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4日超詳細流水帳

作者: lee888

導讀國慶長假還沒開始,便已經早早的打算去了哪裡遠遠的逃開。不管哪裡,只要不在上海,甚至少聽到點上海口音的地方就好——。 國外是去不了的,不說時間不夠,錢也不允許做這打算。掐指算算,今年也去了不少地方,西安就去了2次,還有青島、廈門、普吉。 盯著中國地圖,,終於看中了山西。不為別的,像這種地方,上海人去的少,看看網上的攻略,也是包車的多, ...

國慶長假還沒開始,便已經早早的打算去了哪裡遠遠的逃開。不管哪裡,只要不在上海,甚至少聽到點上海口音的地方就好——。

國外是去不了的,不說時間不夠,錢也不允許做這打算。掐指算算,今年也去了不少地方,西安就去了2次,還有青島、廈門、普吉。

盯著中國地圖,,終於看中了山西。不為別的,像這種地方,上海人去的少,看看網上的攻略,也是包車的多,吃吃喝喝,估計也算是逍遙自在游吧。30日早上直接飛去了太原,下了飛機,就感覺霧蒙蒙的一片。一問機場大巴司機“您還來巧了,前幾天太原一直下雨,今還算是好天了”。下車一拎包,揚起一片灰……。

老規矩,先去汽車站買了下午去大同的車票,有備無患嘛。汽車站排隊那個長哦~隱隱約約的聽到貌似裡面傳出,最近的車票是下午3點的。3點,還有4個多小時,尷裡不尷尬。就在此時,眼前突然出現一位中年婦女,一灑手中的瓜子殼,胸一挺~亮著嗓子喊“太原到大同的跟我走啊,這裡的車票賣到下午3點了,我這的車馬上就開啊,國營大巴~”。有門!咱在上海也沒少坐黑車,圖的就是個便利。轉個身,背著大包跟著大媽(是中年婦女)立馬走人。上了她所謂的直接送到汽車站的小巴以後,感覺就有點不對。2個貌似放風的,一個拉客的,車子滿了,關上門,再一看大媽——人沒了。

死就死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咱一個要啥沒啥的胖子,倒也不怕。緩過神以後,也好奇,想看看到底能把咱拉去哪裡。直走,左轉,再直走,再左轉,(~~!)不就馬路對面嘛。下車,抬頭,見一調度室,內有2婦女、一櫃台、一中國地圖。進去一問,敢情也就只有3點的車,LP立時發彪“這個不是不講誠信嗎,什麼!@@##¥#¥%¥……,走!咱不坐他這黑車!”甩手出的門來一看,同被騙上車的10個人,除我外,沒有一個跟出來,都傻杵在門口。頓時,我對LP以往80後的形像一掃而光,正當欲上前表揚時,LP卻轉身M語“嚇死我了,要不是有你這個胖子在後面裝裝樣子,我才凶不起來”……崩潰,這可是在人家的地盤,有七八條漢子晃悠,終於領略了無知即是無畏的硬道理。

轉回汽車站,老老實實排隊買了票,還有2:30的,一算時間,還夠去個景點轉轉的。出來攔了輛車,直奔晉祠。

也許真是天氣不錯,晉祠門口車就停了不少。LP在車上就囑咐“像阿拉這種沒文化的人去看,一定要請個導游,不然看了也白看”。我的標准則是 “像阿拉出一樣的錢,一定要請個好看的導游,不然請了也白請”。在以後的景點中,我們正是堅決貫徹了這一方針才得了想不到的好處。(後話再提)

真正的晉祠不大,門口的都是新修的晉祠公園,人家公園修的就是古色古香的,門口的牌樓,回廊,都是用的黑色的木頭,香香的也不知道是啥味道。用手摸了聞聞也聞不出個所以。回頭一瞅,偶家子婆也湊著鼻子往木頭上聞,心下大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晉祠真正的用處,其實就一祠堂,我一沒文化的人,瞅著還不如山東的孔林來的氣派。

進門第一個景點,是一個戲台,據說古人為了增加擴音效果,在舞台下面擺了4口大缸,口口相連,站在台上唱戲,聲音能傳出老遠去。我走到舞台下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倒是有十來個女學生在台上擺千手觀音的造型,看這身材和架勢,我不禁惡毒的想到若是穿越回唐朝,興許還能多幾個羊貴妃,牛貴妃,朱貴妃之類的。

然而聚集游客最多的,就是山門前的四個鐵人,其中一個比較完整,看著成色教新。導游介紹說,摸摸他的大肚子,萬事順利,摸摸手,財源滾滾。問了下導游,這位仁兄何許人也,導游支支吾吾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反正出門在外,路邊的野花不能採,不要錢的肚子總是能摸的。

鐵人的背後,是個牌樓,據說凡是家中老母尚在的男丁,在此留影後都可保佑母親健康長壽。又是不要錢的,不拍白不拍。

大殿前的橋有點意思,據說是宋朝的古橋,也是歷史上第一座十字的立交橋。只是年代久遠,在原來的橋基上又鋪了一座石板橋。仔細看看,橋面的確有2層,上面是石頭的,下面卻是木頭的,拍了照片,有點腔調。

大殿邊上有2棵柏樹,一棵已經斜斜的倒在了另一棵的樹干上。導游說,這叫夫妻樹,倒下的是男樹,架住的是女樹,也算是晉祠三寶之一。看來古人還是比較偏好男上女下勢,其實女上位也是別有風味……。正當偶胡思亂想的時候,導游帶著走到了一處泉眼,往下一看,居然是眼溫泉,水位低低的,但還能看到漂在水面上的屢屢白煙。(後來回家給丈人阿爸看,他第一句話“水裡廂有雞蛋伐?用這種開水泡的雞蛋老好吃的”囧)導游介紹說,這叫不老泉。之所以叫不老泉,不是因為喝了泉水不老,是因為————,水流到現在還沒流干。無理頭,相當的無釐頭,聽了介紹,我對剩下的一寶,大殿裡的泥塑也興趣不高了,再說大門上了鎖,裡面也沒燈,估計也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之類的境界

大殿門口的柱子上雕著幾條小龍,論雕工,氣勢,比我以前見的都差了許多,想來大殿裡供奉的是娘娘,這些看門的,也都應該是小母龍,難怪感覺上體形,材料縮水了許多。

從晉祠出來,便直接回了汽車站,趕赴大同而去……。

太原到大同的汽車屬於中巴之類,滿打滿算也就能擠30來個人。上了車以後,偶們驚喜的發現,中巴車的前面6個位置居然是仿飛機頭等倉的皮椅,座位寬敞,舒適。在“飛機上坐不了頭等倉,好歹咱也能體驗一把陸上公務倉。”的FB念頭下,一人花了12塊錢,如願升到了頭等倉。

LP是個精細人,一路上盡擔心遇見車匪路霸,強搶民女之類的歹徒,沒有好好睡,偶安慰她“現在的混黑道沒出息,再說現在奧運剛過,咱治安好著呢,再說你身上沒大蒜味,估計這裡的歹徒也不好你這口”。說罷,偶繼續睡覺,繼續打呼。

從太原到大同一共需要3個半小時左右,車子從高速走,但是我看車子開的也不算快。大約2小時左右,會在高速邊停下車,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放松放松。但是根據偶LP的說法,這裡WC的味道實在太濃烈了,甚至到了聞了就啥想法都沒有的地步。

在中途,我曾經醒過次,貌似看見路過雁門關,還在邊上的山頂上隱隱約約看到破舊的長城,雖然破舊,但還是依稀可見昔日綿延巍峨的影子。等想到要拍照,車子轉了個彎,卻再也沒見到。

到了大同已是晚上6點,天色漸暗,但依舊塵土飛揚。老規矩,還是先打車去火車站買了1日晚去平遙的火車票。路上和司機談了包車去懸空寺,雲岡石窟,應縣木塔三個景點的價錢,司機沉吟後開價500,偶根據網上的參考價,一口回到300,談判破裂。最後,還是根據廣大網友提供的電話,偶找了一位叫張強司機,一口價300成交。

大同的酒店非常多,在去之前,我們預定了一家叫“陽光海悅”的四星酒店,價格是338一晚。酒店位置比較偏,從火車站打的過去要15元左右。但是偶一時大意,遇見個無良黑司機,說是打表器壞了,現在路上又堵,要價20元,最後還是被宰。

因為期望值不高,所以“陽光海悅”的房間著實讓我們驚喜了一把,衛生間干淨,整齊,沒有異味。房間不大,但是特別干淨,還有42的液晶電視。338的房價包括了2份早餐,2張洗浴中心的票。(特別的說下,大同的洗浴中心非常非常的多,廣大的旅友如果在不攜帶家眷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住在那裡,50塊一個人一夜。)我們的晚飯是在酒店一樓吃的,價格還可以接受。在山西只要不點海鮮,河鮮,一般的菜和上海相比,價錢便宜很多。

嘿嘿,晚上11點的時候,房間終於來了電話“先生要按摩嗎?128元一位”“再好點的有嗎?”“當然有啦,要不我們讓小姐上來和您面談““時間太晚了,不方便吧”“哪會啊,時間還早呢,現在我就上來嘍”“哦,我自己帶LP了,就不麻煩了”“…………”。

10月1日上午8點,張師傅很准時的等在門口,車子一般,5成新的捷達,但是張師傅非常熱情。(按照LP的說法,面相很善,一看就是個和氣人。)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雲岡石窟,遠遠的看~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熙熙攘攘,車水馬龍,走近了看還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看來選擇了10.1出門,真的不是最好的時機。

“一件壞事兒的後面,總是跟著一件好事兒”――摘自《奮鬥》之向南語錄。人多,游客多,導游也多,聽著一個個復讀機式的導游一遍遍的一字不差的介紹,心裡想著,終於把80元的導游費給省下來了,終於還是值了。正想著呢,就聽見有導游在叫“咱~們 團的跟上了哦,咱~們 團的過來這邊聽我介紹啊”。說罷了,眼角還掃了這裡幾下。偶LP頓時臉色大變(根據事後分析,咱們混的是老年團,目標太明顯)拉著我直奔咨詢處。本著我們兩人請導游的原則(詳見晉祠篇)終於讓我們挑到個身材纖細,濃眉大眼的姑娘(不好意思,是非常舍得下本錢化妝的導游)。

導游小姐倒是非常敬業,帶我們從頭轉起,把我們剛聽過的介紹又repeat了一遍。走到第五窟的門前,由於場地有限,門口有安保小伙控制游客流量,進去幾個,出來幾個,看著裡面人頭攢動,心裡想著不知道啥時候能擠進去。就在此時,我們的導游雙手護胸,擠到安保小伙前面嫣然一笑“大哥,您看我這才2人,讓我們進去得了~”再送出個萬種風情的秋波。安保大哥立馬側身讓開個通道,我們得以順利進入。雖然裡面一樣是人貼人,但是這種優越感和意外的喜悅卻是遠遠大於擁擠的感受。美女才是硬道理啊!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聽著導游在旁邊講解,我對於雲岡石窟的認識從一點不了解進步到了基本不明白。不過有一點我是記的很牢,雲岡石窟的建造起因是由於前幾個朝代的帝王興道滅佛,在北魏孝文帝手上,佛教終於開始文藝復興,後來一個叫曇曜的老和尚居安思危,為避免以後類似慘劇發生,想想還是造個壯大的紀念工程,讓菩薩的光輝流傳千秋萬世。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雲岡石窟。老和尚是工程的總指揮,現在看來,他還是很有腦子的。現存的雲岡石窟中,除了皇家建造的石窟外,還有很多民間自發修建的石窟,老和尚用國家的錢開了山,挖了洞,自己修了幾個大菩薩,看看經費不夠了,就發帖子公告百姓,什麼國家現在弘揚佛法,為廣大善男信女大開方便之門,國家幫你在山上挖洞,你們自己出錢雕菩薩,千秋萬代,永享佛光之類。所以現在有皇家佛窟,也有很多民間的石窟。(以上文字,40%屬於個人推斷,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石窟對面就是大同煤礦博物館,據美女導游介紹,以前運煤的國道就打石窟門前過,所以時間長了,很多佛像都被沾上了煤灰,後來國家重新修了路,現在的灰塵已經少了很多。

雲岡石窟門口就有郵局,給幾個朋友寄了明信片以後(字跡相當潦草,又被80後的小白領嘲笑)直奔應縣木塔而去。

從雲岡石窟到應縣,全部的車程大約在1個半小時左右。遠遠的,便見到了聞名中華的應縣木塔。

木塔木塔顧名思義,就是木頭做的塔,據說是全部用木頭建造,而且根據“應縣世界紀錄”,這座木塔和巴黎的鐵塔,意大利的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其實我來應縣,並不是來看木塔,只是想找個偏點的地方,吃頓正宗的山西飯。再說,一樣出300塊錢包車,多跑個點也劃算。木塔周圍吃飯的地方倒是不少,四周也都是仿古建築,連大街的名字都叫“遼代大街”。就拉動經濟的角度看,一座不怎麼出名的千年古塔養活了那麼多人,也應該算是個奇跡。只是近年來這塔逐漸的傾斜,在沒有倒下之前,“應縣世界紀錄”又將它評為中國的披薩斜塔。不知道將來這古塔要是倒了,那靠塔吃飯的人又將何去何從。

我們的午飯是在斜塔對面吃的,我們特地點了山西刀削面。但是張師傅卻說這面不地道,正宗的山西刀削面應該是薄,長,吃起來有彈性又滑溜。我吃著已經覺得很好,用手揉捏出來的面就是不一樣。塔現在只能上去第二層,我覺得這和不上基本沒有區別,就遠遠的拍了幾張照片,沿著遼代街轉了圈,便上了車,直奔懸空古寺。

懸空寺,是我此次山西行的重點,記得第一次在照片上看到古寺的時候,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真是被雷住了。實在想像不出,在那樣一個位置,要用怎樣的方法才能建造出那麼奇特的建築。

應縣出發,用了近2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來到了位於恆山腳邊的懸空寺。

古寺是位於群山環抱之間,車子轉了個大彎以後,視線豁然開朗,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懸空古寺。

親眼見到的古寺要比想像中的小的多,遠遠望去,就像是刻在山上的一幅畫。車子開到山下以後,我又一次被雷住了,實在是太壯觀了,不是古寺太壯觀,而是,游客太壯觀了,停車場全部爆滿,路邊的車位全部占滿,參觀的游客從懸空寺門口一直排呀排呀轉呀轉呀估計有個2~3千人。得,誰叫咱是十一出游,老老實實排隊吧。剛排好隊,晃晃悠悠,眼前飄過一幫爺們,談笑中插到了挺前面一個空檔。出門在外,不強出頭,我忍!一回頭,晃晃悠悠的又被插進去一批人,我再忍!後面的一見能插隊,什麼拍照留影插隊流,什麼故作打探軍情插隊流,什麼談笑風生插隊流,頓時插進一大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家LP的小宇宙終於爆發,直奔管理處而去,不一會兒,就帶了個穿制服的走來。說來也巧,正好有對小年輕剛插進前面的隊裡。LP一指“鄒系他們啦~也不排隊的啦”LP啥時候轉港台同胞了?在我納悶的時候,制服男已經將他們從隊伍裡揪了出來,“後面排隊去!”被拉出來的男生顯然覺得在女朋友前面丟了面子,還狡辯說“我朋友在前面,誰插隊了”說罷還瞪我LP。 NND,人多了我不敢出頭,就這小樣還瞪我LP?我立馬蹦出來,指著眼睛男“我看見就你小子插隊,什麼前面有朋友,一點素質也沒有,插了就是插了”。邊上沒膽插隊的突然也正義感爆發,一起出來指證。“插了,插了”眼睛男一邊瞪著我,一邊灰溜溜的往隊伍後面走。本來在偶LP的慫恿下想拍下他的尊榮放在網上人肉搜索的,唉,看了看他邊上女伴的身材,想想他的確倒霉,後來也就罷了。

排了近一個小時的隊,終於上到了懸空寺門口,羊腸小道上滿滿的都是前心貼後背的人。寺廟很矮,高度大約2米多一點,因為是依山而建,所以寬度相當有限。但裡面供奉的菩薩卻是流派最齊全的,進門是土地廟,最高的三層塔樓裡分別供奉著道,儒,佛三界的神仙,在最高層,釋迦摩尼,老子,孔子,並排而站,排名不分先後。據說當年建造此廟時,是因為對面的大河年年泛濫,民不聊生。大家為了壓住河裡興風作浪的妖怪,特地請人在山上修了一座廟,但是怕一個菩薩法力不夠,所以把能請來的都請到了寺裡。估計當時基督和天主教還沒有傳到,否則估計今天能看到坐在廟裡的耶穌和瑪麗亞,或者在教堂裡的菩薩了,呵呵。

懸空寺剛造好的時候的確是懸空的,我們今天看到的用於支撐的木杆和磚牆都是後人添上去,實在是廟小菩薩多,現在是人更加多。導游介紹說這些木杆其實和樓板有1~2公分的空隙,只有人特別多的時候,才會起到支撐作用。有幾處的木杆離的比較近,我用手模了一下,居然還能感覺的到木杆在抖動。據說那個一直醉醺醺的李白當年來過,因為景色太壯觀,老酒鬼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詞,就寫下了“壯觀”兩字,其中的“壯“還寫成了”壯、“意思是實在壯觀了一點。糨糊,徹底的糨糊,肯定是汾酒喝高了,寫錯字,將錯就錯。這名人就是這樣,名人的錯字就是別有含義,就是高,要是李白參加高考,會考,也來那麼一手,估計就是0分作文。自己錯了就錯了,還誤導後人,罪過啊!

全木結構的懸空寺(又是全木)之所以千年不倒,和它的選址有很大關系,在建造之初,就選在了這個四面環山的山凹裡。雨淋不著,風吹不到,日照也就在2小時。另外,由於位置在山壁的凹縫上,從山上滾落的小石頭也砸不到。196幾年的時候山西有過6級的地震,懸空寺也楞是一片瓦也沒掉。用於支撐樓板的橫梁也是三分之二在山體裡,三分之一露在外,相當的科學。千年前的古人便有此智慧,不禁讓人懷疑,“不想不知道,穿越真奇妙“。

昔日泛濫的河水,早已被對面高高的大壩攔住,聽說,原本有路可以從懸空寺上到大壩,但是由於懸空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所以把路拆了。很仔細,很用力的看,還是可以在山壁上看出淺淺的痕跡。

去懸空寺的自駕游很多,有不少拖兒帶女的,也有不少帶寵物的,下山的時候就遇見了這麼一件趣事。一個中年男子帶了條京巴在WC前等人,邊上走來一大約7~8歲的小女孩。“叔叔,小狗狗叫什麼名字”“叫LULU”“我能摸摸它嗎”“不能哦,它會咬人的”“為什麼啊,叔叔,它是狂犬嗎”。我和大叔頓時笑翻,真真是童言無忌啊~。(小提示,懸空寺的導游是在山下講的,遠遠的指點江山,指完一批指下一批,待你上去以後自己還記得多少就看自己的記性了。所以強烈建議,要不就蹭,要不就買本書,邊排隊邊參觀,回來以後書還能墊桌子,打蒼蠅什麼的,請個導游80元就丟水裡了。)

排了1個小時的隊,擠了20分鐘就下來了,上懸空寺和下來的路是2條,只有在出口時才彙合。待的下來時猛然回首,又見插隊眼睛男,耳邊飄過一女聲——“就是這帶眼鏡男的插隊”。心下大樂,抬頭,挺胸,大步出寺。(待續)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