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石頭(西藏之二)---照片版

作者: where

導讀青藏高原上的石頭 (西藏之二)□ 非煙 每一段盤旋而上的山路旁邊,總是能夠看到很多那樣沒有棱角,安安靜靜散亂在一旁的石頭。襯著四面高原貼地而生的蒼涼,竟然讓我心裡有種溫暖,一種久違的精神的溫暖。更多的時候,在一些個山頭埡口,或者在某個拐彎處,不經意的,就能看見有藏民壘起的三疊或四疊的石頭,穩穩的立在那裡,守望著天空,默禱著心願。最不能 ...

青藏高原上的石頭 (西藏之二)□ 非煙

每一段盤旋而上的山路旁邊,總是能夠看到很多那樣沒有棱角,安安靜靜散亂在一旁的石頭。襯著四面高原貼地而生的蒼涼,竟然讓我心裡有種溫暖,一種久違的精神的溫暖。更多的時候,在一些個山頭埡口,或者在某個拐彎處,不經意的,就能看見有藏民壘起的三疊或四疊的石頭,穩穩的立在那裡,守望著天空,默禱著心願。最不能忘的,是在將達聖湖瑪旁雍錯的路上,巨大的瑪尼堆與別處呈金字塔狀壘積的不同,那些瑪尼石是在地面上三四個五六個一疊,有間隔的按圓圈形擺放,一圈一圈,占了約一百多平方地,如眾星拱月,繞著最中間的瑪尼堆和飄蕩的經幡。

我無言了許久,這些個簡單的石頭,卻可以有綿延雄渾的氣勢,可以在簡單的擺放中湧出這許多的淳靜,安寧和尊嚴。萬物有情,這些紅綠黃藍白的經幡下集結的,被稱做瑪尼石的石頭,記載著擔負著那許多人生死相從、無怨無悔的精神信仰。“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一個“誠”字,解決了信仰裡許多的難題,道出了人生許多的道理。

高原上的風吹得經幡獵獵起舞,陽光明媚,遠處的聖湖瑪旁雍錯和神山岡仁波齊成為最聖潔的背景。那一刻,我仿佛也要隨著風聲起舞了,對美的神聖景仰,如詩經裡所說“詠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青藏高原上俯拾皆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山川延綿,可以疊石萬千,那是一種似曾相識的風景,我感覺我像是一條魚,億萬年前的魚,四季的從前裡,我在海底游走,傾聽寂靜的聲音。許多年後的今天,我握住手中的石頭,在五彩經幡下,卻也是在時間無涯的荒野中,握住千千萬萬年。

2001游

2001記

飛天游記 http://column.qingyun.net/feiyan

Image belongs to 光影隨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