始建於明,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橋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米,橋屋18間,昔日扼為溫州大路的要衝。 仙居橋像灑脫的閑雲野鶴遠離村鎮民居,兀自坐落在峰巒重疊的山澗古道,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仙居橋也是建於明朝,但它比同為明朝的溪東橋又要早了一百年(1453)。在整個泰順古廊橋� ...

3 景點推薦3.1 仙居橋 - 羅陽鎮仙居橋,位於羅陽鎮東北的仙稔。始建於明,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橋長41.83米,寬4.89米,高12.6米,跨徑34.14米,橋屋18間,昔日扼為溫州大路的要衝。

仙居橋像灑脫的閑雲野鶴遠離村鎮民居,兀自坐落在峰巒重疊的山澗古道,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仙居橋也是建於明朝,但它比同為明朝的溪東橋又要早了一百年(1453)。在整個泰順古廊橋中,仙居橋是跨度最大的廊橋。雖然與溪東橋、北澗橋同為黛瓦紅板,仙居橋的造型比溪東橋、北澗橋要素樸多了。平緩舒展的屋脊,無宮殿式樓閣,屋檐四周中規中距,不見翼角飛挑,完全是一副無拘無束,逍遙雲游的仙家氣派。3.2 文興橋 - 筱村鎮文興橋,位於筱村鎮以西坑邊村。始建於清,橫跨玉溪之上,全長46.2米,寬5米,單孔淨跨29.6米,距水面高1.5米,橋屋16間,系疊梁木拱廊橋。

左低右高,極不對稱,望之,如蒼鷹側身盤旋。此乃周圍的地勢使然。文興橋建在溪水轉彎處,溪岸“弓背”一邊的拱架比對岸的要高一些,廊橋也因此形成一邊高一邊低的造型。3.3 徐嶴底古村落 - 筱村鎮看完後原路返回,穿過鎮後往前走15分鐘就可以看到徐嶴底古村落了。那是一個青瓦木牆,卵石鋪路,一個三面環山,錯落有致的古村落。一幢幢古宅靜美得如同水墨畫,在向你做著無言的傾訴。3.4 文重橋 - 筱村鎮從古村落出來後繼續往前走1.5公裡後便來到了文重橋,又名東陽橋。整座橋是平的,有十來米長,沒有圓弧,非常別致。3.5 溪東橋 - 泗溪鎮溪東橋,位於泗溪鎮,因橫跨鎮內東溪之上而得名。因與跨北溪之上的北澗橋謠相呼應,又因兩橋的結構形式和造型基本相同,皆為“蜈蚣”結構的木拱廊橋(虹橋),人稱“姊妹橋”。兩橋之間的淵源還不止這些,事實上他們是由師徒倆建造的。師傅造了北澗橋,溪東橋則由徒弟主事。由此,人們又稱這兩橋為“師徒橋”。

溪東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清乾隆十年(1754年)重表,道光七年重修。共建橋屋15間,中央3間為宮殿式的主樓,構架飛檐翹角。橋棟上塑造“鰲魚雙吐水”,棟下塑造“唐僧取經”及梅、蘭、竹、菊等諸多工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橋下溪水清澈,橋的另一側是一抹遠山,近處有兩座高山,獅子縫與將軍峰。據當地人講,此橋與其周圍環境形成了“將軍逗獅”的風水模式。紅色的橋身映襯在青山碧水中,更顯輕靈秀美。

交通:從車站下車後,沿泗水路前行5分鐘,即可看見溪東橋。3.6 北澗橋 - 泗溪鎮北澗橋,位於泗溪鎮下橋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後經6次重修,至今容顏不改。

北澗橋是宮殿式重檐,結構精巧,造型古樸。然而北澗橋的美不僅美在橋本身的輕靈飄逸或是擁有虹橋的獨特結構,更美在橋周圍的環境。兩條溪水在橋邊彙合,溪水清澈見底,水面上還有一條用石梁搭起來的小石橋,接以矴步。沿著溪岸,一條小路將人引向橋頭和村子,兩株大樟樹立於橋頭,且都有上千年的樹齡了。大樹的虯根牢牢抓住橋基周圍的石土,使得北澗橋歷經數百年的風霜而無大礙。

北澗橋原建在它上游30米處的地方,如今那裡還存有舊橋遺址。關於原橋為什麼會毀掉,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400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婦手牽她的孫兒智周欲過北澗橋。其時恰有兩位仙人在橋上下棋,老婦便說:“請二位讓我孫兒智周過橋。”仙人誤以為老婦說的是“知州”,便隨口吟道:“八十婆婆到此游,手牽孫兒稱知州,此人若有知州做,北澗橋頭水漂流。”誰知十多年後,這名叫智周的孩子竟真做到了知州。就在他當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發了一場大水,把北澗橋衝走了。於是康熙十三年,下橋村人在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了一條木拱橋,即我們現在見到的北澗橋。這故事似乎是虛構的,然而在當地林氏的家譜中,竟當真有智周這個人。於是這其中的真真假假還為美麗的北澗橋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小貼士:在北澗橋頭,有當地退休教士自費辦的廊橋文化展,可以前去參觀一下。

交通:看見溪東橋後,再前行10分鐘,即可見北澗橋。3.7 毓文橋 - 洲嶺毓文橋位於洲嶺鄉洲邊村水尾,毓文橋建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雖算不上最古,卻可能是泰順地區最美的廊橋。

毓文橋系石拱木廊橋,三層閣樓,皆飛檐翹角,屋脊中有葫蘆頂,造型豐富優美。與其他廊橋不同的是,橋身的兩邊不是用木板側封,而是代以做工精細的格子木雕,更顯精致細膩。毓文橋地處兩山缺口處,橋邊古樹參天,造型優美的毓文橋掩映其中,宛如一幅精美的宋畫。

交通 :從洲嶺汽車站下車後,步行5分鐘即到。 3.8 三條橋 - 洲嶺三魁三條橋是泰順歷史最久遠的木拱廊橋,位於洲嶺,垟溪二鄉交界的橫溪上,(洲嶺與三魁途中),過橋往南不遠就是福建省的壽寧縣。因此橋最早曾用三條巨木跨溪為橋,故名三條橋,橋長32米,寬3.96米,高9.55米,單孔跨徑21.26米,橋屋11間,單檐,造型古樸,典雅。正是這個三條橋,對虹橋技術“誕生於北宋”的說法提出了質疑,曾有記載:三條橋最古……拆舊瓦有“貞觀”的年號。據此有人認為三條橋的歷史比《清明河上圖》中的虹橋更為悠久。現在我們看到的三條橋是清代道光二十三年重新建造的。在三條橋木欄板上有一首沒有署名的詞——“點絳唇”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常憶青,與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人自多情……”3.9 薛宅橋 - 三魁鎮薛宅橋,三魁鎮以北。始建於明,長51米,寬5.2米,高10.5米,單跨29米,橋屋14間,此橋梁長而斜度大,橋頭坡度30多度,造型古樸,被載入《中國橋梁史話》一書。3.10 永慶橋 - 三魁鎮永慶橋,位於三魁鎮的下溪坪,始建於清,是泰順屋式木平橋中造型較為優美的廊橋,橋長36米,寬5米,高5.2米,二孔跨徑19.12米,橋屋12間,橋中有神龕。3.11 劉宅橋 - 三魁鎮劉宅橋,最老的古橋,明代永樂3年的,大概距今600年了,有閣樓可以上去,還可以求簽。3.12 仕水碇步 – 仕陽碇步是橋梁的雛形,也稱堤梁橋。泰順仕水碇步建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全長133米,共223齒,每一齒寬近2米,由高低兩塊片石砌成,是浙南最長、最好的碇步。因其形酷似鋼琴的鍵盤,故又名“琴橋”。仕水碇步的規模和氣勢在國內屬罕見,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文保單位。3.13 胡氏大院 - 雪溪胡氏大院位於雪溪鄉橋西村,當地人也稱其為石門樓。胡氏大院是泰順縣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大,建築工藝也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胡氏祖上原居住在慶元官塘,明順德年間,胡家先人胡道嚴遷徙至泰順雪溪西岸,從此在此地安居樂業。傳至胡東偉一代(清嘉慶年間),家道昌盛,逐漸開始大規模地建造住宅,大院共經前後三次的建造才形成我們今天看見的規模。

小貼士:胡氏大院內有住宿和農家菜。如果玩得晚了,可以選擇住在大院內,農家菜的味道也不錯。

交 通:可以搭乘三魁去仕陽的車,途徑雪溪的,30分鐘一班。3.14 承天氡泉 - 雅陽鎮泰順雅陽鎮有著著名的浙南大溫泉——承天氡泉,是國內罕見的高熱礦泉。坐落在雅陽鎮承天村會甲溪峽谷中,溫泉度假區內,有兩處相當規模的度假村,一家是氡泉溫泉度假村,另一家是香溢氡泉溫泉度村,費用雖說高了點,卻物有所值,在那才能真正享受到取自泉眼的泉水。

到雅陽後可改乘突突車或包輛小面包車去氡泉泉眼,也可坐公車但人很多。公車費用一人2.5元;突突車一輛10元,可坐兩人,感覺不太安全;面包車20元,7人座的。回來可坐公車,但請注意時間,一般傍晚5點就沒什麼車了。

到站後沿山路往下走,可見一售票處,票價10元。谷底有游泳池,鐵索橋等,坐在溪灘的大石頭上解決午飯,曬曬太陽,聊聊天,實在愜意。這裡可泡腳(10元)也可泡澡(60元)引用天然溫泉水,療效不錯喔,聽說有人長凍瘡泡過第二日就好了呢,未經考證,呵呵。


精選遊記: 泰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