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真美

作者: 辰名

導讀從來不寫游記,可是陽朔讓人情不自禁。 工作一直很忙碌,休息少加班多。人像齒輪不停的運轉,覺得自己快瘋掉。短暫的旅行,漸漸成為我的階段性緩和劑。夏初的時候,獨自去了亞龍灣,就想面對大海放松內心。去之前,死黨說,三亞不適合獨自旅游不適合認識新朋友,一個人應該去陽朔!事實如此,整個三亞之行雖然閑散卻略顯孤寂。陽朔,自然成了我的下一個目標。 ...

從來不寫游記,可是陽朔讓人情不自禁。

工作一直很忙碌,休息少加班多。人像齒輪不停的運轉,覺得自己快瘋掉。短暫的旅行,漸漸成為我的階段性緩和劑。夏初的時候,獨自去了亞龍灣,就想面對大海放松內心。去之前,死黨說,三亞不適合獨自旅游不適合認識新朋友,一個人應該去陽朔!事實如此,整個三亞之行雖然閑散卻略顯孤寂。陽朔,自然成了我的下一個目標。

花了兩三天時間上網搜尋網友的游記,最感謝的自然是攜程裡的。我的陽朔備忘錄,小五號的宋體整整打印了18頁,行、住、吃、騎、游俱全。網上有不少對旅店的介紹,但我更相信能看到的照片,這個網 http://www.sozhen.com/default/default.html ;(中國古鎮網)上有些客棧的照片可供大家參考,最後我初步圈定了以下住宿(破折號後面的內容是它們吸引我的原因):

l 祥雲賓館,0773-8822779陽朔碧蓮巷69號,60-90元/天新式酒店。鬧中取靜 ,一間夫妻房間,坐在窗前看公園美景,夜間俯瞰更吸引.

l DIY家庭公寓,新西街旁邊的民俗風情走廊樓上,130-160元/天——露台、山景、設計特色;

准備好備忘錄,依據網友提示特別要帶防曬防蚊用品,外加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以及其他旅游物品,開始我和媽咪的陽朔之行。

第一天。騎游。紅星。

前一天晚上21:04在廣州火車站乘坐T39,早上10:30到達了桂林。很久沒坐過火車,一夜晃晃悠悠,睡得甚不安穩,還好T39整列車都是臥鋪,設施還算舒適,但床鋪似未更換不算干淨。出了桂林站,轉右看到火車站的售票大廳,大概十多分鐘買到三日後(周日)的回程車票,回程選擇了18:04的K38,因為想在周一7:30到達廣州,正好能趕上開工。

網友們所說的桂林汽車站,我是沒找到,只好向警察叔叔詢問,他熱心的告訴我陽朔的班車就在出站口的正前方、10元/人。既然是警察叔叔說的,就沒什麼擔心啦。找到班車,一問價格,15元/人!我開始講價,10元,警察說的!車主不肯,我也不肯,做勢要走。此時走來一對眉清目秀的情侶,直覺告訴我他們也在找車。大方的走過去問他們是去陽朔嗎,對方有點警惕的點頭。我轉頭繼續和車主講價,10元,四個人啊!最終我們上了車,看看還算干淨、車況也不錯。11:40班車開出桂林火車站,大概13:00到達了陽朔。

到達陽朔汽車站,下了車湧來一群當地導游,吵吵嚷嚷的。沒理她們,順著車站出口的指示牌“西街入口”走進去,是一條古樸的步行街,兩邊滿是餐廳、精品店,中文英文交相輝映。本次出行,我唯一的遺漏就是忘記打印陽朔的地圖,所以下車之後,有點暈、沒方向。那對情侶倒是拿出一份打印的地圖,但初來乍到他們也還沒摸清方向。最後詢問了路邊的小販,得知正在走著的是“新西街”,走到頭就是西街了。果然,新西街的盡頭豁然開朗,首先看到“百樂來度假酒店”的大門,緊接著就看到古體抒寫著“陽朔西街”的大石頭,旁邊正是鋪著青石板的西街!

開始找旅店,到了賓館放下行李稍作休整,洗個熱水澡,上上網和老板聊聊陽朔情況,老板特熱情.

然後打算去嘗嘗聞名的啤酒魚。對於方向早從老板那了解,省得當地導游一直跟在我們身邊想拉客,所以大方的告訴我們謝大姐、彭大姐的方位。首先看到了一塊瓦,網友說都差不多,所以我們也沒再找謝大姐。點了鯉魚、干魚、苦瓜釀、空心菜。啤酒鯉魚味道不錯,就是刺太多;干魚太少,味道一般;苦瓜釀跟我們家的差不多;空心菜味道一般。店家拿上來的山楂茶,一點沒有山楂的味道。頗有印像的是坐下之後,服務員便擺上一套套餐具,用封閉的塑料包裝著,上寫消毒餐具,原本還覺得陽朔挺有衛生意識的,後來細看發現每套要收費一元呢!

吃飯間討論下午的行程,最後決定騎車去矮山、勇村、回到月亮山、大榕樹、工農橋、西街,全程好似一個三角形,估計時間要三個小時。雖然有簡易地圖,但是畢竟初來乍到,最後決定還是雇佣老板建議的小張導游。小張帶著我們到他熟識的租車點,談妥導游費30元,四輛捷安特女式單車共20元,然後上路。剛到桂林的時候,天陰陰的,一直擔心會不會下雨,來到陽朔,天竟然晴了起來,此時正是下午兩點多,太陽高照,我帶著太陽帽塗上厚厚的防曬油。出了西街轉左,街上頗為擁擠,而騎著單車的我們,心情更為興奮.

大榕樹門口熙熙攘攘的人。聽說要18元/人,也不貴到了裡面看完後相當值得,本人值得推薦。月亮山就不用買票進去,只要在外面遠遠捧著“月亮”哢哢。路過工農橋的時候,知道這裡正是遇龍河飄流的終點,終點的另一頭河水依然蜿蜒流去,想來我們路上看到的河水恐怕是遇龍河的下下游了。

回到賓館已近六點,三個小時的騎行頗為疲憊,洗過澡大家才又精神了。(在這一天裡得感謝我們導游小黃,小張是桂林人,年青帥氣的小伙,人開朗,很熱情,到陽朔的驢友也可以找他做導游,導游小張電話,15807737459)第一天的晚餐選擇在紅星。點的全是店家推薦:批薩、牛肉卷、焗面、兩份湯兩份果汁。第一口吃的是牛肉卷,不錯,細嚼之下有孜然的味道。再吃批薩,再吃焗面,發現味道好似都一樣。焗面最不好吃,本以為是意大利式的面條,結果是軟啪啪的面皮好似沒熟。我們倒也不介意,只要聊聊天喝喝水看看西街上人來人往,悠然的心情蔓延。飯後散步到西街盡頭,在沿著江邊的路走回縣政府,我和媽咪決定回客棧休息,J&T打算去泡吧。

也許是太久不運動,這一夜我睡得渾身酸痛,早上醒來才好了許多。生命在於運動啊*^.^*

第二天。遇龍河。原始人。IF。

今天打算去遇龍河飄流。

網友們有的說上游好有的說下游好,我們和J&T都想漂全程,只有自己真正飄過才知道,不謀而合,緣分就是這樣啦,嘿嘿~~

早餐當然是瘦子米粉啦,二兩,鹵菜,放辣椒、酸豆角,好吃!

按照網上的某種說法,30元包一輛面包車可以在飄流的起點和終點接送。可惜,我們談不下來,因為途中經過一個收費站所以車主要求顧客支付(20元),整體費用最少都要50元。最後大家決定還是騎單車,不過今天換成了兩輛雙人車。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女人多了是有點麻煩,我們大約浪費了一個小時找租車家、就是不想給超過200元/輛的押金(下次可能不這樣啦~),最後小張導游成交,他給我們做向導、押金免收。事實證明,這是非常英明的合作,到遇龍村渡口的路真不好找,從西街到那裡一個多小時的路上也少有人騎車,帶個當地向導安全有效,呵呵~~

第一天的酸痛+第二天的顛簸,到達遇龍村渡口的時候全身像散了架,但是,當隱於山中的遇龍河與青石小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那一刻,覺得所有都值了。此時可以算是淡季,又逢午飯時間,渡口只有我們一批客,河邊靠著兩三個竹筏,五六個當地的孩子蹲在一起吃米粉。渡口只有一個廁所,一元一次哦,絕對是高利潤的壟斷行業哈!最終我們以220元/筏成交(全漂的原價是240元/筏),大約12:30開始了遇龍河飄流。給我和媽咪撐筏的是一個年輕的男孩,年紀輕做事就會毛躁,漂了十幾分鐘時他竟然不小心掉下河去,全身濕透外加手機濕透,手忙腳亂中掉落了電池。當地人的水性確實很好,他像條魚一樣在河裡躥來躥去,當最後還是沒能挽救電池。我們坐在無人掌控的竹筏上隨著風和水波慢慢漂著,很是緊張。接下來的一路,也許是壞了手機心情不爽也許是年少撐筏的閱歷經歷太少,筏工很少和我們說話更不會一路講解這裡的山山水水,我們全憑自己的眼和心感受遇龍河的美吧。

4個小時,我們經歷了千嬌百媚的遇龍河。

離開渡口時陽光甚好,河水很綠很靜,泛著粼粼波光,水草清晰可見,讓人忍不住伸出手伸出腳融入這河水。河兩岸,田野青蔥,遠山如黛。驕陽下,所有的顏色都那麼分明、飽滿。大約一個小時後,天陰了起來,飄起比毛毛細雨還細的雨。整條河升起輕輕的霧氣,遠山模糊了,河水卻更加綠,在這靄靄之氣中好似倚在龍身上騰雲駕霧。如果說之前的遇龍河是秀美的,那麼此時則是清傲的。又漂了一段時間,雨過天晴,陽光重新灑在遇龍河上。雖然午後稍有困頓,但我卻不忍睡去浪費美景。山無盡,水無盡,怎樣都看不膩,選擇漂全程於我很明智。亞龍灣的海,讓人心胸開闊;遇龍河的水,讓人心如明鏡。我想,幸福就是和最愛的人在遇龍河上漂著、親吻著、擁抱著,蘊著“山無棱,水無痕,乃敢與君絕”之勢。

開始時,除了我們和J&T還有另一只筏總共三只飄著。越到下游筏越多了起來,河上逐漸熱鬧活躍,但聽說遠不如黃金周時擁擠。漂完後覺得240元的全程實不算貴,筏工很是辛苦,頂著日頭曬幾個小時,更主要有十幾二十個的壩根本不能順流漂下,必須他們下筏推拉。我想,每個筏由長約10米的10根竹子捆扎而成,也是便於他們過壩吧。到了工農橋上岸,茶館伙計早已推著單車等候,我們在回味中返回西街。

今晚選擇吃原始人的燒雞,網上說都要提前一天預訂。進去店,店小妹說還有最後一只,七點出爐,我們暗自慶幸。預訂之後,大家先回客棧洗澡,剛好七點返回原始人。一只燒雞、兩份特色炒飯、一個香菇豆腐煲、一份火焰蝦,總體感覺好吃過昨晚的紅星。我們坐在路邊的,邊吃飯邊欣賞夜色西街,看著不同膚色的人們游走在這個地球村。吃完飯將近九點,J&T想泡吧,我也想。也許是感染了西街的氣質,媽咪竟然也想一睹酒吧風采。四處逛逛,除了“丁丁”其他酒吧的人都不算多。有點好奇,“丁丁”魅力何在?進去探探,基本都是咱們國的人,也許因為網上說這裡艷遇機率高吧,嘿嘿。我想跳舞,但“丁丁”不符合。

IF的門口,一個時尚女孩旁若無人的盡情搖擺,從外面看進吧裡“狂魔亂舞”。有點動心,和J&T進去探場。總共三層,一樓是吧台和小小的舞池;二樓是三四個木桌,靠著西街的窗有四個位置高出兩個台階;三樓是幾組沙發,適合戀人私語和群體聚會。我們選擇了二樓那個唯一的窗邊桌。坐下去才發現窗戶是透空的,窗欄也只是與膝蓋高,除了要小心些外這個位置風景真的不錯:一邊下方是一覽無遺的西街、SOLO吧,一邊下方是IF的吧台和舞池。比其他位置又清靜一些,很適合我帶著媽咪。我們點了特色雞尾酒,說實話不怎麼好喝,小小一杯還有點貴。好久沒跳舞了,閉上眼睛感受音樂自由舞動。期間,昏暗的燈光下看到一特像鄭鈞的男人滿場狂舞,還有一躲在角落的男人托店小妹帶話請我喝酒。艷遇,太短暫,太功利,不適合我。跳累了回到窗邊,右耳聽到IF的音樂,左耳聽到SOLO的音樂,比較起來,SOLO選擇的音樂比IF更好聽更有節奏更適合跳舞。後來,SOLO的人越來越多,大概是因為有階段性的現場演出吧。十點多,IF和SOLO兩個場都掀起了小高潮,媽咪和J&T玩骰子、我站起來邊舞邊看他們看西街。來來往往的人,被這兩個酒吧吸引,看看左面看看右面再抬頭看看上面,哈哈~~

午夜十二點前回到賓館(否則要變回灰姑娘,嘿嘿~),這一天淋漓暢快,充實得“一塌糊塗”。

PS:

原始人的燒雞難得吃到一次,不過可以介紹另一家給在廣州的GGJJDDMM,廣州最好吃的“荔園”燒雞(不是那個貴貴的荔苑哦),從化溫泉方向、逸泉山莊入口的外面有一條小路,直走到頭右轉,大概三五分鐘就可以看到路旁兩個“荔園”大字。荔園做的是農家菜,燒雞18元還是28元一只,我不太記得了,但真的很物美價廉。六七月的時候,老板還會送旁邊樹上的荔枝給顧客哦。

第三天。漓江。明園。

昨天看到IF旁的一家店門口寫著“征友”,大意是共同去興坪游漓江、費用AA,與我的計劃剛好謀合,自然湊上一份、留下手機,店家說第二天早九點在此集合。(J&T今天要回廣州,所以我們分開活動了。)

早早起身,哈欠連天,吃完瘦子米粉等到九點也沒看到那家店開門,更沒有接到任何電話。有點掃興,又繞著西街走了一圈,如果那裡再不開門我們打算自己行動了。走回去門開了,一個女孩站在門口,聽說也是來AA的。店裡是個年輕的本地男孩,有些抱歉的對我們說:昨天玩得太晚,不好意思呵……後來知道,他叫阿蔡,在西街也算小有名氣。不知是由於淳樸的本性還是耽誤行程的內疚,反正阿蔡任勞任怨的當了我們興坪行的導游,免費的哈。

去興坪,在新西街口的汽車站坐中巴,車很多,5.5元/人,車程大約40分鐘。到達終點後我們又乘坐1元/人的三輪摩托,穿過有些破落的古鎮、穿過坑坑窪窪的田地,大約十多分鐘到達渡口(後來才知道這個渡口離“20元人民幣背景地”有點距離,但並不遠)。阿蔡帶我們上的船應該是他熟識的,40元/人,我們沒有去講價,也許大家默默共識中讓阿蔡或多或少的賺點。這條線路,是逆流而上至浪石然後返回,最後在“20元人民幣背景地”旁的渡口下船。阿蔡挺用心的給我們講解一個個景點,但說實話,我全然沒有昨天游遇龍河的興奮,媽咪更是坐在船艙內極少出來船頭。

“桂林山水甲天水”,漓江的美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我眼中,遇龍河是小家碧玉的美,漓江則是大家閨秀的美。遇龍河是內斂的含蓄的,漓江則是張揚的奔放的。遇龍河是幽然空靈的,漓江則是魅力四射的。我,更喜歡遇龍河的溫婉清秀。

大約12:30坐上回程的車,一點多到達西街,今天還想再嘗嘗謝大姐的啤酒魚。同游的幾個人最後點了一條烏草魚、一份豆腐釀、一份炒甜筍。魚肉偏老、味道不如彭大姐,豆腐釀不錯、好過彭大姐的苦瓜釀,甜筍也老了、味道怪怪。吃完困意頓生,回酒店睡下午覺嘍。

不打算吃晚飯了,想喝喝咖啡看看西街。“西街月色”在轉角處,看上去二樓的位置極好,但我想留在明天中午在那曬太陽發呆。“李萍咖啡館”在另一個轉角處,也是為數不多能把桌椅擺在路旁的店之一。拉著媽咪坐下,椅子有點硬不是很舒服,MENU上的咖啡名看起來也不是很專業,在西街不能將就自己!抱歉地對小妹笑笑,走人!還是去明園吧,怎麼說也是網上集體評價西街最專業的咖啡館啊。之前不選擇明園,只是因為那裡顯得太安靜,關上門與西街仿佛兩個世界,而我想完完全全地親近西街。有點驚喜,明園的門口竟然放著兩張小桌四個藤椅,二話不說坐下來。小妹推門走出來,一股醇厚的咖啡香飄然而出,心中一醉,我知道沒有來錯地方。去所有的咖啡館,我只點兩樣東西:焦糖拿鐵和芝士蛋糕。明園的焦糖拿鐵,表面的泡沫打成了“心”形,還滿有心思的嘛。味道可以與星巴克媲美,不錯!明園芝士蛋糕的味道比起咖啡,略遜一籌。好滿足啊,沉浸在咖啡香和西街夜色中……

八點多,媽咪累了陪她回客棧休息。明天要離開了,我不想就這樣早早睡去,多浪費啊。想坐在雙月橋旁吃意大利雪糕,確又無獨自一人闖西街的豪氣(備注:不是因為俺長得嚇人,俺還算小家碧玉呢,實在是性格內向所致)。最後決定,買了一份意大利特色雪糕,坐在客棧的大廳裡上網,呵呵。我不聊天、不看八卦、不玩游戲,聽著MP3讀“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廚》。最低谷的那些日子,上網看小說成了我發泄時間平息內心的方法,於是發現了“唐家三少”喜歡上了他的魔幻小說。《善良的死神》、《惟我獨仙》、《空速星痕》我都看完了,雖然三少寫得有不足之處但並不妨礙大家追逐他的小說。而《誅仙》太華麗太深刻所以太沉重,不適於我看。古色古香的客棧+魔幻玄妙的小說+香甜可口的雪糕+娃娃至愛的歌曲,我又滿足了,我還是很容易滿足滴*^0^*



第四天。西街。旅行者。

最後一天,終於幸福得睡到自然醒!

洗漱清潔、整理行包,趕在中午12點前退房,然後直奔“旅行者”。全點推薦的:芝士煙肉比薩、牛肉土豆泥派、蔬菜沙拉、特色草莓布丁,外加一杯西瓜汁一份橙汁。除了草莓布丁,其他都超好吃超好吃,特別是牛肉土豆派呵呵!(我覺得最好吃的布丁,還是“澳門街”的芒果布丁,大家可以試試,不過要來廣州才行哦。)

我們坐在“旅行者”最外面的一張桌,慢慢、慢慢地吃,慢慢、慢慢地看。“旅行者”的桌子都是原木未經修飾釘合的,原始、自然。店內除了畫著鐵杆店迷的牆外還有一面貼滿便箋、車票、火車票、飛機票的牆。我注意到一行英文留言,大意是說兩個人已經第三次來陽朔了,是甜蜜的回憶等等。“Sweet memory”,讓我印像頗深。陽朔,會給來過的每個人留下Sweet memory吧?

原本想轉戰“西街月色”,又覺得奔波麻煩。所以,將近三個小時,懶懶地坐在“旅行者”,看西街從清靜到繁華、看鄰桌不斷更換著面孔。開始,是一對和藹總是帶著微笑的外國老夫婦,後來是一對干淨清爽的韓國小情侶,臨走是一對時尚的廣州情侶。

發呆,在西街發呆,在西街發呆的日子,我在西街發呆的日子……沉重、煩悶、壓抑、憂郁、敏感,全部蒸發在西街的陽光下。

我的西街,終結在旅行者。

15:30乘車返回桂林,大約17:00到達。走進候車停,西街的一切遠離,仿若南柯一夢。



(小漓江)



(爽)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